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在马克思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0-12-07 20:04:40贺盼盼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本体论辩证法黑格尔

贺盼盼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1)

本体论与辩证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本体论是辩证法的基础,辩证法是本体论内容的展开与延伸。本体论这一特定术语,起源于西方哲学ontology学科,在中国当代哲学话语体系中有其独有的涵义,即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本原。辩证法是事物自身的运动,这一事物是现实的事物,以现实的人、社会为立足点。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探讨存在两种值得注意的代表性观点:一种把辩证法从与本体论的关系中抽离,把它当作某种外在的形式方法;一种虽强调马克思辩证法理论与本体论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并未彻底摆脱直观的、朴素实在的理论局限。[1]实际上,本体论与辩证法不可分割,本体是辩证的,辩证法具备本体论的内涵意义。

本体论演进的主要历程

古希腊哲学寻求万物的“本原”,形成“宇宙本体论”。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柏拉图的“理念”等,都是对本体“一”的追求。通过对万物“本原”的抽离并将其独立化人格化为“上帝”,逐渐演变为“上帝本体论”。在这一理念下,“上帝”成为造物主,人类无条件服从于上帝。康德把“一”悬置成为自在之物,黑格尔将人的思维抽象独立成其为本体,形成“精神本体论”。在对黑格尔的批判中,费尔巴哈提出“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 包含在人和人的同一中”“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2]费尔巴哈简单地从个体中寻找人的抽象共同本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类”,将人抽象出来成为变形的本体,形成“人本学本体论”。马克思不同与费尔巴哈,他认为人的本质规定背后蕴含着的是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理论,使“传统哲学中那种形而上学的逻辑本体论,第一次在这里被宣布为非法的”[3]。

美国哲学家蒯因提出,在探讨本体论时要区分两种取向:一是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一是何物存在的问题。[4]传统形而上学在前者层面上寻求和解答本体,是“实体本体论”。辩证法在“何物存在”层面对本体进行批判。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实体本体论”的批判进而批判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其实践批判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超越。

本体论之于马克思辩证法的意义

马克思的本体即“实在主体”,其辩证法以实在主体的自我活动为根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体”将其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并决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即无产阶级立场。

首先,马克思明确指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马克思认为,“现实事物”创造“观念”。而黑格尔主张“观念”即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6]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凸显“观念”凌驾于“物质的东西”之上为第一性的存在,因此其辩证法为唯心主义辩证法。而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究其根本是“物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同“观念的东西”相比是第一性的,其辩证法描绘“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以资本为核心范畴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资本就是现实的社会存在本体,资本辩证法即是本体论批判。”[7]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8]正是马克思着眼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辩证法奠定了正确的本体论根基,这也是其无产阶级立场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即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能动性和被动性的辩证统一。现实的个人首先是具有自然生命的个人,其次具有精神和意识的规定性,现实个人的现实性最重要的是其生产活动的规定。现实的个人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的个人”,也与费尔巴哈的自然个人、孤独个人划清了理论边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本体的揭露与批判,将“现实的人”从资本和“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面,其无产阶级立场得以彰显。人类历史是人类为实现目的的社会实践性活动的统一。马克思的本体论着眼于实在主体及其历史活动,其实践批判的辩证法是以本体为基础的关乎人解放的学说,这为无产阶级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道路,正是马克思使得本体论与辩证法达到真正的统一。

马克思实现的本体论与辩证法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通过直接断言的形式对本体进行根源探求,从而形成自发的朴素辩证法。“上帝本体论”的出现摒弃了辩证法,使得“一切探索、动摇和提问题的方法都被抛弃。”[9]黑格尔作为将辩证法引入本体论的先驱,揭示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其思辨辩证法以绝对精神之自我活动为基础。马克思将人的实践活动与现实世界的辩证本质结合使辩证法与本体论达到统一。

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基于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批判与反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进程,在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形成。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0]而传统形而上学忽视辩证法,与之背道而驰,只有通过辩证法揭示本体的实质,才能找到改造本体的可能,揭露出社会历史发展背后的真正实质。

总之,运用辩证法对本体进行揭露与批判,凸显马克思辩证法同以往辩证法的本体区别,从而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指向。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正确地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在认识世界之后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地拒斥了纯粹理论形态的、体系化的旧哲学,科学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革新世界的坚实思想武器。

猜你喜欢
本体论辩证法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哲学评论(2018年2期)2019-01-08 02:12:14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哲学评论(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6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叔本华与黑格尔的情理之争及现代启示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电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