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兰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102)
传统的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许多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感到茫然失措,不知如何解答,内心的困惑越来越多,深入探究的意识逐渐消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受到限制,扭转被动的教学局面,应用问题导学法尤为必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针对学科逻辑性、理论性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入到不同的问题,科学地设计问题的层次性、目的性,善于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地解析,集中智慧,探求高效的解答技巧,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就如何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如下研究和探索:
“导”是问题设计的核心,“学”是最终的目的。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在导入中提出具体的问题,要体现问题的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八年级的教材内容,把导入与问题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串联,由浅入深的探索问题的本质,为学生深入地学习指明航向,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学习的范围,为学生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更加深刻地掌握每节课的精髓。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这节课的内容中,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开始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上节课所学的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然后在学生弄清楚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知识后,提出满足平行的条件,然后在进入到平行线性质的研究中,促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逐渐巩固直线平行的判断,为学习本节知识做好铺垫。
每个教学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伴随着课程的深入,问题导学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新知探究的过程,不断地设计趣味性的问题,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落脚点,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区域,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能更指引学生一层层地解答问题的本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全面的提高,以成功的达到数学学习的彼岸。比如在进行“探索勾股定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设计出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诸如:观察手里三角尺,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把大厅内两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拼凑起来的图形,进行展示,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想一想它们构成的特征,引入勾股定理,深化学生的记忆,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想要把学生的自主意识全面发挥出来,就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在课堂练习中,设置出层次分明的问题,更利于学生思维、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成功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总结出问题的要点,凸显学生的个性化优势,从而全面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一次函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小结时,可以把引导学生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表达式”,然后在画出基本的图像,接着开展题型训练,让学生进行函数定义域、值域等相关概念性知识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一次函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学生问题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是课程改革得以落实的重要表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时机,在上述方式和方法的指引下,优化问题导学法的结构和形式,不断地变革教学环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找到问题设计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刻地认识,不断地进行探索,设计出学生喜欢的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把导学与问题进行完美地融合,找到最佳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学习的规律,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全面发挥问题导学法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