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班集体建设中的任务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究”调查报告

2020-12-07 16:51:38肖向辉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课题组爱国主义

肖向辉

(河北容城县小里中学课题组,河北 容城 071700)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论,课题组探究用任务管理模式和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提高自身品德素养和多元发展的德育教育的实践,努力整合实践育人、知行合一、学生素质教育的德育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为德育管理者和班主任探索一种可行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研究之初,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本校947名学生,认真分析德育教学的现状和实际困难,分析了学生的发展诉求,为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集体提出建议,同时也是对本次课题研究的样本做一个实际情况的基础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提出了较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课题组参考大家意见和建议,以及德育管理和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校生的家庭阅读和作业情况”、“在校生家庭内部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情况”、“理想”、“爱国情怀”、“感恩”、“学习方法”等进行了“线上调查”。

一、农村中学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有待提高,主观能动性较差

人对事物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本次调查主要从“学习态度”、“解决困难”、“作业时间”、“阅读时间”等直接或间接的反馈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调查数据表明,初中学生在直接讨论自己本人的学习态度是选“非常努力”和“努力”分别占22.33%和56.43%,而“一般”和“随便学习”分别占19.17%和1.46%,而课下主动阅读时间多于30分钟的(包括多于1小时的数据)67.44%,低于学习态度的“努力”和“非常努力”的78.76%超过11个百分点。在“解决困难”选项中,选择“他人帮助(问老师等)”占比83.25%,自己能寻求方法解决困难的不足10%。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有大约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假学习”,或者叫不会学习,态度或习惯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观内在的缺少学习的动力,具体缺失动力的根源在家庭、学校、老师还是自身,后期课题组会深入调查,努力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二、农村中学生在与家人的交流上有极大的缺失,这也是班级管理的一大阻力

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家庭是学生原生态的性格源泉。本次调查中学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情况显示,有接近八成的家庭是正常的三到五口之家,推测为正常的家庭状态;有1.58%的家庭成员低于3人,为不正常家庭状态,是我们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上表数据显示,初中生和父母交流情况不容乐观,高于20%的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22.82%的学生很少和家人交流聊天,很少和父母一起出游或接近一年出游一次的比例高于55%,而从家务劳动来看,高达78%的学生几乎不参与家庭劳动,哪怕是帮父母准备一次饭菜。

三、初中学生缺少未来人生规划的专业指导,从而导致自信心得缺失,理想停留在纸面

一个人的人生是需要理想的,但是理想不付诸行动就是口号。

本次调查专门针对学生的理想从“有没有理想”、“实现理想的方法”、“怎样度过迷茫期”、“会否参加学校社团”、“会否参加辛苦的公益活动”、“会否争取评选三优”等角度对理想做了直观的和间接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中已经有理想的同学占比为60.92%,达到及格线。而知道“如何实现理想”和“如何顺利地度过迷茫期”这两项数据远远高于有理想的同学的数据,分别达到了87.5%和86.89%,这种数据是倒挂的,说明了部分同学只是明白了这件事情是这么做,但是却还没有真正地付诸于行动,是停留在口号上的。

四、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细节养成教育也为时未晚

本次调研进行中,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部分“废青”冲击我国旗、政要之地,行为令人愤慨,深究其内因,必定是香港之地基础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缺失,进而使接受不全爱国主义教育的青年国家归属感不强,甚至有部分因没有接受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青年产生敌视我们祖国的情绪。课题组在进行调研时特别加入“升国旗时怎么做”和“中国的领导党派”两题,调研数据显示,了解我国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同学占比为79.73%,而完全不知道的占比达到11.53%,相比较“升国旗是应该立正行注目礼”所占比例要高一些,达到94.66%。而课题组认为,这些对祖国的基本礼节和热爱应该是达到100%的,即使达不到也不应该低于98%。所以,课题组基于一种最朴素的观念,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还应该加大力度宣传、普及,甚至制定必要的校规校纪,强制普及,争取达到100%的人员能了解祖国的最基本信息。在普及爱国教育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倒挂现象。也就是避免随着学生的成长,反而丢掉了最基本的习惯养成教育,不要出现小学谈爱国,大学养习惯的尴尬场面。

本次问卷调查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及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学校管理的反作用力

学生的道德水平是螺旋式提高的,是反复强化、消退的相对作用力结合下的产物,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四个因素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复杂体。而家庭教育是排在另外两项教育的前面,可以说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因素,故而在学校教育里,应该加大家校联系,减少家校之间的反作用力。

二、关注学生的理想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影响

每个人都曾经有理想,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如何定位理想,怎么样去分解理想,如何去规划理想,然后去实现理想或向理想进发,就是我们中学阶段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每个班主任、教师、德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帮助学生进行人生目标的规划和实施。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的内驱力

“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同学在人生最重要阶段选择了装睡。而我们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更深入的调研,以弄清楚学生内驱力丧失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功,结合教师和学校的外功,使之成人、成才、成功。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课题组爱国主义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大学(2016年4期)2016-04-09 06:39:12
课题组成员
支点(2015年11期)2015-11-16 10:25:03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