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郑和的船队(外一篇)

2020-12-07 04:05江子
壹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朱棣郑和西洋

◆江子

一、玺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彻底结束了旨在将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龙庭的靖难之役,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年号为永乐。按理三年的艰苦战争赢得了胜利,昨日雄踞一方的燕王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子,朱棣应该高兴才对,可朱棣很长时间都怀着极大的不安。让他心神不宁的事儿并不算少,比如他的皇位并非由正统渠道获得,既不是由他父亲朱元璋亲授也不是他的侄子朱允炆的拱手相送,他发起的军事行动以靖难为名,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以抢夺江山为目的、企图混淆视听的说辞。在朱允炆那些不怕死的旧臣眼里,他不过是一名无父无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窃国贼。为震慑朝廷他采取株连十族的方法残忍地杀掉了那些忠于朱允炆的文臣武将及他们的家人亲友,就连他们的朋友与门生也不放过。光是惩罚那个拒绝为他写即位诏书的方孝孺,就杀了八百七十三人。那些死者的冤魂往往越过宫廷的守卫潜入朱棣的梦中,让朱棣经常在半夜惊醒;比如那个倒霉的前朝皇帝朱允炆依然踪迹全无,虽然在他率部进入皇宫的那一天,有太监从起火的宫中抬出两具烧焦的尸体指认说那就是皇帝与皇后,很多人信以为真,只有他知道那不过是他导演的一出戏,为的是让天下人断了对建文帝的念想,早日在心理上接纳他这个新主。真正的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他根本无从知晓。他悄悄派人打听,可他们的说辞并不一致,有说出家当了和尚,有说流亡海外,被某个海滨小国接纳。但到底在哪个寺庙出的家,接纳他的是哪个国家,没有人能说得清。还有他刚刚接手的江山周边并不太平,在西南边境,安南国国王胡屡屡进犯云南、贵州;在北方,被朱元璋赶出中国的蒙元势力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卷土重来;在旧港,广东海盗陈祖义逐渐做大,频频抢劫朝贡中国的使者船只;在瓜哇,小小海滨国根本不把堂堂中国放在眼里。北起山东,南至广东,倭寇屡屡骚扰,边境百姓深受其害……该像铁桶一样结实的皇帝宝座,竟有榫头不牢的尴尬;拼了命夺来的江山,竟像筛子一样四处漏风。这可如何是好!

身在长江之滨的南京,可朱棣经常感到大地仿若大海一样的摇晃。习惯了北方的凉爽,南京夏日的燥热简直让朱棣不堪忍受。朱棣经常在皇宫里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治国良策。他一再地召集大臣们或者贴身的太监商讨国是,可那些大臣和太监们说起道德文章一个个都头头是道,一谈到应对法子不是一筹莫展就是虚与委蛇。他们出的点子平庸之极,无非是平乱出兵,寻人派将,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并没有多少可供付诸实施的价值,让朱棣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吊起来打一顿。

然而堂堂中华并非没有人才,能把江山抢夺到手的朱棣当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山野访贤,江河问计,俯察风水,仰观星宿,推演卦象,占卜鬼神,经过一番细致的筹划与论证,朱棣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甚至称得上狂野的决定——

派遣一个硕大无朋的船队,以大明王朝为名,从长江起航入闽,乘风破浪,远行西洋,行怀柔于异域,扬国威于大海!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朱棣知道,从三皇五帝以来,还没有哪个中国皇帝干过这样一件几乎是异想天开的事。建元二年(公元前183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塞,历经了艰辛;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又受汉武帝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放牧,历经艰险持节不变,十九年后归国。东汉年间,班超两次受命出使西域,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这三件事,所涉人不过百,所行不过二千里,且多为陆路,所需成本并不太多,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被历代文人墨客大书特书,张骞、苏武、班超成为重要的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典范,策划此事的汉武帝、汉明帝也因此得分不少,被人称为具有雄才大略的开疆扩土的明君。以国家名义派遣船队走海路以宣德化而柔远人,将会使朱棣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帝王,没有人能把他忘记。

朱棣知道,派船队下西洋的创意并非出于自己作为最高统治者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不是自己瞎胡闹,不是出于好大喜功的虚妄举动,乃是针对当前局势值得走的一步妙棋。如此举动一是向全世界宣告坐在中国皇帝宝座上的已经是他朱棣这一事实,二是可以展示自己的雄心与能力,让国内那些以为他是窃国贼的人看看是他还是那个生死不明的朱允炆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三是可以向所有潜在的外国敌对势力显示中国的国力,让他们趁早打消与中国作对的念头。当然还有一个不可以公开的目的,就是寻找他的该死的侄儿朱允炆,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流亡海外。没有他的确切消息,朱棣一天都不踏实。

——当上皇帝没多久,朱棣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实施下西洋的计划。登基后仅仅两个月,他大规模地就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和海外,如派遣行人吕让、丘智使安南;按察副使良辅、行人宁善使瓜哇、西洋苏门答剌;给事中王哲、行人成务使暹罗,行人蒋宾兴、王枢使占城、真腊;行人边信、刘元使琉球;翰林待诏王延龄、行人崔彬使朝鲜;左通政赵居仁、行人张洪、僧录司右阐教道成使日本。这些使团的集体出访,除了向世界宣告他为中华新皇帝的消息,另一个使命就是为下西洋探路。他下令在福建、浙江、湖广、江西等府卫建造和改造用于航海的船只,同时还在南京的龙江船厂内新设宝船厂,专门用于建造下西洋所需的船队。他邀请最著名的相士、曾精准预言他四十岁当皇帝的鸿胪寺序班袁忠彻为他推荐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人选,一个得到他赐姓恩宠、长期随他左右并靖难有功的太监郑和因面相奇佳而获荐。他安排户部筹备下西洋的银两,通知吏部选拔下西洋的人才,安排工部调集用于航海的粮草……

朱棣雄心勃勃地推进他的天才的航海工程。他不停地命令太监拟制各种各样的诏书,并让他们把这些诏书送至各个机构的主事者手里。他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通过发布各种圣旨来让事情修正到他满意的程度。他嘱太监们给这些圣旨盖上不同的印章,如册封赐劳用“皇帝行宝”印,颁诏与赦用“皇帝之宝”,颁布诰书、谕示臣僚则用“制诰之宝”。接到圣旨的官员,会从不同的印章中领受他的言外之旨,完成他交办的种种任务。

那些用玉石制成的、皇帝专用的印章被称为“玺”。与其他皇帝不一样的是,朱棣有十七颗这样的宝玺。他一即位,就完全弃置他的父亲朱元璋、侄子朱允炆的印章不用,另起炉灶制作了这十七枚宝玺。他用“皇帝奉天之宝”宝玺来管理祭祀天地礼仪,用“皇帝尊亲之宝”祭祀宗庙,用“皇帝信宝”来统摄三军,用“天子行宝”封赐夷蛮,“表章经史之宝”为求经籍,“钦文之玺”以钦文教。他要让历史重新开始。他要建立这个国家新的秩序,让这个古老国家驶入他制定的轨道之中。他要给这个国家打上他的新鲜而醒目的印记。他要用这象征了自己意志和能量的十七颗宝玺,牢牢掌控这个跟海浪一样不安的国家的航向。

