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云
(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仅需要熟知大量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拥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水平。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较弱,在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使得课堂氛围低沉,学生更易对学习英语知识产生逃避、惧怕心理。所以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思维导图,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合理性、适用性、简单性及多样性,其主要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点内容展现出来,并将英语知识内容中各个知识小点进行合理连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水平[1]。相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形成固定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只能通过平常的死记硬背来搜索知识内容去解决问题,很难实现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转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尊重学生差异性,培养学生个性化为重点,最大化体现英语学科的教学价值。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正确记忆和拼读英语单词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一定量的词汇量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理解句意[2]。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所学单词按照相关关系融合到一幅英语结构图中,保证每个单词之间相互关联,一方面能够将单词之间的相似性、关联性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单词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单词的记忆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比如在“My e-friend”一单元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将自己已掌握的相关英语知识绘制思维导图[3]。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浏览一遍学生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并展示出自己所制作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由于固定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严重缺乏沟通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不了解,长期下去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比如在“Our animal friends”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制作好思维导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首先将“animal”英语单词放置于导图中间,按照颜色、肢体数量、动物科目进行分类分别置于“animal”单词周围,在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是否还有你了解的动物没有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和“思维导图上有没有出现与动物无关的单词?”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At weekends”一单元时,教师可将“weekends”置于思维导图中心,分支分别为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五个单词。然后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英语对话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高效学习英语提供有力条件[4]。
英语写作对于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而言,其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写作之前小学生要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路,但是,很多小学生面对英语写作缺乏思路,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能够让学生熟悉课文中的所有句型,并且能够学会一个记住一个,这样才能够在写作期间将熟练的句型进行转换,变成自己的句子,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综合素养必然会得到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意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多样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