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抛掉陈旧的教学观,将新观念、新思路应用到教学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个人素质发展水平。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现有数学课程中的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勤于实践、乐于讨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和总结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预习,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总结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展开课堂学习活动。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认知能力的欠缺,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展开预习活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们能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带动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角的度量》,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预习。导学案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们清楚地明白他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內容。教师要画出量角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学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步骤。并且,教师要出示具体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进行预习的自我检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展开自主预习,然后学生们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和交流,就学生们存在的疑点,和学生们题目练习时的不同答案,展开分析讨论。小组学生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将其总结下来并反馈给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选择与组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是配合度最强的。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分组时要多下功夫,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力求最后的小组配合力较强。在整体分配中,还要保证各小组实力的平衡,以便充分实现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有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水平。在分组时,一般让4-6个人为一个小组,可以考虑让组员轮流做组长,锻炼每个人的领导能力。小组分好后,要明确每个组员的职责与角色,使大家分工明确,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应该给予每个成员发言的机会。此外,教师应该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小组加分的方式提升学生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定小组规则,让小组成员有秩序的回答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个体和集体的力量。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合理科学的分组方式能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要更好。在分组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原则:1小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可分为4-6名学生为一组。首先每组人数分为偶数有助于学生合作讨论;其次,避免分组人数过多不利于维护组内秩序。而且每个学生在组内的表现机会不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分组标准不能单一的参考学习成绩。在进行分组时,学习成绩可以提供参考,与此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性格进行参考,将每个学生分到最适合合作学习的小组当中。只有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够更有助于教学活動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组内更好学习和讨论。
教师在备课阶段会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然后重点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们同样需要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重难点的学习上。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合作展开重难点的突破。
例如《角的分类》,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并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手工制作活动的角,然后用活动角分别展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学生们也可以用多个活动角展开角的变形。如两个直角变成的平角,两个锐角变成的钝角。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灵活地运用活动角展示不同的角,如果学生们有什么样的疑问,就可以及时地得到小组同学的帮助,因此每一个学生都会高效地掌握不同类型的角。还例如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乘法技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竞赛。假设一个小组有四个学生,那么就是学生1出示一道口算乘法练习题目,学生2迅速说出学生1的答案,然后学生2再出示一道口算乘法练习题目,依次类推,直到学生1回答出学生4出示的口算乘法练习题目为止,及时结束。用时最短,且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要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对于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学习,得出学习结果,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