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浅谈

2020-12-07 15:13:09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辞典故事书单价

(德阳市旌阳区孟家学校,四川 德阳 618007)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要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方法、策略。即通过审题、读题,理解题意;找题中的信息,题中的已知数或已知量,未知数或未知量;找关系,已知数或已知量与未知数或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方法列算式或列方程;计算或解方程;检验作答。通过不断的总结,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理解需要解决问题的基本题型及所涉及的知识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主要的遇到的问题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问题,图形中求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问题,百分比问题,分数的乘法、除法单位“1”问题,归一归总问题、优化问题等。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思维定式

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解决问题形成思维定式,知道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去思考。例如,在一个题中如果已知时间、速度,求路程,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已知单价、数量,求总价,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已知圆柱体的体积、高,求底面积或半径;利用体积=底面积×高等。熟练运用数学关系、数学公式。行程问题、分数乘法、除法问题画线段图成为思维自觉,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分析,找方法,使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这些需要理解、掌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不断练习,巩固学生的思维定式。而对相关知识的变化,迁移、灵活运用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思维定式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积极的方法,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将思维定式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健全数学思维逻辑体系,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策略,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一题多解,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方法与策略。鼓励学生尽量去发现解题的不同方法,通过方法的分析,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算数方法还是方程求解,列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长期的引领示范,多种方法分析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思维自觉和习惯。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及解题习惯,对中差生要求多列分步算式,知道每一步算式的意义;对优生要求多列综合算式解题。如果列算式不方便,就列方程。思维的转换要敏捷、灵活、多变,切忌思维僵化。

比如:小红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本辞典一共花费45 元。已知故事书的单价是辞典的25%。故事书和辞典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分析:题中有两个信息即故事书、辞典的总价45 元,故事书单价是辞典单价的25%。问题求两本书的单价。题中把辞典单价看成一份,那么故事书的单价就是25%份,合起来就是(1+25%)份即为45 元,每份是45÷(1+25%)=36 元,求得辞典36 元,故事书9 元。

方法一、列算式

45÷(1+25%)=36 元 45×25%=9 元

方法二、列方程

解:设辞典的单价X 元,故事书单价25%X 元。

X+25%X=45

X=36

答:故事书单价9 元,辞典单价36 元。

又如:某校六年级5 个班在“献爱心-手拉手”活动中为贫困山区小朋友共捐款6300 元。其中,一班捐款1400 元,比二班多100 元;三班捐款占其他各班总和的1/4;四班与五班的捐款数之比是6:7。(1)三班捐款多少元?(2)四班和五班各捐款多少元?

分析:题中的信息有5 个班捐款总数6300 元,一班捐款1400 元,二班捐款1400-100=1300 元,三班捐款数占总捐款数的1/5,四班、五班捐款数的关系6:7。问题求三班、四班、五班捐款数。

方法一、方程解:由题意四班、五班捐款的一份为X 元,则四班捐款6X 元,五班捐款7X 元。四班、五班一共捐款13x 元。

解:设四班捐款6X 元,五班捐款7X 元。

1400+1300+1/4(1400+1300+13X)+13X=6300

X=180

(1)三班:1/4×(1400+1300+13×180)=1260 元

(2)四班:6×180=1080 元;五班:7×180=1260 元

方法二、列算式

(1)三班:6300×1/5=1260 元

(2)6300-1400-1300-1260=2340 元四班:2340×6/13=1080 元;五班:2340×7/13=1260 元。

通过比较发现,方法二列算式要简便些,也容易理解。算数思想、方程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有些题列算式简便,有些题列方程简便。针对不同的题方法要灵活,要有更多的选择。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多变性。

三、解题后要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解题技巧、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解题完成后多进行归纳总结。任何一类题都有其特点规律,找出这类题型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在下次遇到同类型题时就能迎刃而解。只有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才会提高解题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结语

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需要教师从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平时的教学要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多方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辞典故事书单价
Storybook 故事书
如何求单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四)——单价是多少
天边的故事书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妈妈宝宝(2019年9期)2019-10-10 00:53:58
算单价
亚鲁辞典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3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9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4期)2017-05-17 05:48:33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