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艺文 (宿迁学院)
对于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我国音乐史上流传十分广泛的一部作品,在我国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创作至今,不管是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还是世界的音乐舞台上均被无数次的演奏,他被人们称作是20世纪公认的华语音乐杰作。在当下的音乐市场中和网络媒介中关于钢琴协奏曲《黄河》流传着较多的版本,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音乐爱好者不能有效的做出抉择,所以对不同版本的《黄河》演奏艺术特色进行剖析很有必要。
钢琴是一门外来艺术,要想在中国土地上立足,就必须经历民族化的过程。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在《黄河大合唱》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并融入大众所喜欢的民族元素,形成的一部优秀的东方钢琴作品,其不仅符合了一般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征,同时也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仅是我国诸多音乐大家所演奏,也受到了很多国外演奏家、演奏团队的青睐,在实际中,要想将作品《黄河》的浓厚东方韵味体现出来,一方面需要结合作曲家在谱曲过程中给出的明晰标记进行演奏,另一方面演奏者要将自己的思想和思考融入其中,根据自身体验抉择出较为适合的演奏技巧和方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演奏艺术特色。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奏中,具有十分独特、高超的演奏技巧,其主要是模仿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例如,《黄水谣》为第三章《黄河愤》的前部分,这一部分的演奏主要是对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刮奏的模仿,进而有效的展现黄河两岸人民辛苦开垦,变荒地为良田和渴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三章《黄河愤》的前部分《黄水谣》曲调优美,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音乐的流动性,曲调中的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和七连音较为丰富,在演奏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音都可以清楚的弹出来,避免出现蒙混过关现象。演奏者应科学合理的划分断句,并注意其呼吸,同时,演奏者的身体应跟着音乐走向一起动起来,手指准确的触键,如果存在左右手共同完成的情况,需要注重衔接点自然流畅,不能出现间断的情况。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奏中,在模仿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的轮指演奏时可通过震音模仿,进而充分展现我国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凄凉画面。
《黄河船夫曲》为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一乐章,其同《黄河大合唱》属于同名乐章,其在紧张激烈的前奏预示下,展现黄河船夫同汹涌波涛奋斗的画面,伴随发展的音乐节奏,欣赏演奏曲的人们脑海中会出现船夫们万众一心英勇奋斗的场面。在乐曲用到了大量劳动号子节奏及音调,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做到指尖有力量,放松肩膀和手臂,稍微前倾身体,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应将后背的力量发挥出来,进而让演奏出来的每个音符都富含气势,并将船夫奋斗的英勇气势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四个乐章情绪上进行了“起、承、转、合”的处理,在速度排列上则表现为“快—慢—更慢—更快”。作品《黄河》不同于一般钢琴协奏曲的“快—慢—快”节奏,作品《黄河》是通过相对突出的反差性来将作品展示出来。在第一章《黄河船夫曲》中,演奏者要手指贴键,集中全部力量到指尖处,这样让弹奏出来的旋律变得更为清晰,在这一章节的演奏尾部用饱满的力量演奏大和弦,此时就需要演奏者将力量从大臂传送到指尖,这样使得雄壮有力的劳动号子得到显著展现。在第二章《黄河颂》中,应该对第一章节的情感进行承接,此时可通过连奏、呼吸和踏板等技巧,借助左手六连音伴奏音型弹奏,将重心进行转移,并让自己的肢体伴随音乐的旋律摆动,进而充分展现音乐的细腻感,让音乐感情变得更加丰富。第三章《黄河愤》和之前两章相比较,在情绪、节奏上要有更加明显的改变,劳动人民受到压迫、欺凌,全国笼罩着黑暗,在演奏时手指触键力度要大,激情的将高潮部分演奏出来,同时伴随和弦改变,应该对踏板进行灵活的切换,便于顺利的将音乐情绪过渡到第四章。第四章《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重点部分,在演奏主题旋律“风在吼,马在叫”时,要突出上方小指旋律音,指尖要触键有力,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在第四章的最高潮部分,钢琴旋律线要长,配合好呼吸,确保连贯性的弹奏,稳重下键,避免对琴键猛砸,破坏音乐情绪等。在最后的大辉煌阶段,要注意震音准确性,手腕、手臂、肩部都要放松,将力量传输到指尖上,避免最后结束音太仓促,同时,收束要干净有力。