——那即将在国际海域上航行的他的庞大船队,何尝不是他精心雕凿的另一枚宝玺。他的航海计划暴露了他的野心:他多么希望这茫茫大海也是他的圣旨的载体。他要在这大海上彰显中国的威仪,书写他创世的箴言,并以这庞大的船队为印。而能够这样策划并实施如此不可一世的举动的朱棣,一定也是一个有着大海一般气质的人。那肯定是大海一般的宽广,大海一般的磅礴,以及大海一般的聚散自如,当然或许也包含了大海一样的动荡不安。

二、星

永乐三年(1405)十一月,当东北季风吹得船队的桅杆啪啪作响,郑和与部分同僚稍作商议后,立即命令泊在福建长乐大平港达五个月之久的船队全都升起风帆。风正帆悬,庞大的船队(两百多艘大小船只,两万七千余人队伍)仿佛窜出牢笼的虎豹,争先恐后地向着蔚蓝大海奔去。看着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的船队阵容航行海上的盛景,听着船弦与海浪撞击的哗哗之声,想到故国渐远,而彼岸无期,皇恩浩荡,而海上波诡多变,尚不知前面有何事在等着他,郑和瞬间有万千种思绪涌上心头。

即使时光倒回去一年光景,郑和依然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会与大海发生纠葛。三十出头的他,并没有过与海洋深交的经历。他出生于闻不到一丝海腥味的云南昆阳州,成长于远离大海的燕京,以朱棣贴身侍卫的身份随朱棣以靖难之名南征北战于内陆之地,与大海从来就不沾边。倒是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后派郑和出使过暹罗和日本,郑和真真实实与大海进行了亲密接触,可因两个国家都与中国毗邻旅程过于短暂,想必大海没有给郑和留下太深的印象。他习惯于在马上厮杀,在帐下谋划,率领将士攻占一座座城池,清除一个个异己。而对付一座大海,他并无经验,虽然,有人说他的祖上是波斯人,大海是他们从西域到昆明落户的必由之路,他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祖父和父亲,都有过漂洋过海去麦加朝圣的骄傲经历。朱棣当上皇帝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内官监太监,职责是替皇帝管理建造宫殿、陵墓,和皇室的婚嫁用品。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让他用一生尽心尽责完成的伟业。他满以为自己将会在这样的事务中终老。想不到才一年时间,朱棣改任他为正史太监,交给他一个史上最大的船队,和一座永远望不到尽头的、远比马背要汹涌的蓝色大海。

然而在郑和眼里有些意外的任命,却是朱棣精心盘算的结果。在朱棣看来,那个从小被阉割、长期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人,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他如相士袁忠彻所说天生大贵之相:鼻小四岳峻,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以袁忠彻所言,如此面相之人,会福星高照,命里有神灵护佑,可保下西洋事业逢凶化吉。他身高两米,行步如虎,是万里挑一的东方美男子,出使海外,就是一张完美的中国名片。他未有正规受教育却文通孔孟,才负经纬。他胆识过人,大敌当前面不改色。他统帅万兵如烹小鲜。他是佛教与道教、伊斯兰教三教教徒,具有与信奉多种宗教的海洋国家对话的本领。他是太监,12 岁就因元代贵族身份被明军掳到军中遭受阉割之刑,长期跟随自己左右对自己忠心耿耿,身后无人,无需怀疑他日后生出二心,借着出海机会干下大肆敛财甚至开宗立派开枝散叶的事情。如此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难得一见的人物,自然是整个大明帝国率船队下西洋的不二人选。

朱棣果然识人有术,郑和一朝领命,即全力投入这并不熟悉的工作之中。他领着这支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航海技术,集指挥、翻译、医士、军旅、买办、书算手等近三万人的史上独一无二的庞大船队,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往来游弋。他首先迅速克服了海洋给他这个长期在内陆之地生活的人带来的种种不适,精心扮演大明帝国使臣的角色,每到一国,即使被海浪颠得天晕地旋,必整理行头,打起精神,从宝船踱步而出,脸上装上精心修饰的笑容,向海上的国王传递大明天子与之永世修好的愿望,颁发早在国内写好的措辞恳切的诏书,并向王妃臣僚赠以精美珍贵的礼物。他说着得体的、让人愉快又无懈可击的话语。他举止文雅,目光坚毅,其风采气度,必能赢得上流社会的普遍赞美。为了让海外的民众了解和喜欢中国,他会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对患病的人们施以疗救。他会把手放在生病的孩子额头上试探体温,就仿佛他是孩子的父亲。

他向苏丹赠以巨型青铜钟,在马六甲教百姓掘井取水。他还是海上最大的贸易商人,在市场上,他兜售随船带来的成批的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为朝廷大量买进中国没有的、将改变整个中国经济格局的胡椒、宝石、珍珠、香料、珊瑚。有一次他甚至把六棵树干直径近三米、高近三十米的香木装上了船。那是在满剌加边境的九州山上砍下的树。他们让当地民众瞠目结舌。因为没有人相信他们能将这些巨大无比的树带上船。

有时候他还要重拾打仗的手艺,因为十五世纪船队主要活动的印度洋并太平。他曾经把兵强马壮盘踞在旧港的海盗、国内犯罪逃亡海外的广东人陈祖义缉拿回国。又与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儿的、旨在夺取船队上的粮草和财物的五万国家军队展开决战,结果生擒国王亚烈苦柰儿带回中国受审。他还帮助苏门答腊国王锁丹罕难阿必镇平定了国内叛乱,让苏门答腊的人民重获安宁与和平。

谍报、科考、探险……除了外交、贸易和打仗,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提拔一个叫费信的低阶士兵,让他将每一处的当地山川、物产、风俗等等记录下来,最后汇成了《星槎胜览》一书。他率领着船队,不仅经常往返于吕宋、苏禄、浡泥、占城、爪哇国、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小葛兰、古里、暹罗这些东南亚国家,还深入航海图没有标示的比剌、孙剌、澳大利亚、天方、阿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红海这些距离中国千万里之遥的西亚、东非、南非、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乃至好望角附近。那应该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他把中国的文明,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中国皇帝的威仪和善意善意,在大海之上传诵。

多少巨型风暴如山浪头,多少疾病、瘟疫、死亡、失踪、下落不明,成就了下西洋这一桩朱棣主导的绝世伟业。巨大的国力消耗、每次往返近四成的船员死亡成本,以及无数的船只破损代价,让朱棣期待的“威服四海”“万邦来朝”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那些在郑和的斡旋下愿意与中国交好的国家,接受了郑和的邀请,纷纷派出使臣坐上了郑和返回中国的船队,或者自己扬帆而来。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永乐期间跟随郑和的船队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之多:朱棣在位22年,共接待来华亚洲乃至非洲国家使节318次,平均每年15 次。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四个国家先后有七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 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事情。

