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教学模式谈知识付费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2020-12-07 19:14:52桑楚庄刘紫涵张晓睿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产品大学生

桑楚庄 杨 超 刘紫涵 张晓睿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一、知识付费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快节奏生活导致越来越多群体产生“未来焦虑”,对自身现状的不满意使得各行业对于专业技术水平提升、跨领域知识文化储备的需求加大。然而,如果想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更优质内容,对于学习渠道及内容的选择无疑是问题的关键。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完善,知识付费产品应运而生。

什么是知识付费?在国内,这种行为自古有之,六礼束脩、书肆购书。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付费不同于传统形式,但互联网自诞生起似乎就与“免费”成了一对共生词,网络产品的虚拟性、可复制性以及大众消费观念的滞后,都导致了付费模式难以实行,可是近年来,优质网生内容的迭代以及产权意识的增强,内容付费逐渐成为主流[1]。所以我们主要研究的就是这种借助互联网平台、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知识分享、内容变现”过程的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表面上是为要获得的知识买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者也是在为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付费。完成知识付费的同时也就是选择这个平台为自己的提升进行投资,也是一种对自己投资的教育付费。与线上免费知识相比,“付费”是其关键性标志。在此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作品获利,用户则支付费用给帮助其转化传递知识的人。知识付费内容丰富,涵盖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观念、资源、经验;产品多元包括线上教育、数字出版及咨询业等;形式多样,有文字、视频、问答、直播等等,交互性强[2],其丰富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群体在需求和实际情况上的差异。

大学生是极具潜力的知识付费客户群体,文化知识是知识付费的重要板块,也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板块。大学生对文化知识既具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精力,又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同时对于新生事物接受度更高。消费对一个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受众中的一部分,在接受和传递知识的方面具有普遍性和其自身的独特性,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也与其密切相关。

二、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学习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各族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方式,我项目组前往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面向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发放线上问卷,以各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了解当代各族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我们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发放调查问卷,其中线上问卷475份、线下问卷87份。线下问卷结果显示,对于教学形式的态度方面,有41%的参与者更喜欢线上方式,32%的参与者两者都能接受;在了解途径方面,58.4%的参与者是通过付费音频、视频了解了知识付费,54.7%是通过线上课程讲座以及52.8%的参与者是通过文件检索网站。

在对于曾购知识付费产品类型一项,线上结果显示,54.73%的参与者是通过各类平台问答方式;58.71%是通过线上课程、讲座方式;63.81%是付费音频、视频方式;52.71%的参与者是通过论文检索网站。同时,综合线上、线下问卷就对“互联网+知识付费的态度”一题答案,参与者“两者都可接受”高达47.26%。对知识付费持赞成态度的占比达41.29%,而采取观望的态度的参与者则达到了38.31%。有41%的大学生持赞成态度,同时也有38%的大学生对于知识付费持观望态度。

在“你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等知识付费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小题中,很多人因缺乏相关产品而导致对于民族类知识付费还不太了解,也对于民族类知识付费表示出观望态度,但这都使得大学生对于民族类知识付费使用频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综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现阶段知识付费方兴未艾,在当代大学生中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信息生产能力,信息精确度更是参差不齐,希望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获得精确信息、优质的内容,这就为知识付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大学生对于知识付费这种形式的接受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仍处于接受阶段,互联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面对这种情况,知识付费行业如何打破自身瓶颈发展开拓大学生市场需要进一步思考。

(二)当代大学生利用多途径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余生活。作为知识付费的重要群体,他们更偏向于自我投资,且知识水平相对其他社会群体来说更高一些,因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渴求欲更为强烈。大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得自己需要或者必须的经验和知识内容,从而让他们在由学习的一个阶段晋升到更高的层次或者从学校步入社会这些重要的人生阶段,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和身份的快速转变。

(三)民族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紧缺,隐形消费群广大。各族大学生对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囿于传统方式的推介,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知识付费平台的使用意愿不强,但是购买少数民族知识产品的现象是存在的,是有发展前景的。

(四)目前的原创知识付费产品良莠不齐,学生获取有效信息难度较大。由于行业产生时间较短,尚未有明确的行业规则,也未能有较大的人才和专家积累,市场定位不够精准和细化,导致后期难以深耕。由网络传播速度快、门槛低等问题导致了知识付费市场产品可复制程度高,无法保证内容质量。同时,随着知识付费的蓬勃发展,也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监管松弛的漏洞,产生了许多类似网络传销的新骗术,有的时候学生不仅没有得到满意的学习结果,甚至还会造成财产损失,知识付费的种种乱象导致大家对知识付费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三、知识付费背景对高校教育模式的影响与启示

知识付费产生时间短,对于学生群体影响差异较大,接下来我们仅从教育模式角度入手分析。

(一)知识付费对“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深化

在高校教学中,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育模式现阶段依旧占据主流地位,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习,最大限度的在短时间内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在2015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表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3]现代科技对于高校教育有极大的补充作用,使用多媒体授课也成为高校基础而普遍的现象,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思维化方式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立体,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多媒体教学在国内日趋成熟。教师选购知识付费产品,保证了内容的短时优质,也丰富了多媒体教学。

(二)知识付费对“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补充

高校是家庭和社会的纽带桥梁,从基础教育阶段步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学习,“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知识付费对于这种模式是很好的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购不同种类的知识付费产品。学习型产品的发展相对完善,可以给学生提供通过观看视频课、听音频讲解、网上辅导答疑进行查缺补漏、自学提高的机会。现如今,市面上流行的考研班、等级资格证的“过级班”是典型的例子,学生通过网课、网上视频等学习提升,对专业知识进行重新消化理解,可选择范围大,但是除学习型之外的技能型和娱乐型知识付费产品领域相对内容较少、良莠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需要思考一个新问题,即如何正确引导理性选择学科相关知识付费产品,同时衍生出了对教育者的新要求:了解教授学科的新媒介传播方式。高校教育者往往在学术水平上有较高的造诣对于其相关产品涉猎也相对广泛。在新兴的知识付费领域里,面对良莠不齐的产品时,他们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与鉴赏水平,主动承担起为学生规范使用相关产品的责任,也是有效引到学生自学提高的关键之处。大学生还处于三观养成阶段,容易受到诱导消费。怎么引导?如何引导?现今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这不仅仅是对于行业的要求,也应当是一个高校群体倒逼产业发展的过程。

(三)知识付费对“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提升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育者所提供的引导是最简练的。但局限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特色无法完全突出,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会借助知识付费平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搜寻,这样的方式可以快速达到学习目的,但却无法保证学习效果,低时间成本的学习割裂了思维过程,同时也减少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自制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务必使其利大于弊,行业也进行了修正措施,如:使用前需要注册个人信息、防沉迷系统等等,究其根本,选择主动权还是在学生身上。不管是教师的引导还是产品的提醒,学生都应该养成正确使用辅助手段学习的习惯。

此外,我们在调查几所民族类高校中,发现部分同学对民族文化产品、周边产品的有明确需求,很大部分有隐性需求,但相关平台软件却少之又少,例如:少数民族语言的系统词典、风俗习惯的明确解释、民族特色工艺品的简易制作等。在互联网时代,加强优质软件的开发和宣传、对我国多元文化的深度挖掘、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继承需要多方努力。

四、结语

知识付费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但应当注意的是,知识付费不是知识教育。在行业刚刚兴起阶段,高校教育者对于学生参与购买产品的正确引导、学生对此的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都至关重要。同时,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需要知识付费行业进行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产品大学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新产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