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华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半壁山中学,河北 承德 067301)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有很多的好处。就成年人来讲,阅读是我们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一个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丰富精神世界具有良好的意义,阅读可以使我们在看待现实问题上更加理性。有人说:阅读不能改变命运,却可以改变性格;不能改变我们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终点。总之,阅读是每个人人生中最良好的伴侣,我们可以通过阅读,通过了解他人的故事来诠释自己的人生和找到自己的答案。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阅读自主性不强,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的现象。有些学生必须要老师随时盯着才会去阅读,或者只有老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才会去阅读。这些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其实,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必须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总之,被动的、机械的阅读方式,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过于机械和生搬硬套,严重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找到契合点,也不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找到兴趣点,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搜集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材料,让阅读材料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共鸣,找到兴趣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人曾说:不管是阅读,还是作文,都流行一种套式。只要教师按照既定的套式去教,学生按照既定的套式去学,都不必动脑,即可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句话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按照既定的套式去教学,那就失去了新意,学生一旦习惯这种套式,就难以激发学习的热情。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以套式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掌握精髓,然后摆脱套式的束缚,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在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有些教师总是采用肢解式的训练方式将一篇很有美感的文章分成若干部分来讲解,这样,一篇很有美感的文章被肢解成句、篇、章,学生在学习这些肢解结构的时候,难以体会到文章总体的美感。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非常重要。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电视、媒体正在快速地入侵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很少有时间来阅读。同时,这些网络媒体的侵入使得现在的很多初中学生也开始沉迷于手机、电脑,却很少抽出时间去图书馆认认真真看一本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自古以来,榜样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世界观、人生观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在这个阶段,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其次,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需要让学生深刻了解阅读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在这些故事的讲解中,体会到阅读对于他们人生的意义。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主去阅读,自己想去阅读,并且高效率的阅读,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创设疑点,激发学生去探索事实真相的兴趣。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就如同追剧的人,在不知道结局之前不会减少对一部电视剧的热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使用疑点,创设各种情景问题,让学生在无限的想象中,去完成阅读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增长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首先得不断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实际意义,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爱阅读、懂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