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出入于中国的皇宫。原本一脸严肃刻板的皇宫张灯结彩,变得喜气洋洋。皇帝的宴会厅里杯筹交错,宾主尽欢。他们走上中国的街头,整个大明帝国因各种肤色的人充塞街头而变得热闹非凡。他们把带来的特产摆在朝廷,供文武百官品鉴。原本秩序井然的朝廷,就像街市一样混乱而亲切,再谨言慎行的大臣都会不由得摇头晃脑品头论足。有一年,一个叫麻林的东非国家的使者带来了“麒麟”(其实是长颈鹿),整个朝野更是震动不已,习惯于阿谀奉承的官员连忙写出《麒麟赋》一类的文章,用华丽的词藻迫不及待地发表天降祥瑞,乃是上苍藉此暗示明君出世、天下太平的陈词滥调。那些从海外带回的成吨的香料、胡椒被作为皇帝的赏品送给了有功的大臣。如果碰上皇帝高兴,京城的市民也能分到一些。

郑和所经海洋国家的国王和使臣纷至沓来,古老的中国仿佛众星簇拥下的月亮。朱棣的声誉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次数逐渐递增,再也没有人怀疑他执政的合法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皇位从侄子手中抢来的人,做成了历代皇帝都不可能完成的伟业。比起那个至今杳无音讯的朱允炆,这个雄心勃勃又运筹帷幄的人,无疑要更适合当皇帝。偌大的江山,他侍弄起来要顺手得多。已经没有人关心朱允炆是死是活。人们相信即使他再现人间,他也丝毫摇撼不了朱棣的统治。而中国边境的安全,看起来也比过去要好得多。

而遵朱棣乃至他的孙子朱瞻基旨意七下西洋的经历,让郑和成为沿途国家备受崇拜的神灵一般的偶像。人们以为能领兵数万率船数百七下西洋的人肯定不是凡物。人们纷纷为他建庙立碑,冠以他的小名“三宝”之名的庙宇、山城、街道、港口、宫殿、水井、石碑、禅寺,在东南亚无所不在。有关他的故事在这些国家流传。如在暹罗(今泰国),人们传说郑和挥剑斩魔鬼,以及将药投入溪水中让人们沐浴治病。在占城(今越南南部),相传郑和教当地百姓凿井取水,修造梯田,指导耕作。在柬埔寨三宝公庙的庙祝口中,郑和成了少小离家去中国留学、后又回到柬埔寨报效祖国的当地英雄。在瓜哇,相传郑和勇斩妖蛇,在马来西亚,郑和成了武松,他赤手空拳打了一只老虎……

只有郑和自己知道,他从来就不是什么神灵,而是大明帝国永远的奴隶,是他长期跟随的朱棣永远的马前卒。他从小失去双亲,又被阉割,成了太监,并无儿女家眷,只有朱棣是他的亲人,大明是他的家乡。他唯有看朱棣的眼色行事,唯朱棣的圣旨是从。对自己遭受了阉割,他并不怀恨,而在燕王的帐下,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能统帅万兵的将领,文通孔孟的书生,国家行动下西洋的执行人,无一不是朱棣的栽培之功,大明的冶炼之德,他自当感恩不尽。出海二十多年,人生的大半都孤悬于海外,长久被朝廷放逐,被大海囚禁,可他的心日日都在上朝。他把他的船队当做大明帝国的一块漂移的国土,而管理这块国土的他其实是皇帝的影子。多年以来,他一直模仿朱棣的口吻说话,以朱棣的举止行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向着千万里之外的皇帝表达他死心塌地的追随之心——

……故国再一次远去。要访问的下一个国家还在千里之外。在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后,郑和走出了船舱,站在最大的宝船船头。海面上,白天的喧嚣已经散去,除了担任警戒的守卫,两万多壮士都已歇息,唯有船队吃水行进的声音,沉闷而有力。海风牵扯着他的衣襟,郑和举头向天,下意识地举头向着无垠星空望去。这个大海的永久囚徒,这个无父无母无妻无儿整个大明最为孤独的人,总爱与天上的星星对话,凭着在军旅中多年学会的占星术,分析星星的晦明与动态,以把握海上的天气,揣摩千万里之外的帝国的运数。他看到这北斗七星的方位比起前几日又有了一些偏离,说明船队离祖国又远了些许路程。他猜想着此刻万里之外的中国,该是几更天?皇帝与臣子们都会忙些什么?与祖国分别的这么些日子,曾与自己情如手足的永乐大帝,龙体是否依然康健?国事是否繁忙忧心?那紫微宫诸星稍显晦暗,是否皇上身边的臣子有失职之罪?心宿灼灼,是否百姓又有兵燹之苦?

——那满天的星星对于远离故国的郑和来说,是船队方向的指引之灯,是他对故国的锥心之念,让他的心免于孤单寒凉的慰藉之火,同时也是关乎他的帝国命运的图案。

而他自己,何尝不是一颗星子?他与祖国相隔天壤,正像星星远离着大地。海水无边,正如天幕黑暗,他独悬于海上,就像星星闪耀于夜空,靠着使命和信仰开凿前面的路。就像一颗星子,郑和在千万里之外,思念着故友和亲人,在睡梦里睁大着眼睛,费力地搜索着祖国与皇帝的身影……

三、瓷

早在宝船还在船厂之时,朱棣就琢磨着要用什么东西将这两百多条船装满。无须廷议,朱棣也会知道,运上船队的物品,必须具有中国的色彩和造型,隐含中国自然的精气,代表中国的历史和文明。他命令有关官员立即组织金银、丝绸、瓷器、漆器、铁器、金幡、香炉、香油、中药、茶叶等他认为最为中国的物品的大规模生产,同时部分食物、家畜以及植物也需加紧制作和养殖。他让快马把他的一道道关于生产随船物品的圣旨发向全国各地。有一匹快马驰出了京城,踏过长江的波浪,向着烟尘滚滚的景德镇奔来。

在朱棣看来,除了丝绸、茶叶、铜钱、漆器,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是最能彰显大明威仪、传递下西洋之举意旨的国家礼器。瓷器,那是容纳了中国五行学说的风物,是少有的金(钴料)木(木柴)水(淘洗)火(燃烧)土(瓷土)五种物质共同参与冶炼的神奇物种,宛如天赐。景德镇特有的青花,其白色釉面,团聚着蓝色光影的独特造型,是寄寓深远的东方图腾,很容易让人想起青草蔓生于荒野、河流蜿蜒于大地的丰饶景象,又令人宛见帆影航行于大海,羊群逐走于草原。那瓷面描绘的绿水青山,花鸟虫鱼,亭台阁榭,文士僧侣,樵夫渔父,都是中国自然、人文乃至哲学的图解,是静谧、深远、含蓄的中国精神与气质的影射,是无需语言就可以领略到的中国的情感与风度。那瓷上繁复或简单的缠枝花纹,正可以意会为大明帝国向着海上诸国发出的热情的和平手势,成为激发人们对中国的无穷想象的媒介和索引。

