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金燕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模块化课程是与整体学科体系相比规模较小、内容较为独立的课程,有单独的评价标准,内容和工作任务关系紧密。模块化教学主要是为培养学生技能、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出发划分不同的实训任务,在实训任务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在电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中,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企业老师进入校园,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训,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大、收益低、效率低,运营的试错成本也比较高;第二种是将学生送到企业岗位进行学习实践,这种学习方式脱离了理论基础直接进入实践岗位,容易脱节跟不上企业要求。所以,要将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有效结合,将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划分为模块对应多个工作任务,在带领学生实践中培养技能。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是面向湖南轻工商贸服务于流通企业,针对企业的网络贸易、网络营销推广、运营等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培养电子商务运营、网络销售、网络推广、网店美工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专业群内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的特点,整合专业群课程内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工作任务,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面向的岗位群包括网络编辑、网络客服、网络营销、UI设计,相关的实训课程包括《网店美工实训》、《视觉营销》、《网店运营实训》、《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沙盘实训》、《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文案策划与写作》等,课程都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班级的人数35人左右。每次4课时,两个课时理论学习,两个课时是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解演示相关知识点在实训室操作练习的。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实训教学中,无论是企业老师带着项目进入课堂,还是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容易造成和市场的脱节,后者则加大企业负担,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所以要探索出符合校企双方目标需求的实训模块化教学模式,满足校企双方的发展要求。
所谓“三阶模块”实训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氛围三个阶段,如下图课程设置体系图所示,分为基础能力培养课程、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综合培养课程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基础能力培养是针对学生四大岗位群的基础能力的培养,理论上的学习;第二个阶段核心能力培养是针对四大岗位群的核心能力、不同岗位群交叉能力的培养;第三个阶段建立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对接职业标准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岗位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实训课程对应着和企业的实训项目,和以往实训不同的是校企双方共同投入建设实训基地,配备相应的软件硬件设施并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不仅承接企业的实践项目,也可以承接社会其他实践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不仅满足学生实训学习的人才培养需求,也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课程实训设计以电子商务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企业实践项目工作流程为起点设计实训体系课程内容,把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体系和项目实践紧密结合,打破不同教材间的框架,把相关知识系统化项目化,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了“项目化、任务化、实战化”,通过对电子商务各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分析,将工作任务模块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训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通过模块化的实训教学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相应的技能模块,在校企合作实训实践中,针对性的培养自己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专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运营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让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校企合作模块化实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教师要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项目化实践,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既能够增强学习动机,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各个单元知识异同的分析。
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来进行,主要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表1-1 实训课程模块化评价体系设计
综上所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模式是给予校企双方发展目标构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满足对实训教学的需要,在技能模块化技巧学习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从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过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为高职院校创造更好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