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战动总会”对敌宣传研究

2020-12-07 23:20:30闫婷婷
山西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单日文敌军

闫婷婷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晋中 030600

1937 年5 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区代表会议)上就强调要想革命任务迅速完成的话,就必须争取千百万的群众进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党派各势力共同抗战的统一战线局面初步形成。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战线,推动各势力坚持抗战,毛泽东亲自部署“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1]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及其晋绥军公开合作,于1937 年9 月20 日在太原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战动总会”是“共产党在一个战略地区范围内同地方当局合作,一致对敌的战争动员机关,同时也是当时全国首创敌后统一战线组织的范例。”[2]

抗战初期,敌人对晋察绥敌后的进攻,除了直接的军事力量外,事实上已经采用了政治的阴谋。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对敌宣传成了有决定意义的手段。自侵华战争发生以后,敌寇在宣传方面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战初,敌人就秘密收买汉奸令其在各地的电台广播新闻,混淆视听,或者派其潜入我民间从事反动宣传,并在侵犯区域遍设汉奸文化团体、通讯社等等。其次,敌人经常在我敌后或前方以飞机散发传单、书片、标语、小册子、优待券等,更毒辣的就是在沦陷区设立若干中小学,并改编教科书,企图奴化我国人民。面对敌人展开的阴狠毒辣、无孔不入的宣传,“战动总会”作为第一个模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晋察绥敌后也自觉地担负起对敌宣传的工作。

对敌宣传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全面抗战时期,“战动总会”对敌宣传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力的使局部侵略战争的下层基础分崩离析,同时也有力的支持了全国的抗战。

一、对敌宣传的人才培养

“宣传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开路先锋。”[3]由于全面抗战时期的对敌宣传工作分为对敌国民众的宣传和对前方敌军的宣传,因此开展对敌宣传就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掌握对敌宣传的原则和方针,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掌握敌工的武器——日语。”[4]从这方面入手,“战动总会”通过培训专门的对日宣传人才,建立专门的日语研究会让我军能够跨越语言鸿沟,达到对日宣传的最佳目的。

设立日文一科为必修课程。战争初期,为了克服语言困难,开辟对日工作,“战动总会”在坚持对敌宣传方针的基础上,于军政干部训练队(先后三期)、敌军工作训练班(两期)、青年、妇女、救护(三期)等训练组织内,设立日文一科为必修课程,并用《火线上喊话》、《标语口号举例》、《日文简易教材》等作为教材,授以简单的文法、会话。据统计,在这些训练班内受训完毕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干部至少在一千五百人以上。这些干部,不仅会刷印标语,而且能够作火线上的喊话,并说一些简短的日语会话。人才决定一切,这就是“战动总会”所获得的财产。

临时的专门学校——日文研究会的成立。1938 年12 月,日文研究会成立。这个研究会和普通的训练班有着很大的区别,它集合了来自岢岚各机关团体的共四十余位优秀的同志。因为参会的大部分同志,此前接触过一些日语,所以研究会就按照原来的水准,将这些同志分做高、初两组,隔日举行,每组都由程度较高的同志担任指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这些同志普遍都可以看懂简单的日文,程度较好的,甚至可以编写一些传单和标语,他们都是晋西北对敌宣的一批有力的干部。

二、对敌宣传的方式

我们的对敌宣传,是和敌人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是用政治鼓动号召的方法,揭发侵略者的欺骗与蒙蔽,在敌军阵营内,组织我们的友军,以瓦解侵略主义者的下层基础。侵略主义者的手段是欺骗和威胁;而我们所有的,只是友爱与提携。从这种原则出发,“战动总会”利用多样化的媒介手段对敌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

(一)标语传单类宣传方式

相对于大众传播媒介而言,标语传单类宣传媒介门槛低、灵活性较强,因此,它们成为“战动总会”对敌宣传的主要方式。抗战初期,“战动总会”先后印发的对敌宣传品,总计起来大约在数百种以上,形式从传单到标语,内容从编印、改写到翻刻。晋西北及雁北察绥等地,都有对敌传单、标语在流行。

传单是一种用来说明一定内容,是启蒙的、解说的、叙述的宣传方式。在内容方面,传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日文为主):第一类,宣传战争的既得利益者是日本军阀和财阀,而战争给予士兵的只是死亡与重负。第二类,宣传中华民族的勇气以及日本皇军并非“常胜”。例如我军在1938年5 月所发的一张传单中写到“亲爱的日军弟兄们,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人民不愿侵略别国,但是也绝不允许外国的入侵!”[5]第三类,对敌军中朝鲜、台湾同胞的宣传。第四类,用敌国反战人士说的话打动敌军心弦。

标语是一种不同于传单的宣传媒介,它是指示行动的,是一种用更少言辞表现的宣传形式。在晋西北及雁北察绥,凡是敌区周围以及交通干线上,都能发现我方用日文粘贴或者刷写的标语。“战动总会”所拟制的标语有很多,但内容不外乎两类:第一类,宣传战争的实质,反对战争。第二类,宣传中国人民绝不伤害俘虏。战争初期,日本士兵受法西斯军官的欺骗与蒙蔽,认为我军一经捉获俘虏,便对其百方欺凌刁难。这种虚假的宣传使得敌军在战场上相当坚决,就算只剩一人,也宁死不交枪。针对这一情况,我军诚恳的宣扬“被我们俘虏和解除武装的日本官兵将受到优待。”[6]