从永乐初年到宣德五年的三十年间,景德镇官窑被皇帝的圣旨催促着,投入到前所未有的生产之中。下西洋所需青花量大,每次都远超景德镇的实际生产能力,如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朝廷向景德镇派造瓷器四十万三千五百件,这样一来原来的二十座官窑明显是不够用了,督陶官不得不另择址将官窑扩展为五十八座。仅仅中国传统的瓷器造型式样已经不能满足下西洋的要求,一些明显带有伊斯兰特征的式样,如天球瓶、大扁瓶、折沿洗、八方烛台等早已在朝廷有关部门搜集审理后到了景德镇拉胚的工匠手中。回纹、忍冬纹、网格纹、圈点纹、涡纹、朵花纹、海水纹等伊斯兰风格的纹样也开始大量用于瓷器之上。苏麻离青得到广泛应用,偶尔有熟悉制陶工艺的外国人出没于景德镇,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督陶的官员们的座上嘉宾。青花将远赴西洋的事实鼓舞着景德镇的大小工匠们。想到自己过手的瓷器将大批地漂洋过海,景德镇的名声将传遍天下,他们做起瓷来也就格外用心。打泥的打起泥来会比平日更有些耐心,那轻拍慢捻的手势,仿佛是对即将远行的儿孙反复作出门前的叮咛。把庄看火的脸上也会比平日多一些肃敬,因为在他们看来,那窑中正在冶炼的,不仅是景德镇的泥土幻化之物,不仅是皇家用瓷,还是大明帝国在全世界面前的尊严与荣耀。那旋挖圈足的,会在圈底留下不易察觉的标记,以期未来万里之遥的主人能从中猜测到他的心。描花绘朵的会在笔下倾注更多的柔情。……一想起手中的青花要在海外的土地上怒放,景德镇的目光就远了起来。

前来接应青花的船只挤满了景德镇昌河的河道。乘着这些船只,青花,这火焰的后裔,中国南方山水孕育的天使,开始了它漫长的下西洋之旅。它将驶过鄱阳湖进入长江,抵达苏州府太仓刘家港,然后转载到“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船队上。借着北方吹来的季风,青花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面绽放。

青花首先到达异国的王宫。作为中国国礼,它与丝绸、茶叶等一起被郑和送给了沿海国家王者、重臣乃至王者的妃子与王子们。郑和船队访问的沿海国家的皇亲国戚与重臣们对来自中国景德镇的青花并不感到陌生,早在很多年前,也就是元朝时候,依托庞大的国土、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手段,青花的海外贸易就已开始,因为地缘关系,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和地区最先领略到了青花的倾世之美。那白底蓝花的青花,早已经成为沿海国度人们眼中的传奇,成为人们心中东方美学的标签。可当郑和在朝廷之上把青花从幽暗之中请出,青花的灼灼光焰,还是让现场的王公贵族们倾倒。中国南方山野间走出的青花来到雕花镂纹光影绚烂的异国王宫里不仅毫不怯场,反被这无比华美的异国宫廷衬托得更加高贵与雍容。那泛着安静光泽的白色釉面仿佛出浴少女的肌肤。那多变的造型对应了宇宙的几何之美。那摇曳多姿的蓝色花纹,更是激起人们的无穷想象。接受了馈赠的王孙贵族无不如获至宝。王室从来是风尚的领跑者。他们的追捧,使青花立即成为举国上下风靡的奢侈品。

青花静静绽放在异国的市场。熙熙攘攘的街市,立即成了蓝色的海洋。为了得到一件青花,他们掏出了珍藏已久的龙涎香、胡椒、没药或者犀角。在中国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青花瓷器,跟着郑和的船队到了西域,就成了上流社会才有资格拥有的稀罕之物。据说一个普通的青花盘与青花瓶,在西域就需要白银五百两,而一个碗则要三百两,是国内数百倍的价格。可是即使这么昂贵,青花依然让海外的人们趋之若鹜——那卑微的柔软的泥土,到了中国人的手中变成了高贵的坚硬的艺术。这西方人所不知道的技艺,或许有神灵参与其中,这或许是沿海国家的人们喜欢青花的原因之一。

青花走进了异国上流社会的家庭中。它们被各种肤色的手紧紧相握。那温润的手感及寓意美好的色泽、画面,让心情再躁动不安的人们都会安静下来,即使饱受命运折磨的人都会生出怜惜之心。它们被装饰在家中显要的须仰视才见的位置,整座房子顿时变得流光溢彩气质非凡。那瓷器上的山水花鸟亭台阁榭渔樵僧侣,就成了他们心中彼岸的风光,可以护佑他们平安幸福的天上的神。它们被摆放在琴瑟之上书柜之中,琴声就会像洗过一般,书也会更有韵致。

青花甚至成为了沿海国家伊斯兰教僧侣们眼中的神物。伊斯兰教与中国渊源深远,伟大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告诫所有教徒“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而青花正是中国文化、气质的象征。青花的蓝与白,在伊斯兰教徒眼里乃是神圣与纯洁的颜色。青花因此被僧侣们用不菲的价格从市场上请回教堂,作了整个教堂极为珍贵的装饰和醒目的标记。阳光在光洁的釉面游走的影迹,会被信徒们指认为隐约的神迹。

跟随着郑和的船队,往更幽深的海域走去,中国人从没有抵达过的绝远之地驶去……天方国、木骨都束国、竹步国、阿丹国,那些古代中国完全陌生的领域,都留有青花的痕迹。若干年后,同行的丝绸早已腐烂,铁器或许早已锈蚀,茶叶也无迹可寻,唯有宁愿破碎而不肯腐烂的青花瓷器,忠实记录了郑和的船队每次下西洋的足迹,每一片遗留在海外的瓷片,都以其纹饰、圈足、发色等诉说自己的身世,发布它独有的历史信息,讲述它在郑和下西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它们是郑和率领的另一支队伍,那队伍远比每次随他下西洋近三万将士还要多。并且与他们不一样的是,它们只要告别了祖国就再也不会回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是海外永远的中国游子,永远的中国使臣。它们永不休止地向着世界讲述着中国,传递着中国的情感与温度。它们在远天远地开放,历经了数百年依然蓝颜灼灼,仿佛一颗中国心永不变色。

青花不仅做出使的张骞,它还要做取经的玄奘。青花在航海之路上劈波斩浪,那无垠的蓝色大海也为青花着色添彩。因为开辟了航海之路,郑和从西洋采购回国的大量的苏麻离青被广泛用于景德镇官窑,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因此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绚烂(图案也更加丰富,一些西方的文明特征得到了广泛吸收,海外市场的扩展也让青花的产量高到了离谱的程度)。相比之前的静静的蓝,这一段时期的青花要显得更加鲜艳,仿佛一朵朵蓝色的火焰在天空下呼啸奔跑。特殊的原料造成的晕染和铁锈斑效果,形成了永宣青花的独特魅力,成为了青花发展史上的巅峰,随着郑和下西洋事件的结束,再也无人超越。

然而并不是每一朵青花都能平安抵达异乡。不管航海的技术再好,船体再坚固,海上的风暴随时可能使一条装满青花的船破损沉没。没有人知道,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海域下面,到底有多少沉船已然长眠于海底,有多少青花成为大海的私藏。如果有一天它们有幸被打捞上岸,那每一件青花瓷器上面,都会有一颗随郑和下西洋因风暴、疾病而途中死去的勇士的灵魂停泊。以指扣之,那宛如磬石的清越之声,都有可能是当年的海上的亡灵在歌唱。

四、海

宣德六年(1431),在朱棣驾崩七年后,眼见得西洋各国与中国的关系日渐疏远,前来朝贡的国家越来越少,明宣宗朱瞻基重新任命郑和为正史太监,率领船队开启了大明帝国的第七次下西洋之旅。再次出行,郑和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重新激活了西洋国家对中国的臣服之愿朝贡之意。可是这一次,郑和没能像往常一样回到中国,而是死在了旅途,死在了异乡,死在了他每次下西洋都要经过的、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名叫古里的国度,享年59 岁。

