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
(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2)
“八个统一”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使命、教学方法提出了科学的引导和要求,为思政课教师如何面向新时代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经验,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与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返回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结合不同院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的具体特点进行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艺术院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在分析理解“八个统一”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直面当前的条件局限,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改革创新践行“八个统一”的原则要求。
习总书记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八个统一”原则,与当前时期的历史定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紧密贴合,对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原则问题和热点问题做出了理论性的回答。具体而言,“八个统一”原则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使命、教学方法这三方面的系统规定,要求思政理论课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实现“辩证统一”。
从教学内容上讲,“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凸显了思政理论课的本质属性,作为“八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它是“八个统一”的核心要求,[1]反映了思政教育的中心意指。思政理论课以理论、政策、方法等思想性内容为主体,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够在理论的感召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忠诚拥护党的领导,从而外化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之行动中。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体现了思政理论课教学各方面内容的辩证统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包含了诸门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法律、心理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中既有基础的知识,也有深刻的思想引导。而要实现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同步发展,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学将所传授的基础知识融入学生的“三观”之中,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学习的深刻价值,真正从“知、情、意”上认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能够自觉奉行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理念,将知识变化为内在的德性。
教学使命即教育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以及最终目标,思政理论课教学以灌输正确理论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担负“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因此,“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要求通过打“破”各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立”起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自信,以正确的社会主义之“德”武装学生的思想意识,实现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全面引导。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学不是“空中楼阁”式的苍白说教,而是面向生活实践、贯彻“立德树人”核心精神的理论教育。即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回到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的生活实践,树立建设新时代的“鸿鹄之志”。
在教学方法上,“统一性”要求确保思政理论课教学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及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在知识讲授中维护思想理论的“权威性”。同时,“统一”与“多样”相辅相承,五门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各异,每位教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各类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各门课程的讲授中满足学生丰富多元的需求,以灵活生动的创造力“寓教于乐”,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魅力与感染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即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考核等系列显性教育活动中可利用的隐性资源,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育资源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认知、情感态度以及道德观念。[2]思政理论课教师还应在完善理论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课程思政”,在理论课之外拓展教育教学的新空间,通过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的“无缝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点滴生活,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指引。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身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这三方主体。作为受教育者的艺术生,在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等方面不同于普通文理科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队伍,除了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专任教师,还有其他艺术专业的教师。加之与综合类院校不尽相同的校园环境,使得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将特殊性与一般规律相结合,因地制宜、适材用教地开展教学活动,是艺术院校贯彻“八个统一”的原则要求、全方位实施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比较于普通的文、理、工科学生而言,艺术院校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散漫,这与他们的学习经历密切相关。除了在教室学习文化课之外,艺术生大部分时间需要自我学习和自我创作,在缺乏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养成自由散漫的性格特征。此外,艺术生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课程,而这些实践课程大多在校外举行,如各系专业学生每学期的“采风”活动等。长时间脱离于教室之外的实践课程也促成了学生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格,使他们难以适应理论课堂的严谨和纪律。
艺术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思想活跃。由于大部分艺术生具有自由散漫的性格,群体聚集在一起,很容易产生活跃的思想。同时,艺术院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促进了艺术生的思想活跃。但是,活跃思想的背后,缺乏思想深度,导致自我人生规划能力不足,有一定的信仰和追求,但是厌恶条条框框的形式主义。
从思政理论课的教师主体情况来看,虽然经由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在广大艺术院校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院校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二级学院,也增强了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思政理论课的专任教师数量仍存在很大缺口,大多数一线教师为青年教师或兼职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
