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盈盈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办学正确方向,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让广大青年学子在学习、思考、实践和对比中,切实认清中国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背后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优势,自觉强化“四个自信”,坚定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我们党一直把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检查调研,对办好思想政治课,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作出强调和部署。当前,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遇到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也再次警示我们,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刻不容缓、非常重要。高校已经成为境外反对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重点,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于我们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实质上道路之争、理论之争、制度之争和文化之争。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当国人从国家发展经历的变迁中加深对“道路决定命运“的理解,从中国的复兴蓝图中把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重大命题,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到中国辉煌的来之不易,见证中国70 年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些让全国上下意志空前统一,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今日之成就正是得益于科学的理论引领、坚强的政治领导、正确的道路选择,未来的复兴伟业,更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抓好意识形态教育就要把强化和宣传“四个自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理论的清醒就有制度、道路的坚定,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融为一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抓好青年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成功经验,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当前着力要从三个方面用劲。一要把课程设计作为重点。意识形态教育既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世界史、国际共产运动史,还涉及世情、国情、党情、军情和民情。要跟上时代,把问题背后涉及的深层次理论和实践讲清楚讲透彻,首先是要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这既是重点,也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要突出政治引导功能,突出价值观塑造,突出主流意识形态传导,把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切实把课程内容设计好。二要把创新手段作为关键。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丰富实践教育,切实让学生通过教育,掌握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让他们在理论灌注、自我思考、讨论研究、实践感悟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想方法。三要把加强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对教育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现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来源渠道多,必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更新知识储备,抓好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这里面,除了把好选拔的入口关,还要在建立完善都是培养、教育和考核等机制上长真功、使长劲,切实把思政课教师培养成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良师,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