七次率领巨大船队下西洋,行程百万里,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纠缠了28年,访问亚非国家三十多个……这个身体并不完整的人完成了几乎难以完成的使命。这一使命耗尽了他全部的精血。他死了。因无法保存和运送,他的尸骨永远留在了古里,只有一根辫子和一双鞋子随着船队回到了祖国。

按照常理,对这样一位为朱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的死,朝廷应该举国宣扬其事迹品格,彰显其忠诚与功勋,将其奉为国家之重器,群臣之典范,应该视随船队归来的辫子与鞋子为郑和之身体,举行隆重的安葬礼仪,并抚恤其至亲,封赏其家人,应该安排史官对其生平大书特书,以传之后世,启迪后人。可奇怪的是,翻遍明朝宣德八年乃至之后的官方文献,甚至郑和随员的笔记,都没有关于郑和死的详细记录。——没有文字记载他死于何种疾病,哪个时辰,当时的场面怎样,他又留下了什么遗嘱。明朝祝允明《前闻记》关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略有记载,人们似乎可以找到这一事件的一点端倪。《前闻记》所述:宣德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古里国,二十二日开舡。”“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舡回洋。三月二十一日到古里,二十日大舡回洋。”根据以上记载,考虑到郑和船队在初始途中到古里时,仅在该地待了四天,而回国途经古里时,却停留了九天之久,船队离开某地,通篇都用“开舡”两字,唯有三月二十日离开古里,却少有地用“大舡回洋”的庄严语气,人们从中猜测当与郑和逝世有关。有一本《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所记郑和事半真半假不可作正史引用,只是其后附录的一篇作者佚名、撰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的《非幻庵香火圣像记》所述郑和之死或可引为证据:“(郑和)不期宣德庚戊(1430年),钦承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1433年)卒于古里国。”后来人认为,该文所撰时为1457年,距离郑和七下西洋不过二十余年,时郑和逝世之时的诸多见证人还都健在,所述真实性应该无须怀疑,是关乎郑和逝世的可信证词。而除此之外,这个郑和为之奋斗至死的朝代的几乎所有文字都对他的死讳莫如深,宣德九年朱瞻基数次下达的关于下西洋人士的诏书都没有提到航海先驱郑和,整个朝廷仿佛接到了统一的封口令陷入了集体失语的境地,不免让人心生讶异。

然而深究这一事件的背后,乃是自永乐皇帝朱棣始大明朝廷就有反对下西洋的声音不绝于耳。永乐十九年(1421年),刚建成不久的皇宫三大殿发生火灾,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侍讲邹缉等文臣纠借机向朱棣建议取消下西洋之举,原因是他们认为由于在朝贡贸易中赏赐了过多的铜钱,国家不得不靠发行纸币(宝钞)来弥补货币的短缺,但过度发行纸币却使货币大幅度贬值,已经对国内的经济造成了干扰。同时,朝廷将下西洋获得的胡椒等物发给官员抵充原本就不高的俸禄,也让官员的实际收益大打折扣,使得许多官员的生活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众臣怨怼,朱棣也不得不到了最后终止了下西洋。朱棣驾崩仅三日,户部尚书夏元吉等人就向太子朱高炽提出包括“罢西洋取宝船”在内的若干建议,悉被太子采纳。到了宣德八年,随着郑和逝世,主持下西洋大业的主帅永久离场,反对派的声音变得强势,郑和的名字成为朝廷文献中的大忌就顺理成章。

不仅是永宣之年,从此之后的大明王朝都以下西洋为永久禁区。天顺元年,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登基,企图通过派遣都指挥马云效仿郑和出使西洋以重振君威,不料遭到大臣张昭的强烈反对。张上疏曰:“安内救民,国家之急务;慕外勤远,朝廷之末策。……今畿辅、山东仍岁灾歉,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被荐裹蓆,鬻子女无售者。家室不相完,转死沟壑,未及埋瘗,已成市脔,此可为痛哭者也。望陛下用和番之费,益以府库之财,急遣使振恤,庶饥民可救。”告诫他需以安内救民为重,不要把钱花在好高骛远的和番之上。成化年间,有太监迎合明宪宗的喜好,再次以郑和下西洋和番的壮举唆使远航。宪宗命兵部尚书项忠查阅记载了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量原始资料的下西洋档案《郑和出使水程》,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竟查不到,有人告知他所有档案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项忠问及刘大夏,刘大夏竟理直气壮地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时敝政,大臣所当切谏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拒不交出郑和档案。无比珍贵的史料被人为粗暴匿毁不见,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成为了整个大明王朝老少不宜的话题。——永宣之后,明朝皇帝们实行了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永远地关闭了大海之门,许多外贸商人被处死,外语教学被严令禁止,片帆寸板不许出海,所有的船只只限在国内河流湖泊游弋往返,从此不再踏入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一步。如有海外国家派遣使节在中国参观游览,中国再不像永乐和宣德皇帝那样张臂欢迎,而是抱着怀疑和不友好的态度。据《明实录》记载,嘉庆十七年(1538年)正月庚寅(十五),天方国遣使臣入贡,为中国美丽风光所吸引,请求游览中国,这一再正常不过的要求,却被礼部疑有“狡心”,嘉庆皇帝下诏拒绝了天方国使臣的请求,甚至回绝了他们带来的贡物,其举止风度,已经与朱棣设计的泱泱大国形象相去甚远。

而在中国关上自己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大海之门的同时,西方却开始了大规模的航海行动。郑和之后87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欧洲人越过大西洋洋对美洲开始了全新的开发。郑和之后92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南部,开辟西欧直达印度海路的航线。郑和之后的114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舰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为欧洲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再次开辟出新的航线。一面是西方人通过海上航线开疆拓土完成资本积累与现代转型,一面是中国将自己关闭在大海之外故步自封,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大,终于在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紧紧关闭的大门。

永宣之后明朝廷一刀切地实行海禁政策,列下西洋为禁论的举动并非偶然,乃是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一以贯之的对海洋的恐惧与戒备。除了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汉武帝开辟了西航的海上丝绸之路“徐闻、合浦道”,最远到达印度洋的“已程不国”,唐宋时期,依贾耽《广州通海夷道》记载,中国的远洋船舶抵达波斯湾,延伸到红海和东非海岸,《宋史》记载了中国开辟了到层檀国(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的航线,《宋会要辑稿》也记载了该国两度派使者访问中国,元代有汪大渊在1330年至1339年间两下西洋,乘商船到达过层拔国(即桑给巴尔)。《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忽必烈曾经遣使访问马达加斯加的记载,以及明朝郑和下西洋事等为数不多的海航事件,算是在整个民族历史上留下过清晰或模糊印痕,中国数千年来并没有像样的航海举动,一辈辈国人没有强烈的海洋意识,中国的文化缺少海洋的基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在历代教科书与古代文献里,关乎海洋的描述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我们被告知,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同样是水域,但河流远比海洋更让我们珍视。《诗》三百篇,唐诗宋词,那些得到广泛传播的经典中,关乎海洋的诗句少之又少。我们熟知的鸟类,是麻雀与乌鸦,雄鹰与大雁,天鹅与白鹭,海鸥、海燕并不在我们的文明天空之中。我们崇拜的偶像,是关公与秦琼,是观世音与弥勒佛,海上女神天后娘娘不过是一尊地方神灵,并不被我们广泛尊崇。我们建造了一座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长城,让它把头伸进海里(老龙头),为的是阻挡来自海上外敌的进攻,然而也隔断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更多的的交流与融合。