从专业教师的情况来看,艺术院校以艺术院系为主,艺术类专业居多。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也是学习艺术出身,艺术创作多于艺术研究,为了艺术创作推出新的作品,会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过于追求自身的自由个性,学生也会模仿专业课老师的这种做法。因此,讲求理论与纪律、偏于严谨与理性的思政课教师在艺术院校常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由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人数少,大多院校还是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无法实现“小班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大班授课”模式下,不配备助教的教师难以对课堂考勤、纪律进行精细化管理,人数众多的课堂上不时有学生随意进出教室、聊天喧哗等情况发生,对教学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教学大环境上,艺术院校常举办文艺展演、彩排等活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这些活动所占用,有时甚至缩减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时间。而上课的学生也常受这些活动所影响,注意力被分散,课堂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从艺术院校的办学特点可以得知,艺术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并不擅长学习抽象知识,加之长期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格,因而缺乏学习思政理论的动力。且大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演出实践等方面投入精力多,耗费时间长,导致他们只对专业知识感兴趣,并不注重文化课程。在对待思政课程的态度上,许多学生认为艺术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不大,学好艺术知识是大学首要任务,而政治理论课学习可有可无。这种错误思想的产生,说明艺术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还不足够深入学生内心,还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艺术学习、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者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地,应该同等重视文艺创作和价值引领,使美育和德育在艺术院校同步发展,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优秀文艺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它富有正能量和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3]优秀文艺作品饱含着中华文化精神,反映着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表达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它兼具“美育”与“德育”的功能。由物及人,基于习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对于艺术生的培养,也应该积极倡导“美育”和“德育”同时并举,以“立美育德”构建美育与德育的新型关系,应该成为艺术院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一个目标。
首先,“立美育德”顺应了新时代美育的观念转换。课堂理论教育是当前艺术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而艺术院校本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艺术院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更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天然优势,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通过“立美育德”的观念转化,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创新,从而真正实现“八个统一”的要求。
其次,“立美育德”有助于推动艺术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在立美育德的目标导向下,不仅要精心建设五门思政课程的“理论小课堂”,也要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特色的艺术资源,打造基于校园文化的“大课堂”。充分发掘艺术院校的隐性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最后,“立美育德”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手段。在“立美育德”目标导向下进行改革实践,意味着思政理论课教学在坚持讲政治、教学理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引导他们将爱国情怀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创作出更多富有感染力,能够表达美德、温暖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面对艺术院校客观存在的局限,在艺术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贯彻落实“八个统一”原则,必须以“四个增强”为着力点。“四个增强”即总书记所提出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这与“八个统一”原则是相互呼应的:“四个增强”中的“思想性”,一方面要求保证理论课在政治性与学理性上的权威性,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讲授之中,另一方面必须批判错误思想,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四个增强”中的“理论性”,即要求将理论转化于实践,并将理论认识融入实际的生活世界;“四个增强”中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多样性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统一主导;“四个增强”中的“亲和力”,要求通过运用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育手段,充分融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显性因素与隐性资源。
以“增强思想性”为着力点,对于不擅长理论学习的艺术生,理论课教师要对教材的学理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把其中重点、难点的部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清讲透。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对教材知识的讲授当中,以伟大艺术家的精诚创作和弘扬爱国情怀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及时把握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敏锐发掘当前网络流行的不良文化,对这些亚文化背后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提高学生的辨别力、判断力。在消费主义盛行、审美大众化、庸俗化的时代浪潮冲击下,教育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应不为汲汲于利而动摇、不为慕求于名而急躁。
以“增强理论性”为着力点,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应与艺术生的专业实践形成良性互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生活化”的主题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理论、用理论,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的理论指导。以专业学习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方式推进“立美育德”的教学改革。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艺术专业教育,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思政”,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
以“增强亲和力”为着力点,思政理论课教师要避免使用“满堂灌”的讲授方式,通过引入与艺术相关的热点话题切入理论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营造富有艺术气息的思政课教学氛围。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启发教育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进而实践。引导他们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树立面对问题的信心,学会理性观察问题、辩证分析问题,最终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中得到的智慧解决问题。[5]理论课教师与专业教师都要注重从艺术的角度开发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如运用校训、校歌等校园文化载体传递大学精神;在课堂上引入“正能量”的红色影视剧、红色文学等艺术作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激励和教育学生。同时,利用文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打动学生的心灵,将反映新时代中国的蓬勃发展,展现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将能够提振爱国精神、陶冶民族品格的优秀文艺作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通过文艺作品的“正能量”启发学生“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6],教育学生先觉于时代之风气,先行于时代之前端,先倡于时代之精神。
以“增强针对性”为着力点,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前应全面考察艺术生的学情特点,在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艺术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实际的教学与考核工作,结合学生的艺术生涯发展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在“大班授课”模式中运用“翻转课堂”“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时,要特别注意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把握课堂节奏,全程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曾指出,美育也是“立德树人”的工作,应当扎根于时代,立足于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培养学生的心灵成长。[7]新时代的美育不再止于“以美辅德”,更要“立美育德”。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而针对艺术院校的办学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立德铸魂”、陶冶心灵之美的重要作用。在“八个统一”原则指导下推进教学改革,通过“立美育德”的观念转化推动改革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更适合于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从而塑造新时代美育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