钢琴协奏曲《黄河》从创作至今,受到了诸多演奏者的喜爱,并且不同的演奏者表演出了不同的版本。对此,本文对殷承宗与郎朗两个演奏版本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新、老艺术家对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演奏特点,映射出不同时代下人们的审美差异。
在钢琴协奏曲演奏中,速度表现为音乐进行的快慢情况,速度很容易被受众感受出来,速度的处理情况直接影响到钢琴协奏曲蕴含的思想及情感,同时作品演奏期间,速度也会将作品的难易程度展现出来。
首演版为殷承宗先生在1970年演奏的,在对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进行处理时,演奏气势磅礴有力,并充满激情,但也不失稳重。速度方面,第一章重音明显落下,之后快速分解和弦,旋律较为激昂,将黄河船夫勇往直前的情绪表现出来。在第二章《黄河颂》处理中,殷承宗先生延续第一章的情绪,快速处理装饰音,让人们感觉站在广阔的黄河岸边。第三章钢琴与乐队紧密呼应,将作品推向高潮,从而将受压迫及侵略下人民勇往直前的形象展示出来。在最后一章,殷承宗先生下键果断富含张力,毫不犹豫的衔接《东方红》主题,将整部作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郎朗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充满了青春、朝气,赋予了作品《黄河》新的生机。郎朗良好的演奏技术,使得作品在速度处理上能很好的展现出情绪。特别是在处理第三章《黄河愤》时,郎朗演奏7分钟,在这7分钟中层层推进,通过渐快处理,酣畅淋漓的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黑暗势力压迫下奋勇抵抗和誓死抗争的决心。在处理《黄河谣》旋律时,速度转为中速,张弛适宜,钢琴同乐队相互配合,乐句之间恰当的衔接,让人们觉得自然顺畅。
表现钢琴协奏曲演奏的主要方法为力度,不管是旋律处理,还是情感、节拍处理,都与力度有紧密关联,只有处理好力度变化,这样音乐形象才能得到良好的塑造。最具有权威性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奏版本为殷承宗版本,在近50年来,被不同乐团和指挥合作演奏。殷承宗先生演奏的《黄河》力度处理恰到好处,尤其是在第三章《黄河愤》中,配合笛子,将陕北民歌振奋、豁达的情感展现出来,烘托着旋律,展现出了“愤”的魄力。在第四章处理中,力度控制更是十分精确,殷承宗先生在冷静中洋溢出热情,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到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感染力。
郎朗版本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力度处理上带给人一种“过瘾”的感受,如第三章《黄河愤》,第一个音落下时,慎重感填满其中,此时的力度也很强,之后是分解和弦,轻盈和流畅质感充满其中。在第二次出现的《黄河谣》旋律中,与之前的相比较,在调性转变下,郎朗双手反向八度演绎,将爆发力、力度推向高潮,带给听众气势磅礴的感受。
最直接的区分不同乐器方法是音色,钢琴协奏曲《黄河》属于大型音乐协奏作品,该演奏会用到多种乐器,并且相同的乐器在不同的乐段和章节中都会出现,在处理要求上也有所不同,所以注意好音色处理很有必要。
殷承宗版本在音色处理上可以说是完美至极,其呈现出的音符具有极强权威性,不管是铿锵有力的号子声,还是面对外侵人民奋勇抵抗的决心,殷承宗均能非常形象的把握音色效果,在他的手上,装饰音弹奏出的清晰有力,使用大量的轮指,并同情绪变化进行很好的结合,在相同的音中弹奏出不同的音色,松紧结合,音色干净利落。
郎朗版本的《黄河》在音色处理上,将黄河滋润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婉转细腻以及面对侵略不屈抵抗的情感展现出来。在第一章中琵琶演奏音色清晰流畅;第三章《黄河愤》开头,笛音悠扬深情,在听众面前展现出辽阔的陕北高原,就如当地民歌沧桑一般,浑然天成的演奏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在第四章郎朗更是展现出了他高超的技巧,强烈的行军感旋律及浑厚饱满的音色带给听众强烈的震撼感。郎朗版本的黄河协奏曲《黄河》,音乐界贬褒不一,但是其本身蕴含着浓厚的现代气息,是经典的现代版本,需要当代演奏者细细品味。
综上所述,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我国影响力极大的一部优秀钢琴作品,而不同的演奏者对于这部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演奏风格、演奏版本,钢琴协奏曲《黄河》版本多样性的出现,正是其不断发展的体现。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在作品演奏中必须将自身的情感、感悟、理解融入其中,赋予作品新的活力与生机,才能更加形象、生动的将作品展现到听众面前,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