我们长期满足于农耕文明的诗意,满足于皇权在静态的森然的秩序中平安传递。我们满足于春风在湖面上吹起涟漪的审美,而拒绝将整个民族置于汹涌不安的海浪上冶炼胆魄与精神。我们以为只要将大海拒绝于国门之外就可以永葆太平,为此不惜将我们民族与大海交集的历史进行销毁,我们以为关上了大海就可以对大海视若不见,却不料大海是关不住的。1840年,海水冲破了紧锁的国门。苦难开始了。

这关于中国与海洋的长久恩怨,出产于景德镇的青花瓷是最为资深的见证。它曾经七次跟随着郑和的船队出使西洋,参与过与亚非海洋国家的交流,见识过中国主导海上世界的威仪。它是这无垠大海与含蓄神秘的古老中国的混血儿,其身上的蓝颜就有几分是来自大海的精血,它身上的潮水纹纹身,它的诸多带有西方特征的形状,都表明了它的海洋血统。二它又是皇室里的宠儿,体验过大海之门关上的一瞬的悲凉沉痛,以及闭关锁国后带来的封闭与没落。它见识了西方强权势力乘着海上舰艇冲进了皇宫。那瓷壁上看不见的隐秘碎缝,就是国家遍体鳞伤的隐喻。它的齿间一直紧紧咬着一声覆水难收的破碎之声,那是这个古老国家在危急关头随时迸发出的怒吼,是这个国家历经几千年葆有的最后的血性。

考察记

年末,与同事、人事处的小彭一起去下面考察干部。——我所在的单位招三个公务员,六个基层的年轻人进入了考察范围。周芳芳名列第一。是我们第一个考察对象。

在去考察的车上,翻看周芳芳的资料。上面写着:女,29 岁。未婚。XX 大学中文系毕业。四年前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A 县检察院工作,现为纪检监察室主任。虽是正股级,在县里,就是个官了。她会是个怎样的官?又怎么想到要报考我们的单位——抛开在省城这点地利,我所在的文联,居于社会边缘,远没有检察院更有世俗意义上所谓的前途。检察院,给人们的印象,戴着大盖帽,表情威严,法权在手,任谁都要敬三分。而文联,不过是养无用文人的清水衙门而已。

车进入A 县检察院院内。远远看到办公楼下,一女孩着蓝色贴身羽绒服,黑色紧身裤,小摆裙,向门口张望。办公楼的陈旧、刻板,与女孩的鲜亮、活泼形成了对比。见我们的车进来,她盯着看了一会儿车牌,立马装上了笑,体态变得灵动雀跃,高跟鞋的弹跳声响到了车前——那弹跳声,似乎暗合了某种美律。同事小彭介绍说,这就是周芳芳。

短发,个小,精神,眼睛里有一种与机关的环境不一样的焰火。是个利索、灵光、乖巧又有主见的女生。

周芳芳把我们带到了会议室。会议室聚集了人。有副院长,纪检组长,科长,普通干部。我们一一见过,向他们说明了来由。其实来由,早由同事打了电话说明。他们表现出了特别的客气,说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的一把手检察长正在会客,一会儿要来会见,参与和我们谈话,以表示对考察的重视。

我们开始了谈话,找相关的人一个个谈。我们要求他们谈周芳芳的工作、才能、态度、品行,优点自当畅谈,缺点也不须回避。他们在我们的面前坐下,脸上依然保留了对我们的客气,这让我们有了反客为主的感觉。他们每个人的谈话风格不同,有的人一开口就是一堆用滥了的大词,那分明是从事党务工作的人,有的就要感性些,说的话就小,有着独有的细节和温度,比如与她有同乡之情的男士,普遍的女性。但他们对周芳芳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口中的周芳芳,优秀,接近完美:

政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任劳任怨。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一个人做四份工作:办公室,机要保密(是一份什么工作?),纪检监察,会计。四年来没有任何差错。几乎每周末都加班。工作有开创性。一考入检察院就向领导提建议办一份刊物。《安检风云》。她曾经是大学文学社社长,有办刊的经验和长处。四年来刊物成了院里特色,全省行业亮点,多次获得上级领导夸赞。爱学习。床头上除了法律书,财会书,还有文学读本。《红楼梦》《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人脉好。人人都亲热地叫她芳芳。人人叫唤她的声音里都像裹了糖。她离开了,谁能接她的手?哪里找这么好的女孩子?我愁得几天都没睡好。(她的直接领导、一个姓罗的女副检察长留下了泪水。声音一度哽咽。我们忙给她递纸巾。她的哭是真心不舍,还是有向我们为周芳芳邀功的成分?)缺点?两次参加法律专业考试没通过算不算缺点?其他没有。她真是个十分完美的检察系统干部!这么多年,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每一个比得上她!……

我们在纸上速记着。在我们的笔记本上,一个基层优秀女青年行政干部的形象渐渐清晰。她大学中文系毕业。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调入了离家百里外的A 县检察机关工作。她珍惜这一工作岗位,勤勉,努力,为适应岗位要求天天加班加点。她一人顶四个岗,四年没有出过差错。她爱学习。因为学习,原本毫不知晓的工作(会计,机要保密),她也能做好。她谦卑做人,与人为善。有一张喜庆的笑脸。有一双勤快的双手——谁交给她事儿都不推辞。她有了很不错的回报。四年时间,她做到了中层,监察室主任(股级)。如果不出意外,她完全可以在这个行当继续干下去,升到更高的职位,有人们眼里更好的前途。

可是,她拐了弯了。她报考省里的岗位。这没有错,人往高水往低。可她考的是文联,冷门的、与检察院完全大相径庭的、许多人眼里不过是写字画画唱歌跳舞的文联。她这是怎么啦?

我们请进了周芳芳。找考察对象谈话,也是我们的程序之一。我们笑容可掬,装着轻松随意,与周芳芳东一句西一句聊着,比如问及她的父母,家人。她告诉我们父母是农民,有个哥哥做小生意。问她是否了解我们单位?她说出了几个作家的名字。说,还看过我的文字呢。我慢慢扯到她的床头的书:《追风筝的人》。我有了考考她的意思。我问她喜欢书中的哪个人?她稍作思考,说她喜欢那个怯弱的主人公、不敢去搭救自己同伴、同伴受辱后还怂恿父亲把同伴赶走的阿米尔。

她打开了话茬子。她从阿米尔扯到了自己。她说她就是那个阿米尔,那个需要救赎的阿米尔,怀着赎罪的心渴望从阿富汗逃出的阿米尔……她在这里四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学的是中文系。大学培养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她知道生活需要诗,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在这里,四年,她都要喘不过气来。工作让她毫无闲暇。四年,她没有看过一场电影,读完一本文学杂志。诗歌在哪里?法律,不是她的兴趣所在。检察院的工作,不过是她的一个饭碗。她想逃。然后,机会来了,文联要招公务员。她把这一选调机会当作出逃的路线。她需要这样的工作……

中饭后,我们来到了县委组织部,调看周芳芳的档案。初高中学籍表上的周芳芳的照片,极胖,仿佛巨婴,与刚才那位眉清目秀的女生完全判若两人。大学时,她参加学校举办的歌手大赛,获三等奖。可所有人的谈话,都没有说到,周芳芳会唱歌。是周芳芳的刻意隐瞒,还是同事们的有意疏忽?如果她成为了我的同事,在我的单位,她能得到她想要的诗吗?我不敢保证。

还有,如果她果真做了我的同事,我能有缘听到她的歌声吗?

