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峰
(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中心小学, 江西 宜春 330800)
所谓情境式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它所强调的是沉浸式的,完全并且深入地对所学知识在体系和细节有具体并且独到的教授和引导,在某种程度上,这代表着课堂教学在朝着更深一层次的目标发展,从而在这一更高层次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志着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这一教学方式实施的想要达成的目标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我们或许会对这一教学方法有更多的认识与见解,从而对教学实践提出新的指导与要求,为实现素质教育下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学体系中最基础的阶段,在教学内容和特点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接受,需要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这样的环境,如果单单只靠老师的教学行为来构建是不合理的。这个时期,在课堂上,学生们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他们中的大部分尚且未能形成独立思考并且提出成熟意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这需要老师充当指导者的身份去点拨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针对性思考并发言的习惯[1]。
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老师往往无法针对性地帮助每个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老师往往在课堂上只能就所学课文内容展开讲解,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的部分无法有效实施,其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所学结果掌握不牢,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情境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与培养,通过营造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及时接收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情境教学开展的重点之一,这些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促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不断在已有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简单来说,情境式教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是形式上的创新。不可否认的是,情境教学需要构建一个足够立体化的学习环境,所谓浸入式的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同于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情境教学需要随时注意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在设置的情境中,教学开展的节奏也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程度和平均水平。
其次,在情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不只依赖于教学内容的多角度解读,也依赖于教师所投入感情的大小。过于抽象的解释不利于同学的理解与再创造,因此如何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在情境化教学中就任务目标和探究方法进行探讨,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形成团队和整体意识,此外以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学习,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同样的任务之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估,不光能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帮助学生转换视角,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更能够促进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这也是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下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2]。
情境化教学首要的举措就是营造一个便于学生理解应用所学知识的教学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不断地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纲领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比较。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方针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中,就包括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自主的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贯彻全面化人才培养方针的要求。具体来说,在情境化教学中,作为教师,更应该用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难想象,有些学生出于个人原因,会对分工学习出现排斥和抵触的情绪,这时,教师所需要做的正是帮助学生从思维和情绪的误区中走出来,在这个层面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在帮助学生解决情绪困扰和完善人格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情境化教学在教学效果提升方面最为突出的正是对课程趣味性的提升,但就某种程度来说,对趣味性的重视也不能忽略对真实性的追求,究其根本,教学内容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在选择多媒体作为教学方式之时,也应该注意情境的创造要接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认识[3]。
情境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更深的推广与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更深层次的基础上,为素质教育下的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