林玉珊
(福建泉州市南安石井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0)
对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而言,英语阅读教学承担着教学的主体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技能,便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来进行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以此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教育理念。当然,小学英语教师便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增强小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小学英语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让学生不自觉融入到自主学习之中,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向。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大于一切,只有通过对学生兴趣的调动,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和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范畴之中体会不同的阅读体验,结合主题阅读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的基础方向,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图片、视频等色彩丰富的内容融入到教材教学阅读主题内容之中,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直观性和系统性,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在动态阅读素材之下实现对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兴趣调动的基础环境。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培养思路,英语教师应更加关注课内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室是一个非常适合提升学习效率的地方,所以,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十分珍惜课堂内的学习时间和互动机会。在小学英语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常常会以自己思路为基础,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直接回答,并没有思考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如果学生在课堂之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良好回答,那么长期发展之下,相信学生必然产生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造成了课堂学习时间过于紧张和压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便需要通过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遇到问题进入个性化思考,并且在教师的眼神与语言鼓励之下,使得学生能够大胆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虽然时间有限,但是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思考的机会,强化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应该在教学之下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提出差异化与分层化的阅读教学思路,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发展,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英语阅读之中获得相应的学习体会,丰富学生阅读素养和阅读思维。在分层阅读情境构建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准确划分每一个学生的特性,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以此在自主阅读方面能够发挥学生最大潜能。
比如,在学习“Cinderella”时,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学习层次和能力水平之后,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保证各个小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他们进行彼此互动和互相学习。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思考题:“Where is the party? Who cannot go to the party? What are the reasons?”在问题的指导之下,学生会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可以促使学生把握自主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提高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缺乏长期坚持自主阅读练习的兴趣与习惯,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据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就要加强对课外任务布置工作的重视,引导学生每天进行自主阅读锻炼,益于有效培养学生坚持自主阅读习惯,为其英语自主阅读能力迅速提高到理想水平增添有益助力。
总之,在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道路发展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尊重发展的持续性,需要从长期发展之中一点点积累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质变。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之下为了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关注到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性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促进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