朱健华31 岁,未婚,可看起来已近中年。他戴眼镜,黑框,这使得他的一双眼睛,仿佛困室里听天由命的囚徒——那目光自然是茫然的,困顿的。他的头上,似乎已有脱发迹象。他的同事们说,他是乡里写材料的高手。乡里的主要材料都是他写。他写的材料,立意高,口感好,领导念起来带劲。我猜那可能就是脱发的根源。

朱健华五年前考入S 县的一个离县城五十里的、叫南丰镇的乡镇当公务员。而在此前,他有两年在温州私企做高管的经历。更前,他是省城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他的老家在离S 县五百里外的赣州瑞金,那个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的著名之地,他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

在乡镇,领导和同事的眼里,朱健华是一个有能干的、努力的、谦卑的人。他工作主动,下村蹲点,别人唯恐避之不及,他自己要求去。他来自农村,自然熟悉农村的人和事,懂得怎样与农民相处,没花多少时间,就与蹲点地的农民打成一片。村里人夸他,没有一点架子,“就跟是这个村里的人似的”。镇机关选拔镇团委书记,他积极报名,登台演讲,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他在大学,有过这方面的刻意训练,自然是一路过关斩将,将团委书记收入囊中。他还干过工业口秘书,为工业区的企业老板服务。他有过在温州私企做高管的经历,这一块,他干得也是得心应手。他还做过组织干事,办公室秘书。他的同事们反映,他都是称职的。

他一个外县人,来到这几乎都说同一种方言的县里,同事几乎都是乡里乡亲的镇政府,要想融进其中,是有些难度的。他必须谦卑,和善,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他的确是这样做的。在镇里,谁要他写个材料,参与一项不属于他的工作,谁家的电脑坏了,甚至谁家的孩子需要照料,他都毫不推辞,即使如此,他的生活变成了一团糟,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也毫无怨言。他出言谨慎。他知道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容易祸从口出。五年来,他没有出过任何差错。S 县里的人开始慢慢接受他,并不把他当作一个外乡人排斥。他有了不少好朋友。当地人许多类似娶亲嫁女的酒宴,都有他的份。

他知道要想让自己在这个县里的机关公务员中脱颖而出,不下苦功是不行的。他知道哪里都需要笔头好的人。他开始苦练公文写作功夫,研究报纸上的中央、省市的重要精神,琢磨各种公文文体的写法,对许多重大公文案例反复分析,对领导布置给他的总结、汇报材料反复修改……他练就了一种好本领。他帮同事写的演讲稿,在县里的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他写的年度工作报告,镇领导念起来有了县领导的感觉。他在S 县渐渐有了名气。连专门管干部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都知道他,几次在会上夸他是一个素质全面的干部,S 县年轻的机关干部的典范。

他在镇政府渐渐有了好影响,好人缘。S 县搞全县机关后备干部推荐,南丰镇60 人投票,有59 人投了他优秀。这要怎样的能力与圆通隐忍之心,才能获得如此高比例的交口称誉?结果,就在我们考察的前一天,他被提拔为另一个乡的副乡长,成了副科级的领导,比周芳芳还高半级。不出意外,他会当乡里的乡长,书记,统管一乡或一镇的头目。

可是,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好呢。这样的生活,将一辈子都在乡村打转,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蹉跎。他不是当地人,在熟人社会性质的、相对封闭的县域职场,他很难得到更大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他很可能要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付给这异乡的乡村。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是个农民后裔。在很小,他接受的教育,是到城里去。长大后,他到省城读书,又在温州私企做过两年高管,知晓了城里的好处。他早已喜欢上了城里的节奏、秩序感,繁华、文明。喜欢城里人与人之间的陌生、自在。他希望自己能在城里生活、工作,恋爱、结婚,闲下来享受假期,旅行,看电影,喝茶,阅读。可他不得不留在了从小就想极力摆脱的乡村,与村里邻居一样粗鄙的乡下人打交道,在泥泞的乡路上往来,与世界发生着微不足道的联系。至今为止,他连飞机也没有坐过。他连北京都没有去过。他连一次公休假都没休过。和许多大学同学比起来,他要显得寒酸。他不甘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为此他放弃了在乡村恋爱的可能。

可他已经31 岁了。他快要放弃了。机会终于来了。我所在的省文联选调公务员。那是省城发出的召唤。他考上了。他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与文联八竿子打不着,可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会写。这个社会,哪里不需要会写的人呢。

我们启动了对他的考察。这是他几乎最后的机会。他不能有任何闪失。他的笔试和面试的总成绩不错,是第二名。可是他有弱项。他的专业与单位的需求不太匹配。这是一次差额考察,六选三。他只有50%的胜算。他在我们面前显得有些紧张。那黑框眼镜后面的眼神是困顿的,茫然的,有几分失措的。他可能没睡好,本来就稀疏的头上乱糟糟的。他的脸色也不太好。可他依然努力保持镇定,反复对我们说,他能吃苦。他能学习。他善适应。他抗压能力强。他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尽全力报效单位。他其实也爱好文艺,文学名著读过不少,《星云大师》《万历十五年》等等,是他久读不厌的书呢。

到了Y 县。晚饭后,我们向祝海波打了电话,就明天的考察作了交代。闲来无事,我们在Y 城漫步,对省城两百公里外的这座小城进行打量。城有些老,街道两边的建筑陈旧,灰暗,斑驳,夜晚昏黄的路灯映衬,城就更老了。城中一座本地名人的高大白色雕像,因布满了灰尘和水渍失了原色,变得灰头土脸,状如乞丐。

我们回到酒店。到酒店门口,却见一人从旁边阴影中踱出,迎向我们。同事小彭介绍说他就是祝海波。我们在外闲逛了近两小时,他在这里等了多久?我们与他握手。他露出了巴结讨好的笑意,洁白的牙齿在酒店门口的灯光下亮如钻石。他的手里提着袋子。袋子里有香蕉、橘子,一些寻常的犒劳我们的的水果。

我们不想拂他盛意,又自度于纪律无违,象征性吃了几个橘子。其余让他带了回去。

第二天,我们到祝海波单位Y 县质量监督管理局考察。我们知道了,祝海波报考我们单位,是因为爱情。

五年前,受到远方的蛊惑,祝海波大学毕业,申请到云南文山彝族自治州一中学支教。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女神——同样来支教的、来自河南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生W。

