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米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学学院 011517)
蒙古族著名作家玛拉沁夫先生是一名勤劳多耕的多面性作家,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了近150多部作品,并对短中长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散文等体裁运用自如。1952年第1期《人民文学》“编后记”用五个“新”来高度评价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自此之后的每一篇作品都极具个人特色,蕴藏生活哲理与时代意义。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出现了对50、60年代文学作品的反思与批评趋势,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内蒙古文坛“玛拉沁夫现象”》①中谈到玛拉沁夫能跻身当代文坛是由于以蒙古族作家身份、蒙古族生活为背景用汉语创作了符合时代主题的文学作品。对玛拉沁夫的上述论断笔者认为略存偏激,故从语言、主题两点解读玛拉沁夫现象。
一
语言的重要性对文化而言价值可谓及其之大。语言本身即是一种文化可称其为语言文化。语言也是文化传达重要的载体。于民族而言,语言几乎可等同于民族文化,人们可以通过民族语言来理解其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具有文化属性的语言和作为文化群体的民族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的联系,语言一开始就是作为民族的共同语而出现的,语言具有民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②所以我们可以将语言认同等同于民族认同。由此可见玛拉沁夫的非母语创作对于蒙古族身份认同相对于母语创作者来说必然是打上折扣的。那么是否非母语创作者的民族认同就可从此否认么?本民族语言是文学民族性的首要因素,但绝非唯一因素。回观蒙古族文学史,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客观原因选择汉、藏语创作的著作家比比皆是,而玛拉沁夫绝非先例。
玛拉沁夫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是谈到儿时母亲经常给他讲述蒙古族民间故事伴以入眠,之后也经常听民间说唱艺术取经。不可否认玛拉沁夫虽是非母语创作者,但是在其自身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抛弃蒙古族文化的底蕴,相反还时时吸取营养。玛拉沁夫的著作中经常穿插引用蒙古族格言、谚语等。例如《茫茫的草原》中“额头上的皱纹擦磨不掉,心里的恶意掩盖不住”“狗走过的道上有尿迹,兔子走过的道上有屎堆”“狗不咬拉屎的,官不打送礼的”等等。或者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也完好的传承了蒙古族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在《路》中“勘探队不晓得有多少辆汽车,整天地过呀,也过不完,象是一串拨不尽的念珠”又或者在《迷路》 中“天哪,也不知道这时盖起了多少幢大楼,走过一幢又一幢;这幢与那幢一样颜色一般高,就象同一天生的羊羔,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蒙古族文学中的比喻中有一特色便是以动植物为比拟对象,玛拉沁夫的文学中便完美的呈现出了这一特色。
由此可见,玛拉沁夫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民族文化色彩,这种“汉译民族语言”能够直观的表达出蒙古族语言内涵,凸显出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即便是非母语创作者,但是在蒙古族文学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他应有的民族身份认也十分易于辨识。
二
争论的另一点就在于他的作品主题是否顺应主流。认为玛拉沁夫当时的名声大噪并非在于作品优质,而在于他对主流的及时回应。让我们回观玛拉沁夫创作的时代背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是文学界的方向标。在此引导下,文学创作的多方面都逐渐趋于规范化,凸显阶级斗争叙事为主的革命文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学。当时的文学创作被纳入到国家话语当中呈现了一体化的形式。与此同时,“文学的时代价值使这些少数民族作家在写作中首先选择了时代国家知识分子的身分”③,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也经历着更为复杂的变化与选择,将身份认同从本民族认同转到国家民族的认同。作家作为一个本民族的良知,他们须得率先做出选择。其次玛拉沁夫不仅是作家,他更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家。15岁参加八路军,17岁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工作和土地改革运动。18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岁那年参加工作组去科尔沁草原做群众工作。革命斗争和艰苦的战斗生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作家的生平经历对于作品中的呈现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他对国家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更应强烈。
对于玛拉沁夫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王保林、李晓峰等评论家都曾指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玛拉沁夫一贯为止的主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讲到玛拉沁夫的著作有个“不能一篇掀起一个风暴”的缺点,未能与聚国关心的问题紧密结合。由此可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并非当时的“热点”。而在笔者看来,在更迭不断的文学潮流的变换中,“歌颂祖国”“民族团结”并不属于哪一个主流,这犹如爱情主题一般,只要有国家与民族的存在,这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此,玛拉沁夫作为革命家,国家的知识分子作家他身上有着永远无法摆脱的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而在个人创作的特点中又有着自身深思远虑的特色,他深知一个个体,一个民族没有了国家,就无处可谈。他用热忱的心来赞扬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也呼吁各民族对新生活的珍惜与爱惜。在他书写的永恒的话题上有着时代的印记,用任何主流来框定玛拉沁夫的作品,都有偏颇。
玛拉沁夫用自己的辛勤笔耕,将自己满腔对草原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融入于文学作品中,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采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