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主旨与方法论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一

2020-12-07 04:05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29
关键词:民族志音乐学学术

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00029)

2019 年,笔者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表演艺术》)之邀,为之开设《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专题,这是其中的第一篇文章。这个专题的面世,既受惠于该刊对民族音乐学研究观念和方法普及工作的极端重视;也从中体现了该刊基于学科学、学术史的目的,以图将某些重大学术问题置入元理论语境①在符号学文本研究的观念里,一种以往已经发表和阐释的理论观点,又在新的学术语境或学术平台上,作为“次元文本/对象文本”(采用第二、第一人称),重新纳入了被分析和评论的新视野,从而使新产生的研究文本(采用第三人称)具有了某种基于学科学、学术史意味的“元文本性”(热奈特所谓五种跨文本关系之一)特点。参见[法]热奈特.隐迹文本:第二等级的文学(节译)[M]//热奈特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68-80。中展开批评和讨论的极其珍贵的学术意识。

一、本书的内容和主旨

本书前言里,曾经述及了出版的缘起和历史背景,也大体介绍了本书的内容和主旨,这里拟对之再做一点补述。这本书初版于2008 年,是我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攻读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毕业后开设几轮民族音乐学研究生选修课基础上完成的一项教学课题。该年我回到北京之后,几乎每年不间断地开设了“民族音乐学与文化人类学”“音乐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两门课程(上下学期),大约四五轮后,先后完成了十余篇导读文章,便汇集成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十五规划”“211工程”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和“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资助,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总体上看,这本书涉及了文化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两大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了民族音乐学所认为的“民族音乐学是民族学与音乐学的边缘学科”的基本论点,这分别同我个人的民族学(或人类学)和音乐学的两方面学习经历有关。

从这本书的学术资源看,它首先得益于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三年期间,师承曹本冶、韦兹朋等教授修习民族音乐学多门课程的学习经历(见本书前言),同时也是我陆续学习和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十多年的结晶。这里除了一般意义上讲的“长期学术积累”之外,还有一个较为实际的意义所指,即我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的硕士导师田联韬教授一方面要求我积极学习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同时还特意安排我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从副系主任金天明(留学苏联)和邵献书、胡启望、徐仁瑶等教授系统进修学习民族学和语言学课。本书第二章的主干内容即在当时金天明老师的课上所提交结业论文的基础上完成,其写作目的即在于将当时刚学到手的民族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比较和鉴别上面。虽说这是在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期间所写,但却是缘于踏入了民族学的门槛所受到的启发和联想。这篇文章最初以《民族学与民族音乐学在其发展史上的相互关系》为名,1989 年,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说是我真正从事该学科学习与研究之后的一篇名副其实的处女作。由于它的诞生过程基本体现了作者自己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求学经历,相信它与作为读者群主体的青年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之间也会产生些许特殊的共鸣。

这门课程开设之初,受限于本院当时的传统音乐研究方向及生源狭窄以及音乐学选修课偏少的原因,一开始主要是面对本院几乎所有研究方向的硕博研究生。记得在2002 年首批18 位学生里,除了两位属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外,其他都来自中外音乐史和音乐美学研究方向。后来,其他方向自己的选修课程越来越多,而与民族音乐学相关的其他研究方向如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和音乐艺术管理等陆续在本院成立,生源渐多。这样,本课程的选修对象便更多集中到了这几个与民族音乐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从而在中央音乐学院近20 年来一直没有设立该专业必修课的情况下,而逐渐成为该院最重要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生选修课程之一。上述期间,随着学生们离校以后的学术扩散和更多学术同道的认同,以及笔者多年来一直持续为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该课程及本书内容得到在许多中央和地方院校传播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专业音乐艺术院校,便有上述教学机构及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开设的相关研究生课程里,将本书列为必读教程或研究生考试必读书目,并且收获了更多的社会影响和殊荣。①在有关部门发布的《2008~2015年间出版音乐学图书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SSCI引文数据》(《音乐探索》2017年第2期)研究报告中,该书在音乐学图书(101种)总被引频次排序、年均被引频次排序(39种)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学图书排序(11种)三项指标中均名列第一;2016年入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艺术学来源书目”;该书新版还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三五国家重点图出版规划(增补)。这一切都是在民族音乐学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中,通过作者与众多以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为主的读者群之间的密切互动,得到大家热心关注和支持的情况下发生的。为此要向本书的读者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自该课程开设至今已过去了十一年,期间在中国国内和国外民族音乐学界,学科与其研究对象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层出不穷,就连可供本课程使用的英文和中文参考文献也在成倍地增加。因此,于本书旧版已经脱销之时,在作者、读者和相关出版部门之间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对原有内容进行修订并改版发行的共识,这篇文章和系列辅导内容即配合了新版图书的即将问世而获得发表和推广。

