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仕锦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的压力亦与日俱增,在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趋势下,能够担当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综合精英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加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新生的复合型学科,介于文科艺术和工科技术两者之间,随着创新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贯彻,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已经逐渐向专业精细化、授课专业化和学科跨界化发展。紧随大就业形势和人才培养方针的调整,出现城市空间设计、人居环境研究、建筑艺术设计、陈设软装设计等新兴专业培养方向,但灌输式教学手法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依旧影响着环境设计学科的有机发展。笔者基于学科跨界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立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试验型应用改革,将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人才储备目标相结合,在优化基础课程升级、强化第二课堂衍生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
结合跨界创新和学科交叉背景下艺术高校设计学科的教学教研,提炼现阶段“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的显性现状与隐形特征,整理概况如下:
建立健全教学单位、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三类主体的合作框架范式,对于艺术学科跨界合作背景下“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推进至关重要。如今各大艺术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还未归纳自身优势短板,未经全面剖析判断的情况下,展开“重形式、缺策略”的产学研创机制建设。教学理念动态更新缺失,整体实施框架体系陈旧,课程设置缺乏延展性,教学单位对于“产学研创”结合教学实践的理解和实施过于浅显,仅停留在延续过往的教学方式,增加部分兼职教授和行业技师的讲座,导致“高效化、具体化、规范化”的实施方针难以贯穿人才培养机制的始末。
创新环境设计专业“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研发展、技术服务、对外交流等多层面合作体系[1],展开教学资源的科学配比。现阶段各教学单位依旧偏重理论技术为主的传统方法,对学科设置的重组优化比重欠佳,课程展开缺乏多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导致“技艺结合”始终停留在起步阶段。高校所配备的各专业实验室设备设施还需加大投入使用比重,专业教师长期处于教学一线导致教授内容陈旧闭塞,反映出实训软件硬件配备的普遍缺失。此外,在高校产学研课程展开方面,诸如加大实践操练比重、增加市场调研和场地实训、延长专业实习时限、增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考核力度等方面有着显著提升,但依旧缺乏校企联合教学和工作室实训等专业实操技术训练的环节。
艺术学科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应明辨教学单位、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三类主体的价值追求和利益交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需具有独创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将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的高素质文创人才,[2]而结合高校和企业两者共同协作引导“产学研创”的人才培养机制正是推进新时期中国文化创新、助推设计及相关产业人才输送的必要举措。在政府的引领和指导下,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联结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平台,将社会资源有机梳理并发挥出各自最大优势。对于创新人才的营建,除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和专业分工以外,更应洞悉企业部门重组与细化,掌握艺术设计行业的市场前沿,改善就业形势,并做好专业技能调整和人才储备相关工作。
湖南省是全国率先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创文旅人才培养的区域之一,相关政策文件引导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改革和企业发展,如《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就明确指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方针,作为施教者的高校,应着重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变迁和企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2011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沙坪湘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下,联合创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中心以湘绣保护传承为出发点,集合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资源优势,围绕“先保护,后传承,再开发”模式[3],实现品牌重塑造、技术再研发、手艺继传承、科研队伍建设、高校人才培养、企业人才输送等目标。中心在十余年的产业研发过程中在艺术设计“产学研创”人才培养和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方面总结了不少成果经验。
第一,革新教学方式,增设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艺术高校各类设计课程的异同点,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在创新实践环节中,结合校园教育背景和企业市场优势,分类分层地进行区域化定向的人才委培策略。第二,增加科研经费比重,创建联合培养平台。科研选题的定向侧重和多种经费的侧重扶持为科研实践平台的搭建创造了坚实基础,使得“产学研创”联合培养平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构架更为合理,极大促进了高校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进和学科基地的搭设。第三,校企优势互补,完善教学师资革新。依托于中心的合作平台,一方面高校提高了各教学一线从业者的科研水平,使其向双师型身份逐渐切换;另一方面企业结合实际研究进程和产出比值调整发展战略,由技艺骨干教职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发,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互通”。第四,衍生创新设计孵化器,注重人才储备。中心通过完善的机构设置,整合兄弟院校多个学科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并逐渐衍生出相关设计工作室,辅助消化高年级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完成创意设计的实质性“孵化”,挖掘并储备人才,协同企业开发项目,检验教研成果。
