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2020-12-07 20:02张帅山西师范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间舞秧歌民俗文化

◎ 张帅 (山西师范大学)

民间舞起源于人类劳动,是广大群众在生产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流传和发展于人民群众中。从某个层面来讲,民间舞是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产生活等现象的有效形式,是对某个民族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针对高校学生缺乏对民间舞的民族性认识的这一情况,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民间舞教学中积极渗透民俗文化,才能使得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民间舞作品的来龙去脉,并对各民族民间舞更加恰当地理解及牢固掌握。那么,如何在民间舞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以便更好的掌握民间舞的内涵与表演技巧,提高民俗文化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是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民俗文化与民间舞的关系

民俗文化,指的是一个地区、民族或国家中民众共同传承、共享与创造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是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构建的一系列精神与物质文化现象,涵盖有建筑习俗、服饰习俗、歌舞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具有增强群众归属感与认同感的价值,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汇集与凝聚,能够在反复演示、集体遵从的状态下,打造区域性的民族精神及整体品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及关键组成部分。而民间舞是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生动反映与流露的一种折射,借助在民间舞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可使得学生对产生这一舞蹈的文化环境与渊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高校民间舞教学成效的优化,还具有继承与发扬民间文化的积极意义。因此,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教师应深度挖掘蕴含在舞蹈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进行赏析与研究,以辅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民间舞动作的渊源及意义。

二、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应深刻解读民俗文化的内容

在高校民间舞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组织者与引导者角色,其对民俗文化内容价值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了民俗文化渗透效果的优劣。因此,要想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高质量渗透民俗文化,就需要教师先深度解读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掌握民俗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各个民族的个性化民俗文化都有深入而透彻的了解,从而可在日常的民间舞教学活动中,把自身对民间舞中涵盖的民俗文化恰当地贯穿到恰当的教学环节中,进而全面而精准地给学生传递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中涉及的民俗文化,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刻的理解及掌握动作内涵,最终将与其相对应的民俗文化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高校民间舞教师还需要结合自身对民间舞作品的理解与感知,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与课件,为学生展示出标准的民间舞姿态与动作,使得学生都能借助对各种舞蹈动作的直观感知,真切感知到各个民族个性化的舞蹈表现形式。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区的民众在特定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创编出来的民间舞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而且大多民间舞作品都较好地把本民族或本地区个性化的舞蹈形态及典型特征保存下来。从某个层面来讲,各种风格的民间舞均具有自身个性化的舞蹈语汇,因此高校在开展民间舞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着重体现民族舞蹈风格、民族心态及民族风情等动态语汇,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及教学目标,合理地把这些语汇变成课堂元素恰当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民间舞教学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民族精神,还可以借助教学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理解民间舞各个动作中蕴含的动势原理,借助肢体动作传递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在高校民间舞教学活动中,将民俗文化高效地渗透于教学内容中,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挖掘风土人情

民间舞蹈都是在一定的风土人情背景下兴起与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深度挖掘民间舞作品中蕴含的各种风土人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渊源与内涵。比如,在教授与藏族民间舞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由于该舞蹈类型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晶,其体态律动的典型特点是身体重心微向前倾斜,动律向下,膝部屈伸练习重拍向下,含胸曲背,各个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之间的配合非常自如、朴实、严谨。形成的这种风格特点一方面由于西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使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膝盖松弛连绵的动作特点,并体现在藏族舞蹈膝部的律动中,从总的方面来讲,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人文背景息息相关,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舞蹈之间的融合关系。

2.重视神态表演教学

教师在日常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对民间舞审美情趣及精神气质的把握情况。比如,在教授东北秧歌民间舞的时候,由于该舞蹈是东北地区典型的民间舞类型,具有鲜明的北方地域审美特点,动作具有美、稳、幽、俏、艳的韵律。如“稳相”练习训练,需要具备大家闺秀的风范,做到稳中浪、稳中艮、稳中俏的风格特点。在东北秧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形态--神态--动态”基本顺序组织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可较好地掌握这一民间舞表演时的动作特征。在“走场”训练时,需要体验学习东北人火辣的性格,在步伐练习中努力做到稳中透辣劲儿,艮中带着浪劲儿。

3.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民间舞教学内容,及时穿插一些与民间舞有关的民族传承或历史渊源,并不断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使得他们更为容易地掌握民间舞作品的精髓。比如,在讲解与东北秧歌舞蹈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主动为学生补充一些秧歌舞的传承文化。据记载秧歌舞蹈最早出现于汉代,最初的名称是“高跷”,流传到清朝时才改名为“秧歌”,发展至今已经派生出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西秧歌等,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各个地区的秧歌流传及起源存在很大差异,其风格也有所不同。东北秧歌主要流传于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是汉族秧歌和满族秧歌结合的产物,具有东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应不断的积累自身历史文化知识,更好地丰富民间舞课堂教学。

(三)在教学方法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民间舞兴起于民间,与广大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关系密切,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与寄托,所以是一种承载有特殊意义的区域性舞蹈类型,是再造历史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换句话说,民间舞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彰显着各个民族的审美、语言、宗教与历史,具有纯洁、质朴、真实的特点。所以,高校在开展民间舞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出积极的民俗文化氛围,让他们都能在一致的地域审美环境中高质量学习民间舞。具体来讲,高校民间舞教学方法如下:

1.氛围法

高校艺术类学生普遍非常感性,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感染。因此,在日常的民间舞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用氛围法组织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与之相符的教学文化氛围,使得该氛围中具有适宜的文化语境及文化元素,以推动学生更好地感知民间舞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及审美文化。比如,在教授与藏族民间舞有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在上课最初环节中,以喊出“拉索”来开启新课,以喊出“呀”结束教学活动;在教授与东北秧歌有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在恰当的环节带领学生喊“嘿嘿”,以推动学生在学习民间舞作品中情感的抒发,最终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更加扎实掌握民间舞的文化内涵。

2.欣赏法

在民间舞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历史起源等均可借助语言的形式讲解给学生,但是舞蹈的情感、韵律及风格的理解,仅仅依靠语言讲述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与时俱进地应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直观欣赏民间舞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化与思想。比如,在学习与蒙古族民间舞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蒙古族美丽迷人的风景,奔驰的骏马、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整齐的蒙古包等,让学生欣赏当地蒙古族人民原生态的舞蹈,使学生对蒙古族人民的民族特点、生活环境、地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深刻体会马背上的蒙古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从而更好地感知蕴含在民间舞中的真情实感。

3.生活体验法

所有的民间舞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当地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因此,要想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民间舞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余时间,去观察、体验、学习各种民族、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惯,探究相应民间舞的历史渊源,以提高学生对各种民俗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精准地把握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及表演特点,以推动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总之,民俗文化是各种类型民间舞蹈的核心内容,是民间舞蹈兴起、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与因素。因此,在高校民间舞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民间舞教学效果与民俗文化渗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度挖掘民间舞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积极将这些优质民俗文化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得学生在这些文化知识的辅助下更好精准地把握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及深度内涵,加强其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最终更好的实现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扬。

猜你喜欢
民间舞秧歌民俗文化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