二、本书的学术性质、方法论及教学应用特点

就该书的学术性质而言,它不是通常所谓的大学本科教材或概论性著作,而主要是一本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生的研讨课所写的导论或导读著作。作为大学教材或概论性著作,主要应用于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制课程,而这类导论性著作则旨在为课堂上师生间的讨论互动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供基本的阅读、视听材料。其资料来源乃是建立在众多前人(包括中外学者在内)的已经成熟的学术观点和田野考察结论基础之上。其写作思路首先是“我注六经”——踩在前人肩膀上,借助原典及原著作者的观点和结论,去阐释民族音乐学的原理和方法;其次才是“六经注我”——通过对原理和方法论的深入理解和不断消化,再将它具体应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思路上面。就此而论,本书的副标题涉及了音乐民族志与中国传统音乐,亦即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且这类研究思路还间接地指向了民族音乐学的中国经验和中国范式上面。同时,还因为该研究对象包含了乐人与音乐产品,从而凸显了重视研讨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另一层方法论思考,并由此区别于音乐学(含音乐形态研究)仅主要考虑客体对象的方法论特点。

此外,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文献,学生在课前、课后还应该进一步浏览在书后参考书目中所列出的有关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各种原典、原著。倘若有教师把本书作为本科生课堂讲授的内容来使用,本书则为之提供了基本的学术资料,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内容予以简化、梳理,并编写相关的本科课讲义或教材。

本书的另一个写作原则和侧重点,即在考虑到民族音乐学乃发源于西方的学科理论,力图在依靠和接合原典、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的阐释性教学的同时,还考虑到大多数中国学生将来主要是应用汉语进行思维和采用中文书写音乐民族志的实际情况,通过本书以中文撰写和思考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途径,为他们提供一座立于外文原著与用中文思考、写作之间的桥梁。为此,我既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在阅读这本书的基础上,尽可能去对照和阅读书中所提及和标示出来的外文原著(其中的主要环节还会提供几篇相应的英文阅读内容),同时也建议他们去积极地阅读各种中文翻译论著和评论文章,以磨练并增强自己同时应用中文和英文来表达、互译和阐释民族音乐学观念的能力。这些参考书中,近年来已经有不少获得翻译出版,其中主要的导论性著作有[美]海伦·迈尔斯主编《民族音乐学通论》[1],曹本冶、洛秦主编《Ethnomusicology 理论与方法英文文献导读》[2];概论类著作如[美]梅里亚姆著《音乐人类学》[3]、内特尔著《民族音乐学研究:31 个问题和概念》[4]等。

鉴于世界各国音乐具有的文化多样性特点,民族音乐学一直强调自己是立足于不同国别、族群文化基础上的、“复数的”理论和实践性学科。本书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们在田野考察和研究工作中把发源于西方的民族音乐学与音乐民族志研究方法与“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乃至“中国范式”较好地结合起来,我们还鼓励他们去参考更多中国学者撰写和主编的各种具有民族音乐学概论或音乐民族志个案性质的学术论著。关于更加微观的田野考察和案头分析层面,本人的另外两本著作:《音乐民族志书写》(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即出)和《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将作为配套辅导材料得到适当的应用。

三、本书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框架

本书的基本结构由上、中、下三篇和12 章组成。其中每一章均设一个论题主旨,有具体的内容范畴和学术目标。上篇“民族音乐学与文化人类学”,包括“一观”(第一章,涉及学科观念和基本定义)、“两史”(第二章“国外民族音乐学发展史”、第三章“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史”)。“一观”将民族音乐学长期历史上的关系类型和绵长脉络纳入共时平台讨论,其中突现了20 世纪中期北美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学派、人类学派两大流派的学术论争。两史之一(第二章)着重讨论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史,并且注重将上述发生于西方国家,以“一观”为代表的基础理论纳入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一观”在整个民族音乐学发展史上的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前有众多学者的观点和大量的研究实践对它做了铺垫,其后该理论体系对国际范围的民族音乐学各个支脉(包括中国支脉在内)均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五十年后,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界仍然上演的是音乐(音乐学派)与文化(人类学派)孰先孰后、孰对孰错的争论。可见,这一对中心议题具有的深远意义所在。两史之二(第三章)重在讲述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在中国上演的本土故事,亦即中国民族音乐学作为“复数的音乐人类学”的一个支脉数十年来的曲折发展过程。三个章节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始终关注和强调的是音乐民族志的方法论、学科学和学术史这一重要维度。

中篇“音乐民族志研究的观念立场”,包括“三维”(第四章,涉及“述—释”关系及描述与阐释分析观念与方法;第五章,涉及“内—外”关系及“主位-客位”“局内-局外”分析观念与方法;第六章,涉及“远-近”关系及“宏观-微观”分析观念与方法)和“两论”(第七章,涉及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与方法;第八章,涉及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方法。两者均同音乐民族志分析的“定—活”关系及音声研究的微观分析方法相关)。

下篇“音乐民族志的分析与描写方法”为理论展延及综合运用部分,涉及乐器与音乐分类法(第九章)及共时音乐民族志(第十章)、历时音乐民族志(第十一章)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第十二章)诸章。

在该书的整个篇章布局及逻辑结构上,有从观念层(第一章)到学统层(第二、三章),再到方法层①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关于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可以参考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22-1996)的范式理论([美]T.S.库恩2003[1962]),形成一个由观念层、学统层和方法层三者构成,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和自下而上奠基作用的塔状结构(杨民康2010)。(又分为跨学科方法层[中篇],和本学科方法层[下篇])的循序渐进或顺势展延特点,全书各章的学术内容前后相连,自成体系,其目的便在于通过课题学习,为学生建立起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架构,为将来的田野和研究实践搭桥铺路。

猜你喜欢
民族志音乐学学术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音乐学人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