英国高校联结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公司”培养机制,是以实质项目为驱动,通过项目形成、启动、人员培养和机制管理等面向进行逐一贯彻,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参与度和“教学公司”的开发与管理,将高校技术与企业开发相联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实质性转移,综合管理和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策略机制。[4]71
英国高校“教学公司”人才培养模式分为项目形成阶段、项目启动阶段、人才培养阶段、机制管理阶段以及项目监督和评估阶段。在“教学公司”培养模式项目形成阶段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交所需专业人才种类清单、提供教研经费,经教学公司咨询和协调,寻觅符合条件且有科研成果转化需求的高校科研单位。在经过多重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达成及实施验收协议后,形成双向协同的项目合作雏形,由互补的企业和高校共同承担立项工作,并取得“教学公司”一定的经费补助。在“教学公司”培养模式项目启动阶段,以“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权重进行联合申报,教学公司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纵向类比和综合评估,择优选择源于实际生产亟需解决的课题种类,判断研发项目的预期发展效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研发计划。与此同时,所确立的项目须符合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发展意向,能极大促进高校科研技术转移和高新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公司”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阶段和机制管理阶段,由高校选聘进行企业工作,并由双方进行管理,由企业提供技术顾问、高校提供学术顾问,两者嵌入交叉指导,从项目研发、工作协调和人员沟通各方面促进人才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此外,“教学公司”的监督和评估是贯穿项目始终的,除定期循例的审查会议和资金审核以外,还会适时评估项目的产出效能,以用促研,促进企业革新、高校研创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英国“教学公司”的产学研创的培养模式由以上四个阶段相辅相成、贯穿始终,至今已为英国高校带来超过400亿英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相关企业带来大量高精尖的研创和管理人才,实现了将高校技术向企业的直接转化,以企业可持续的产出助力高校科研的研发,促进管理研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在20世纪50年代,“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便应用于英国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直到70年代后,发展至工程技术和商业管理以及化工数学等众多专业领域,高校学生在大学第三学年进入企业或姊妹学院学习实践,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践工作,并于第四学年返回所属高校继续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4]72“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对象选拔、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制定、培养过程反馈和培养质量评估等五方面构成运营机制,将高校和企业间增加枢纽,促进人才互通和培养革新。
其中,培养对象选拔及考核是通过大学生服务中心进行相关咨询和宣传,学生根据所学专业领域自主报名,由高校推荐、由企业专项考核,通过多轮笔试面试确定最终人才实习意向,并签订相关协议。为经过多重选拔和双向意向的学生制定培养方案,以课程、辅导和项目三大门类为主,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组成导师团队,用于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的指导,在课程内外进展过程中予以线上线下全方位的辅导和跟进,学生自发组成互补互助的学习团队,通过多个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辅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大学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设置是结合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会根据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生态进行缜密规划,并由知名企业公司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行业考试,对工作经验展开认可工作。课程设置还体现在跨学科领域的学科维度和专业维度,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或以真实工作课程结合短期实习切入,高校导师辅导、企业导师培训,并由双部门协同考核,实现多重工作经验的累积和提升。
“培养过程反馈”体现在多渠道学习实训和即时应用对策两个方面。高校所属指导导师会依据学生的辅导报告和日常记录进行专业学习的日常评估,并根据每月反馈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所属院系单位会根据课程导师和学生学习状况,跟进部分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生进度,予以缓考休学或专业调整,便于学生适时展开专业能力和专业方向的自审。此外,高校会不定期展开匿名访谈和调研,结合企业实际的表现情况,对学生个人评价进行跟踪调研,以作为校方对接企业实践工作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最终的培养质量评估亦会联合三方进行综合评定,即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高校导师提供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企业以学生项目研究切实展开情况作为依据,交由第三方行业协会进行综合评定,深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权重学生的实训态度及价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湖北美术学院是我国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始终秉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培养“崇德、笃学、敏行、致美”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环境设计专业作为湖北美术学院牵头的主要设计学科,随着2018年教育部创新教学体系改革以来,专业课程模块大体可分为景观艺术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艺术设计以及陈设家具设计等四大板块,各课程模块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互助性和衔接性。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系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方针,对于“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也率先开展了许多改革和尝试,例如适时更新课程体系,确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培养并考核应用型人才,展开校内校外实训,并对产学研成果进行适时推广和合理保护,旨在整合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传授与实践演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效率,促进产学研互促互补的有机转化,加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框架体系的融合,推进艺术类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搭建与改良等。其改革策略具体可分为以下5点: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做了许多实践探索,以二年级基础课程为例,以《建筑制图与识图》和《空间》为切入点,树立学生从景观肌理到建筑语言逻辑的表达转换,建立初步的尺度感和相对清晰的制图逻辑感;进而通过《设计表现》的系列专题课程,提升学生的建筑审美与手绘表现;再以《建造》《场地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场地设计的基本内容、规范法规及表达方式,通过空间生成、材料选择,完成局部空间构件关系的表达与设计;最后通过《设计初步》《设计原理》剖析各种建筑流派的体系特点和构成形态,了解各时期各地域建筑大师的典型实例、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塑造学生对建筑的空间、功能、结构、尺度、构造的整体认知感。
