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晓
(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河南 西峡 474500)
现在中职教育的境况困难,突出表现为招生难,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由来已久。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强,不仅购置了大批的教学器材、加强了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实施了“国培”、“省培”、“双师培训”计划,还对学生进行了学费免除及生活费补助,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大的改观。笔者依据自己多年来在职教中的工作实践,立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所需,对于中职教育中这一老大难问题的破解,提如下看法。
社会需要各层次人才,无论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还是城镇化、国际化进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呈上升趋势。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对于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一直供不应求。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印发文件提出,在高中阶段普高和中职招生要大体相当。在高中阶段招生中,这一规定作为基本政策多年来一直未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中招生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正面临着挑战,许多地方职普招生已严重失衡。要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维护职普教育的生态平衡,必须用政策调节。
各地必须坚持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文体相当”这一政策举措。面对中职教育的困境,要做到职普统筹、限扩共行、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奖罚并举。要根据保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划定普高最低分数线,根据教育部要求,原则上按50%向中职分流。在当前普高热盛行之下,坚守国家对中职的招生政策,无疑仍是缓解中职学校招生难最现实的途径。
中职学生既可学技术直接就业,又能升学继续深造,招生理当有优势。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中职教育存在歧视和偏见者依然大有人在。许多家长和学生也清楚自己上普高没有优势可言,却偏听偏信,未能准确定位,宁可去当地的C类普高也不愿去中职学习。利用大众媒体普及人们对于中职教育的认知,消除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歧视和偏见,仍为时不晚。
一个有序的教育结构,应该是各有其职,并各司其职,如接力棒之传递,各级传好每一棒。然而现实却是不少高职院校,因为生源问题,钻国家政策之空子,违规提供高额的“招生费”与高中招生争生源,名义上是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反成了次要工作。好多“3+2”式的高职学校,只能算“大的学校”,根本称不上好的大学。家长们不了解情况,因为没有经过高招选拔,不算统招生,就业时大打折扣,有忽悠人之嫌。这方面,国家应加大规范,全面禁止“招生费”,防止高职过度入侵中职现象的进一步蔓延。
说到底,改变中职学校招生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与普教比,我国的各级职业教育水平整体看还不够强大,这是一个永远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各地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大好契机,大力提升中职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内提质量,外塑形象,提升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当前要抓住今年国家高职本科扩招100万的大好机遇,抓好对口升学,输送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不忘职教初衷,大力提高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使中职学校教学效果整体上更上一层楼。
各地政府要支持中职学校创新办学尝试,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要求设置长短多样的非学历型办学模式,如承担现代农民技术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把服务当地经济的专业养起来,一些民办职校办的好,广受欢迎,就在于此。这方面,对于像西峡成人中专已被合并入中职的县区尤为必要。在西峡,中华猕猴桃和西峡香菇久负盛名,响誉海内外,多年来稳居“全国香菇第一县”之盛名。每年从事香菇、猕猴桃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人员超过十万大军。其中有许多人员未能熟练掌握生产技能,而急需系统培训。利用西峡职专的办学资源,常年开办食用菌(香菇)、猕猴桃生产短训班,既服务了当前各地的脱贫攻坚任务,又践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很合时宜。
以教学实习之名义,把学生送入工厂打工,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中介、学校从中抽利,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利益链,这在高职,中职早已不是新鲜事。整顿实习乱象,严格实习工作管理,以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己任,不以充当廉价劳动力为目的,必须要求参与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种,让实习真正成为提高职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一大优势,也是中职学校的一大职能。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就成为提高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缓解招生难的一大亮点工作。西峡是全市乃致全省工业化最快的县区之一,境内有宛药集团、龙成集团、西保集团、通宇集团等省内著名的企业集团,每年对中职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中职学校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广开信息渠道,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搞好供需对接,使中职毕业生不出县就可实现就业。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之渠道,提升中职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重塑中职学校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