是她先爱上他,还是他先爱上的她?他是个有着典型南方气质的男生:腼腆、温和、洁净,白皙的面庞让人想起景德镇瓷器的釉光。他眉清目秀,身材修长,正适合让女生产生美好的想象。而她是优秀的。她有浓郁的文艺气息。她所读的大学,远比他的知名——华东师大的名声,肯定远在他所读的省内并不知名的大学之上。他们都热爱远方,怀着同样的踏遍天涯的青春梦想。彩云之南,彝族人的集聚地,就是他们交汇的地方。

他们在这花香浓郁的远方开始了秘密的、热烈的爱情。他们的目光,会在操场上、课间教室外面的走廊上、食堂的桌椅间和去宿舍的路上纠缠不休。他们的情话,会在手机、一张备课本上撕下的纸、一朵彩云间展开。他们相约在黄昏的学校后面的小路散步,云南的夜空星大如钻,可为他们爱情的信物,清风如勺,搅动着他们荡漾的心。鲜花如盏,每一朵花心里都盛着他们的甜言蜜语,叶芝的《当你老了》(他学的是英语专业),李商隐的《无题》,都可能是他们表达爱意的素材。周末,他们会结伴出游,去看那蝴蝶飞舞,彩云聚散,林木葱郁,村寨如画。云南的光影绚烂,他们的爱也如彩云镶了金边;云南的山水无尘,他们陷于爱情的心也无尘!

两年的支教时间到了。他们执手相看,两个不同省份的人,商量着何去何从。结果,她毅然告别了她的省份、家人,随着他来到了她从前一无所知的江西。她是信赖他的,她决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托付给他。他们相信,即使目前他们一无所有,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非凡的爱情,他们自信可以在未来的路上无所畏惧。

回到他的Y 县他们开始关注省内的各种招聘信息。她在网络上发现了两百公里之外的省城二中招聘语文老师。她有过硬的文凭,和云南支教的经验。毫无悬念,她从数百名迎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二中教师的一员。Y 县招公务员,他也过五关斩六将,被Y 县质量监督管理局录取。

他们暂时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做了一对周末夫妻。他每到周五下班,就驱车到省城与她相会。寒暑假,她则赶回Y 县陪他。他们在省城按揭了一套小小的房产,可他们的收入微薄,他的工资大概只有三千多块,房子的月供及每周往返省城与Y 县的油费几乎要耗掉他们全部的收入。他们的爱情,不再是云南时的彩蝶环绕花香袭人,而是有了许多现实的蝇营狗苟。他们当然依然深爱着对方,甚至比在云南时更加深沉,可因为分居,以及经济上的拮据,他们过了多年依然不敢要孩子。而要让他们结束两地分居的状态,只有他考入省城一条路。

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为了能有一天调进省城,他很早就开始了筹备。他要在工作和人品两方面都做到毫无瑕疵,工作积极并且洁身自好,以配得上这么美好的爱情。他是优秀的,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政府窗口的负责人。他的确有值得W 爱恋的德行,身处经济重要岗位并没有贪婪之心,手过千万却不取一分,与企业打交道却从不接受宴请礼品。他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老天爷是不会亏欠怀着如此美好爱情的两个人。

可是时间一年年过去。他参加了省城的几次考试,可都没有过关。每考一次,他都像扒了一层皮,身心都遭到极大的折磨。他都感到要走投无路了。他开始在她面前露出沮丧。而她是他永远的女神,总是不断地柔声给他打气。快三十岁时,命运开始给他开了一扇窗。他通过了我所在的省城文联的公务员选调考试。我与小彭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他进行最后的入职考察。考察是差额的,他排第三,并不能说到了胜券在握的程度。他必须让自己多有胜算,任何环节他都要全力以赴。这就是他昨晚即使很晚了依然要买来水果到酒店看我们的原因。

考察中,所有人——他的同事,领导,都毫不意外地说着祝海波的好话,夸他如何优秀,如何有人人称许的好名声。他们开玩笑说,他能在千里之外把一个学业优异的外省女孩带回江西,就说明他是个多么优秀的男孩子!他们从协调能力、写作水平、人格气质等方面都给予了极高的赞美,仿佛他就是天底下最好的那个人。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在托举着他,以帮他完成这美好爱情的长跑。他的局长,一个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据说是Y 县县级后备干部人选的男子,竟在我们面前露出了哀求的语气,说要我们帮帮他。帮帮他!

中午的饭菜是丰盛的。为表达热情,局长竟然给我们倒满了酒。这是违反纪律的事,怎么可以做!局长看我们坚决拒绝,脸上竟然露出失落的表情。他想了想,竟给自己满上,敬着我们的水杯,然后一饮而尽,仿佛不这样不足以表达他就祝海波考录的托请之情。而一旁的祝海波,是被动的,无措的,仿佛一个急剧滚动的漩涡面前的泳者。众位陪餐的领导也纷纷端起装满了饮料的杯子,对着我们一一一饮而尽。桌上的人们纷纷相敬,仿佛一支络绎不绝的声援大军。

饭后,因为路不熟,我们答应了他们的安排,让他们开车送我们到回家的高速路口。Y 城的道路复杂,我们随着他们的车七拐八弯。然后他们在一个店门口停下。我们不知就里,但见从店里冲出几个人,手里提着东西,向我们奔来。我认出了,其中就有参加谈话的人,他们手里的东西,无外乎本地的特产,显然这是来自领导的授意。这怎么可以!我们嘱司机发动引擎,把车子开到很远的地方停下。一会儿,他们的车开上来,继续在前面引导着我们。

到了高速路口。我们下了车,与他们告别,并且恳请他们的理解。他们用力握着我们的手,表情羞惭(大概是送土特产的行为没有得到我们的回应),口里反复说拜托拜托。祝海波无措地笑着,眼睛里充满了请求的意味,那一口钻石般白亮的牙在唇口躲躲闪闪。那一张俊美的脸有片刻的变形,那让河南女生W 无比迷恋的风度变得无影无踪。

……

考察结束了。我们在回省城的路上。我的眼前,不断叠映着周芳芳、朱健华、祝海波的面容。老实说,他们,以及更多生活在基层的年轻人,都是优秀的。他们身处基层,却并不自暴自弃。他们一无所有,却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装备。他们栖于低处,却一直对天空保持着仰望之姿。他们就像绝壁上的草木,卑微,孤单,却有强烈的向上伸展纸条的愿望。作为一名同样在命运的低洼地带长期挣扎过的人,我懂得他们的隐忍、失落、希冀、奋进与悲欢。我愿意祝福他们,心怀恒心者必成大器,勤于耕种的人必有收获,他们会有与他们的才学与努力相匹配的前程。

可是问题来了。我是个考察者。随着考察结束,我们就要形成考察报告呈送给我们的上司。我的上司将会对他们做出选择。我该如何陈述他们的德行与才能?他们又会对他们进行怎样的选择?如果周芳芳朱健华祝海波三人中一定有人要出局,那会是谁?——谁将承担这残忍的后果?

猜你喜欢
朱棣郑和西洋
清代宫廷中式传统玩具与西洋玩具类考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朱棣“魂牵”建文帝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郑和异闻录 出发——新大陆
郑和异闻录(漫画版)
蔡伟民:首位把气功运用于西洋歌剧的歌唱家
李晓伟 于西洋绘画中融入中国精神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