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
(包头市蒙古族中学,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目前中国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大多忽视了词汇教学的过程化和重点化,更注重词汇要点知识的讲解。词汇间的区别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学生缺少应有的词汇知识,不清楚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和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的区别。因为没有在相应的语境中学习、内化、巩固词汇,学生们的词汇记忆基础薄弱。对词汇教学的不当处理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反而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抵触情绪同时他们在词汇能力方面的短缺又进一步影响了整体英语能力的提高。
“音素重叠词块”(phonemic repetition)这一说法来自Seth Lindstromberg 和Frank Boers(2008)发表在期刊System上的文章“Phonemic repetition and the learning of lexical chunks:The power of assonance”。上述这篇文章指出在词块中有一部分词呈现出明显的音素重叠特征,例如复合词(如pick-pocket),固定搭配(如wage war),习语(如get short shift),谚语(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句型框架(如first and foremost)和其他类型词块(如Trick or treat!)中都包含此种类型的词块,这一类词统称为音素重叠词块。
有大量的证据能证实头韵和尾韵的记忆效果(mnemonic effect),教师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者也在外语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一事实(Cook,2000,pp.25-29)。文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为音素重叠词块的记忆效果提供了更多依据,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对头韵和尾韵词块的研究。 Wallace 和Rubin(1988)将一首民谣体诗节中包含音素重叠特性的24个单词替换成相近但不具备音素重叠的词,例如rough road 替换成了tough road,不再押头韵,然后把修改过后的这首民谣分十次展现给被试者,在一分钟之后再测试被试者的逐字回忆。结果表明音素重叠词块明显能够加强回忆。但上述这些研究都是在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环境里完成的。
包头市蒙古族中学高一两个平行班的96名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在实验期间分十次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跟踪词汇测验。每次跟踪词汇测验都让学生两人一组,发给每组一张包含20个词块的试卷,其中一半是音素重叠词块(例如单词重复的 e.g.side by side和头尾押韵的e.g.tick-tock),另一半是非音素重叠词块。然后要求一个学生给另一个学生听写所给词。听写完成后,让两个学生一起把这20个词块分成音素重叠的和不重叠的两组。然后立马收回试卷,要求学生写出刚刚试卷上出现过的词块。一周之后,再给学生一张含有40个词块的试卷(其中包含20个上次听写的词块和20个作为干扰项的词块),要求学生勾出一个星期前测试过的词块。20个干扰项词块中的音素重叠词块和非音素重叠词块数量并不完全对等。在每次跟踪词汇测验后,在实验组分别选取五名成绩较高的学生和五名成绩较低的学生,同步地进行非正式访谈,以了解学生对音素重叠词块的感受以及实验前后词汇学习方法的变化。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证明音素重叠词块知识对中学生的词块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两个学期“支架式”词块教学法的实施,实验组的学生词块习得能力有所加强,而且随着十次跟踪词汇测验的进程,音素重叠词块的记忆效果也日益凸显。教师应当在词块教学中对音素重叠词块的记忆效果引起足够重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到这类型词块的存在以及其记忆效果。词块习得能力的培养是个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当利用有效的工具,例如音素重叠词块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来使得词块教学更加有动力、有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