(二)艺术类宣传方式

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教育虽较我国而言普及,但是出征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文盲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敌的宣传品,除了用对方文字编纂之外,更多的可以采用艺术类型的宣传方式。总体而言,艺术类型的传播形式是最深刻,最真挚的形式。

与军事打击相配合,利用歌谣瓦解敌军意志,是一种特殊的宣传方式。歌谣之所以能起到宣传作用,这就源于其可以将政治信息以艺术化的形式直观简洁的表现出来,再加上它易于传唱,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所以歌谣对于瓦解敌军意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战动总会”利用日本乡间流行的歌谣或者小调,告知敌军许多“与其战而死,不如田园乐”的事实。其中较为有影响力的就是《告日本军人》,其中部分歌词如下:“日本军人战场坐,听我作歌,听我作歌。你有你的领土,我有我的山河,何故渡海来侵略,嗬呦嗬!理由是什么。日本民族爱平和,日本军阀实恶魔。可惜啊!军阀贪狂而轻率,一意行侵略,图私乐,起风波。不顾东亚的平和,不顾日本的命运,对华政策根本错,嗬哎嗬,根本错。”[7]

漫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画种,是一种最容易吸引注意,表现最真切的宣传方式。“战动总会”的同志从生活现象中提取素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的手法,将这些事实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敌军的欺骗和虚伪。这种经过“战动总会”手印出去的漫画很多,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关于漫画的刻印一般都用油印(有时候也能石印),不能像敌人的欺骗宣传品一样讲究。

(三)人际传播类宣传方式

“人际传播范围较小,灵活性强。”在较短距离的两军对峙中,可以采用语言来表达意思。

喊话是“战动总会”对敌军士兵宣传最常用而又颇有时效的宣传方式。喊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军在夜间接近敌人军营时的喊话,另一种情况是敌军被我击溃、开始动摇时的喊话。由于喊话需要用到敌方语言,因此,“战动总会”训练了不少敌军工作干部,并编印了《火线上喊话》一类的小册子,分配到各游击支队。按照要求,“战动总会”所有军政干部及全部队人员,都至少能喊几句简单而又煽动敌军心弦的话。例如:“日本兄弟呦!”、“不要为那些家伙们牺牲!”、“顾虑你的家庭吧!”、“我们对于日本人民并无敌意!”、“决不杀俘虏!”等。[8]

三、对敌宣传的效果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战动总会”开展的对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仅是理论,而是由事实证明了的。

首先,从我方反馈来看:“战动总会”对敌宣传效果明显。据在清源、太原一带的工作团报告:“敌军发现了我们的传单,看完后便装在衣袋里,沮丧着走去。”[9]据忻县县委会报告:“我们的便衣工作人员乘敌人集会赛马之际,突然将传单抛出,敌兵都暗地拾起放进衣袋里去。军官忙乱搜索一气,也只得无所获而罢。”[10]在晋东南,检查俘虏,发现有妥藏我军的传单至三四月之久者。“在前线作战部队也发现阵亡敌兵身上除必须佩戴的长命符、千人针以外,差不多都有几张折叠得很小的传单,有的把小块传单同小的护身菩萨放在—起藏起来。”[11]另据新华社1939 年5 月电:“英国某报国际通讯载《一张传单胜于一颗炸弹》:第二战区“战动总会”及其所属游击队,在朔县一带散发传单甚多,敌酋欲隐藏而不得,士兵争先传看,军心异常涣散。”[12]

其次,从日方反馈来看:据报告,被我俘虏的日方士兵,经过政治说服,能够自动的写下一些告给日本兵士的书信。如一位叫作大桥八的俘虏所写的《告亲爱的日本人民》一文:“同胞们!今天,日中两国人民正在战场上厮杀。双方均是东洋民族,且战士中大多数又都是农民无产阶级,具有同样的烦恼。可是,现在他们却在战场上血战!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13]除此之外,日本内部各团体反战思想的爆发也能佐证这一事实。例如日本共产党所发《告在华日本士兵书》、全农全水总同盟产组乡军有志团所发的《告出征士兵书》、日本无产党农民行动部昭和十三年所发《告我同胞志》等。这些由个别的厌战,走到有组织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多少说明了我方对敌宣传的成功。

总之,抗战初期,“战动总会”在坚持正确的宣传方针的基础上,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对日展开的广泛宣传不仅从政治上瓦解了敌人,从精神上解除了敌人的武装,揭破了敌人的威胁、欺骗与蒙蔽,同时也支持了“战动总会”在晋察绥敌后的抗战。

猜你喜欢
传单日文敌军
作为证据的足跡(mör)与它的证明力一以卫拉特法为中心(日文)
卫拉特研究(2017年0期)2017-12-07 00:35:32
有关蒙古国西部卫拉特系集团的农耕与自我认同的预备考察(日文)
卫拉特研究(2017年0期)2017-12-07 00:35:26
发传单
特别文摘(2017年2期)2017-01-24 20:23:28
Reading Skill Practice: Shopping for Electronics
面试
智趣
花儿
语文三阶段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军事历史(2001年1期)2001-08-21 02:10:58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军事历史(1999年1期)1999-08-20 08: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