以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三年级专业限选课程为例,景观专业方向设置《景观设计概论》《种植设计》《环境色彩与材料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学”和“种植设计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公共艺术基本概念和空间界域,掌握公共空间景观相关课题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及思路,能够简洁快速完成从整体概念规划到细节设计表达的全部内容。从公共空间到公共设施再到街道村落的多重《景观设计专题》指导学生了解城市街区和村落更新改造设计的理论方法,完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室内专业方向设置《室内设计概论》、多重《室内设计专题》《材质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照明设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定义、分类与特点以及现状与发展趋势,初步了解室内设计流程与表达,掌握有效获取材料资讯及市场调研的方法,具备对材料及工艺的选择和分析能力,结合电脑软件辅助,验证空间形态,表达室内设计。最后,结合《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的社会适应性课题,培养学生在相应文化背景的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方法的探寻能力,掌握完整的设计流程和视觉表现力。
陈设专业方向设置《陈设概论》《陈设色彩》《空间布局》和包含器形学、家具建造和空间营造的《设计专题(器物器形—家具家居—空间布局)》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陈设美学框架体系,纵向的陈设历史发展到横向的东西方家具比较,掌握不同种类家具的常用材料、结构、基本尺寸及生产工艺,熟识陈设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及效果展现,训练室内陈设设计的实际案例。此外,陈设家具的《定制施工图》和《快题设计》,亦可使学生了解家具和其他陈设器物的结构、尺寸、功能及制作流程,并能充分用于实际建造。
建筑专业方向以不同种类《设计专题(教学建筑—文化建筑—人居建筑—城市规划)》作为专业学习的切入点,辅助《BIM建模与参数化设计》课程,让学生加强对资料的查阅收集和设计思维表达的能力,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组合形式、空间分布解析、场地设计权重的基本方法,在讲求设计创新的同时注重实际工程和社会要求,加强城市设计实践技巧的提高分析与解决城市场所功能和空间环境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创新实践训练环节,设置穿插二年级的《艺术实践》和三年级的《专业考察》课程,通过对传统村落的考察,使学生了解空间比例及节奏的特点,拓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体验建筑﹑城市﹑环境的关系,理解建筑的历史及文脉因素,掌握对空间﹑材料﹑结构等要素的分析和实地调研能力;其次,通过《创新设计与实习》《设计工作营》和《联合教学工作营》的实践,培养竞赛思维力和团队协作力,理解专业交叉学科的价值和应用意义,了解行业实际现象、基本要求、常见的设计流程与方法,为就业方向做出清晰指导;最后,通过《毕业设计》课程,检视每位设计人才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创新意识以及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学术品质和专业能力,使学生的毕业素质符合不断更替的市场需求。
高校着重积极发挥协同培养效能,突出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根本侧重点是根据适时变化的市场需求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反复考核检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设计类课程在具体施教环节依旧存在理念陈旧、理论脱节等常见问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教学做”的过程中,应明确理论、技术、综合能力的一体化提升目标,提升课程体系从大学二年级设计基础着手,直到三年级明晰景观、建筑、室内、陈设等专业限选课程培养方向,各方向辅以空间表现、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三大综合课程加持,打造特色精细的专业发展方向。
在高校环境设计“产学研创”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培养主体”和“培养机制”两方面进行权衡。其中,在高校设置“产学研创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对“培养主体”进行筛选,申请参与学校产学研创的人员须具备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由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对其进行笔试面试选拔,在参与企业实践后定期进行能力训练和检测,让“培养主体”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校企资源提升自身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培养机制”的制定,应由“培养主体—学生”和“培养客体—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共同协商,针对项目背景和客观数据、学生学习计划和就业愿景以及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趋势,进行项目制学习计划和实践课程规划的制定,两类导师根据“培养对象”的基本能力和岗位需求,设置学习方案,执行定期的考核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利用效能,促进人才培养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学科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至今已建成若干成熟的教研室,包含基础建造教研室、室内设计教研室、风景园林教研室、陈设艺术教研室、设计表现教研室和实践教研室,各教研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帮助消化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校内实训。校内实训以“WORKSHOP工作营”“大学生创业训练基地”等形式开展。以基础建造教研室为代表,搭建了“临时建造设计”“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教学”等研究平台,通过建筑资讯化模型技术与设计资源的紧密契合,实现提高设计效率、注重工程造价、提升设计品质、掌控专案投资成本的目标。通过3D打印模型实验室,帮助毕业年级学生进行方案推导,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方式实现快速成型的技术,将蓝图变成实物,促进环境设计实例的推进和落地,促进高校联通市场就业的无缝衔接。
