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蓓烨 耿小森 丁 杨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对于文化的定义马塞拉(Marsella)曾说过:文化就是为了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生存能力,增强适应能力,以保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通过后天习得的共同行为。[2]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对第二语言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性作用,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言语背后的知识内容,更好的解决因国别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知识偏差。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区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典型地区的文化教学可以作为外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典型地域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还拥有着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的关系。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导向,对外汉语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地域文化的传播。[3]
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对所处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接纳,减少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引起的跨文化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还可以相对完善地域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体系,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林立于丰富多彩的中国地域文化之中,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影响力强,本文将以齐鲁文化为例,展开研究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一系列问题。
人们平时所说的山东文化大致是由广义上的齐鲁文化组成,闻名遐迩的齐鲁文化即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4],具有变革性、开放性、务实性和智慧性等文化特点的齐文化与以崇尚伦理道德为主要特点的鲁文化[5],在辽阔的齐鲁大地之上,经过几千年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铸造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灿烂的齐鲁文化。
受鲁文化崇尚伦理道德的影响,山东人喜欢称呼人:“老师(儿)”,在山东人看来:“老”代表经验和见识。“师”字则含有教导、引领、解答疑问的意思。此处“老师”之意已超越了以往“传道授业”,其意指:给予指引和答案,肯给予别人帮助,具有“老师”般的德行的人。这也体现了山东人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良好品质。
春秋战国,再坚固的城墙,也抵挡不住齐鲁大地上文化融合的趋势。正是由于齐鲁文化极具包容性和渗透力的特点,山东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趋于博大与严谨,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多元的山东文化。
齐鲁大地拥有着底蕴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其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把良好的文化资源作为传播文化精神内核的载体,把课内课外教学形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资源相结合,使静谧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使留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挖掘山东文化这一宝贝的矿藏。
本次调查活动的主题是“齐鲁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针对留学生,调查对象是40名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另一部分针对本科生,调查的对象是80名在读本科生。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地域文化教学的态度,以便今后在地域文化教学中有所改进。调查内容为:留学生对齐鲁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文化课程设置的看法建议,以及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代表的本科学生对地域文化课程加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看法等。[6]
本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有7.5%的本科生很了解,有58.75%不太了解,有33.75%不了解。有47.5%的留学生了解一些,有15%不太了解,有7.5%很了解。
本科生中认为引入地域文化教学很重要的占72.5%,认为一般重要的占23.75%,认为不重要的占3.75%。留学生中对文化知识课感兴趣的占57.5%,对其一般感兴趣的占40%,对其不感兴趣的占2.5%。
综合1、2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本科生和留学生对齐鲁文化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大家都愿意学习地域文化知识,因而齐鲁文化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地域文化知识课教学的切入点。
本科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2.5%的人认为有必要根据留学生汉语文化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有26.25%的人认为是否根据汉语水平教学都可以,还有1.25%的人认为这样做没必要;对于开设课外文化体验课的态度,有81.25%的人认为需要开设课外体验课,有16.25%的人认为都可以,有2.5%的人认为不需要开设。
留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人认为可以每周组织一次文化体验课,有30%的人认为可以开设一门地方文化课,有35%的人认为两者都可以。对于老师上课是否使用现代多媒体方式上课的态度,有67.5.%的人支持,有27.5%的人认为没必要,有5%的人认为用不用都无所谓。
因此可以看出,我们有必要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等级安排地域文化教学课程,同时很有必要安排一门地域文化课和文化体验课,让学生真实感受文化。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多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也支持老师开拓不同的上课方式。
乘着“汉语热”的潮流,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然而在地域文化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些关于齐鲁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方法及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内方面我们可以采取5个方法:
我们教学中选取的教材,要融入本地地域文化特色,可以在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加入齐鲁文化科普类小短文,配以图片。潜移默化的了解齐鲁文化,满足同学好奇心的同时,对今后的学习也更有帮助。
关于课程安排方面,还应设置文化知识课。介绍中国文化和齐鲁文化两部分,使同学们充分了解加深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汉语等级的留学生进行阶段性、针对性文化教学。对于初级学生来说,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发音问题,但也仍然不能忽视文化教学,我们可以在练习词语句子发音时,将内容变成有关齐鲁文化的名胜古迹或特色饮食。例如山东煎饼、孔庙等。同时教师应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图片、实物和影视等。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消化理解。
对于中高级学生来说,他们地域文化教学的比重应该增加。可以为他们讲解与齐鲁文化有关的历史故事等,同时可以开展口语课和讨论课,教师可以摘录新闻文章,针对一个齐鲁文化名词进行讨论。在词汇教学中融入齐鲁文化,例如对泰山、孔子等一系列词进行串讲,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同音词的拓展和辨析教学。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进行课内活动课,可以组织文化沙龙,中国剪纸比赛,使同学们在比赛中体验文化。还可以进行文化专题展示,齐鲁文化中对于孔孟之道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展示分享成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时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和当地地域文化内涵,要掌握一门中国传统技艺。选取适当的文化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教学。
在课外教学方面:
可以带同学们参观孔庙,领略齐鲁文化;带领大家登泰山,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气势,体会“登泰山而晓天下”真实感受。通过课外体验辅助课内教学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带领大家品尝特色美食,例如山东煎饼、德州扒鸡等,通过味觉直接感受齐鲁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
我们也可以实行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对子”活动,寻找语伴,在与中国学生交流中,加强对齐鲁文化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利用校内网站和学院公众号,设立留学生板块,在其中介绍齐鲁文化栏目,介绍著名景点、当地特色小吃、当地历史发展背景、当地民风民俗,让同学们在课下也可随时了解齐鲁文化。
除了课内外教学外,我们也应该与其他对外汉语教学项目学校建立合作,不断交流,相互借鉴,吸取经验不断改进,使我们的地域文化教学不断完善。
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的问题。在论文进行中,我们深感这一课题的深刻,还要继续探索更全面的文化知识、更加深入的文化内涵,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理论水平有限,对于地域文化的分析以及地域文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说还不是很全面,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也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不断努力学习探索,期望今后在该领域的实践中有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