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是一门典型的素质类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创新意识等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更加重视音乐公共课,并将其充分融合于高职教育中,通过音乐公共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均未成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思想价值观处于逐渐成型的状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公共课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中也能感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情绪和情感的调节能力更强,人格自然得到完善。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同时学生在接触音乐后,能够正确认识美,抵抗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久而久之,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人们必备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公共课包括音乐鉴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多个方面,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激发自身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尤其在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时候,更需要学生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性学科的教学,没有充分意识到音乐公共课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公共课排课比较少,教师重视度也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想要充分发挥出音乐公共课的效果,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提高对音乐公共课的重视度,在观念上重视音乐教学,注重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例如,学习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音乐教学课程,并且配备专业性比较强的音乐教师,保证音乐公共课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加强音乐公共课的宣传,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包括合唱比赛、汇演活动等,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将音乐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也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更愿意参与音乐公共课,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音乐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音乐教材都不太规范,所以想要在高职院校更好的开展音乐公共课,学校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音乐公共课当中。首先,需要精选教材,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教材。其次,需要完善教学设施,包括各种乐器、音乐教室等。最后,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入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音乐公共课教学效果。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和非音乐专业学生分别开展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多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在日常训练当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团队合作,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师资力量是影响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音乐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的配置自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并非专业音乐教师,开展音乐公共课的时候,本身专业性不强,教学中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加上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招生要求相对比较低,导致学生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音乐水平也良莠不齐,大大增加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难度。所以想要提高高职院校音乐公共课教学效果,学校还需要提高对音乐公共课教学的重视度,注重强化音乐教学师资力量。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提高重视音乐教师的招聘,要求对教师音乐技能、教学能力、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审核。其次,需要提高招生门槛。尤其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但需要学生拥有相应的音乐功底,还需要对学生文化功底有一定的要求。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中做好音乐公共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此,高职院校还需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公共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然后通过提高对音乐公共课的重视度、注重教材精选和教学模式创新、注重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更好的开展音乐公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