实践教研室对本专业学生有着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校内实训,二年级学生会组织进行艺术考察与实践,深入安徽古村落,如宏村、西递、屏山、南屏、秀里等地,进行即时写生和测绘,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徽派古建的建造原理和村路脉络。三年级学生会组织进行专业实践及考察,如2017年前往山西西安庙宇古建、2018年前往湘黔贵侗寨苗寨民俗建筑、2019年前往福建古厝土楼建筑群,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体验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理解建筑的历史及文脉因素用以设计实践。陈设艺术教研室自创办以来开展了宋体基础笔画和鲁班锁木工兴趣小组活动,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和非本专业师生共同参与,弘扬工匠精神,用木材以简单传统榫卯形式制作和实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契合“一带一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2018年创新人才培养大纲中,增设“创新设计与实习”“联合教学工作营”等联合国际竞赛和实习场所的教学内容,高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会根据专业方向进入所属的“大学生创业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大创”),展开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和创新研究。引导学生参加全球竞赛活动,以团队协作和真实竞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邀请行业内部专家,如包豪斯大学建筑系博士学者来校进行“参数化建模及输出”的授课交流,以教师代表和学生团队的名义组建“创新团队”和“研究中心”,进行校内设计创作和科研创新,开展相关讲座和分享会,开拓师生视野。
校外实践基地的搭建和使用是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企业研发资源和社会市场资源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近年来,不少高校设计专业都开始侧重培养“精英教育”和“拔尖人才”,除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艺、培养设计研发能力以外,更增加校内校外实践的无缝对接,以促进学生在正式迈入对口社会专业岗位时的通达性。
介于中国社会对于文旅发展需求的不断加强,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更加偏向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结合。2018年4月,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与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外实践基地签约,确立了园林景观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社会实际项目的训练,注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参与每年由文科园林创办的、贴切实际项目的真题竞赛“文科杯”设计比赛,鼓励学生们“假题真做”,真正创建并融入第二课堂。2019年1月,湖北美术学院创建“室内设计教学实践基地”,暨联合湖北世纪天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展望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结合企业文化理念和高校专业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达成共育“产学研创”人才的科学培养计划,切实为企业创新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践人才储备。此后,环境艺术设计系将结合学科发展分支和课程模块,紧跟实际命题,例如城市更新设计和乡村振兴实践,继而建设一批符合学科专业特色、具有课程建设指向的高质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艺术类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结合企业竞标项目和国内外各大赛程,以实际设计案例和课程予以贯穿,老中青阶梯教师团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团队完成项目案例,做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岗位适应技能,与企业共同育人、合作就业,促进高素质设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艺术类高校作为基础性研究机构,以前瞻性研究课题为主力,随着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文化政策的大力支持,其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数量及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但高校研究成果的产权保护仅反映在国内外驰名商标及其产品质量上的“形式主义”保护观。一方面,艺术设计者的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市场侵权乱象,严重损害产权所有者的个人信誉和科研创造力;另一方面,行业监管体制匮乏和法律规范层面的断层,也使得艺术设计作品的研发、创作、使用、生产过程中的规制措施捉襟见肘,不利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建立。高校在推广其教研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数字化多媒体局域下的监管余弊、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断层、设计成果网络共享机制缺失和作品维权途径闭塞等尖锐问题。
现阶段高校缺少对当代艺术设计作品的类型化分析,缺少对域外产权保护经验的有效汲取,缺少对我国艺术学产业结构转型的整体把握,使得我国艺术设计作品的产权保护断层严重,其中尤以高校研创与使用正面临着匮乏的监管体制与普遍的侵权窘况为甚。因此,立足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在新型文化业态良性发展的当下,应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湖北美术学院先后成立了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时尚艺术研究中心、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调创新中心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通过视觉艺术革新、时尚T台论坛、传统手工艺传承、城市艺术建设等多层面多领域的创新实践平台,淡化教室授课和实训室集训的界限,践行“教—学—做”无缝贯穿的指导思想,铺设具备“融合—开放—互动”兼容的多层教学科研领域,注重科研成果和产出作品的适度宣传和合理推广,促进“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入发展。
在“产学研创”协同培养的创新视角下,需要各主体通力合作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下去,充分发挥外部资源条件,挖掘自身优势特长,“由教入道”促进课程体系更新,积极发挥高校企业的协同效能,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考核,通过多教研室联合的校内实训和研产结合的校企合作,提高“产学研创”就业形势介入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人才,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价值和就业竞争力,促进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