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

2020-12-07 02:27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调小调肖邦

□杨 华 广西艺术学院

一、肖邦早期的创作风格

少年时代的肖邦性情温和,活泼幽默,非常敏感。肖邦师承的先辈不多,但尤其崇拜巴赫和莫扎特,喜欢意大利歌剧,他的旋律还受到贝里尼华丽轻盈的声乐风格影响,并吸收了胡梅尔和菲尔德的音乐风格。这些音乐元素被他吸收后变成了其特有的完全独创的内容。1829 年肖邦在维也纳举行了两场音乐会,此行之后,他回到华沙停留了一段时间,在华沙停留这段日子,肖邦写出了《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一时期,肖邦的钢琴作品大多是表现青年时期浪漫抒情的气质,充满着青春朝气,还没有出现后期深刻的矛盾和冲突等创作风格。其旋律的纤巧、细致、华丽,与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声乐旋律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

第一乐章的主调是f 小调,速度既定为138/每拍,表明这一乐章的速度不但很快,而且还很流畅,体现出青年肖邦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同时,Maestoso 又提出了在速度略快的基础上保持庄严、优雅、高贵的气质,使主部的主题旋律从容、悠扬、高贵动人;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对比不大,仍然保持着从容、抒情的笔触及宁静高雅的情调。

整个乐章的力度为pp-ff。第一乐章的sf、ff 和f 的力度相对较多,p 和pp 的力度相对较少。因此,第一乐章的整体力度偏强,给人的总体感觉应是坚定、宏伟的。其中,第一呈示部由乐队的弦乐组演奏,调性进行平稳,始终在f 小调和关系大调bA 大调之间进行,虽然结构短小简洁,但已经呈现了第一乐章的全部力度变化。乐队的演奏力度在主部、连接部及副部为p-ff;在副部末尾即62 小节的第四拍和63 小节的前三拍,乐队出现了四个sf 的和弦,而第四拍突然又回到p的力度,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之后弦乐组从p 渐弱到pp,引出对比强烈的ff 力度的钢琴“亮相”,以一发不可收之势,奏出一连串的辉煌的音符,结束第一呈示部。在此,钢琴在演奏这一段音乐时,第一个音应借助大臂的下沉把力量迅速地集中在指尖,奏出坚毅但不生硬的音色,并用第一个音的力量惯性带出后面的音符,一气呵成。

引子是与第一呈示部的末尾小节重叠进入的,低音跨越三个八度,由钢琴以p 的力度连贯奏出,从容、悠扬地带出主部主题,引子的均匀节奏为主部主题的悠然气质做好了铺垫。主部主题要演奏得流畅、自然、连贯,右手旋律多用指面弹奏,避免“音头”,使音色柔美且富于歌唱性;但78 小节的第四拍至81 小节的第一拍力度变为f 至ff,并以双手齐奏,营造出乐队的气氛。在此,每组动机都停在属七和弦上,充分体现了小调的忧郁、悲伤、沉着等特性。

这时,演奏者需要用指尖触键,使声音清澈明晰,富于弹性,同时速度要控制住,略带紧张感;在81 小节的第二拍开始至82 小节的前两拍是具有典型肖邦特色的华彩乐句,虽然有conforza 的标记,但手指还是不应把琴键压得太深,以便获得既有弹性而又透明的音色,同时“可以避免过于沉重、过于结实的‘死’的声音”[1]。经过华彩乐句后进入第二乐段。这一乐段由(8 +8 +7)三句构成。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其前4 小节的和声进行几乎相同,但后4 小节的和声进行产生了变化,更多是采用具有悲伤和不稳定色彩的二级和七级和声进行,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握好两句细腻的情感变化;整个乐段都保持着如歌的风格,装饰音及华彩性乐句逐渐增多,使旋律更具律动性,在音量上变化不大,最弱是pp,最强只是到达f,始终保持延绵舒展的气氛,但在第89 小节处标有(stretto)的标记,意为“紧凑的、加紧的”,不要把它处理为“加快的”。第三句和补充部分一直保持着16 分音符的连续跑动,流畅自然地引出活跃的连接部。

连接部也保持着和主部后半部分相同的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跑动,但力度发展到ff 时,给人以淋漓尽致的感觉,达到一个小高潮之后才回到p,为副部进入的力度做好准备。副部转到f 小调的关系大调bA 大调,使调性色彩更为明朗,但仍保持着和主部主题一样的如歌的气质和抒情的笔触。副部由两个大乐句组成,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副部的气息悠长,有很多华丽的“附带性的插句和‘括弧里的音符’”,在演奏时要注意像肖邦说的那样,“右手自由地弹奏,而左手要起指挥者的作用,掌握速度”。在副部的最后两小节出现了肖邦特有的“叹息”音调,下行四度再上行三度,要弹奏出(conduolo)悲伤、无奈的感觉,并慢慢渐弱。悲伤的感情刚一结束,马上就进入(risoluto)果断坚决的结束部。结束部的力度起伏不大,是由十六分音符的跑动构成,经过一系列的重复、转调、模进等手法,造成不断的力量的累积和热情的增长,把力度推向高峰。转调也是第一乐章转调的第一个小高潮,围绕着bA大调进行,并出现了bA 大调的极音调D 大调,为之后的展开部的转调埋下伏笔。演奏上两手反向的进行更进一步把力度和气氛带到最高点,双手齐奏的双音颤音达到乐队的演奏效果,演奏时要注意手指与前臂支撑好,手腕放松左右摇摆弹奏。在结束部,乐队始终是稍稍加以陪衬,因此在钢琴演奏时要注意突出旋律部分,安排好重复和模进时的力度变化,注意转调时的调性色彩变化及娴熟的弹奏技巧。

展开部的引入由乐队独立演奏。引入采用等分和切分节奏,动力十足,从p 逐步渐强到sf,达到一个力度上的小高潮,但在第199 小节的第一拍sf 后紧接着是p,音量突然转弱,并逐步渐慢,情绪上从激动慢慢变为安静。展开中心部分钢琴进入,速度从渐慢恢复回原速。钢琴一出现,乐队马上回到陪衬的地位。钢琴展开的是主部主题的材料,206-213 小节是两个对主部主题进行模仿的乐句,双手在高音区齐奏,第一句回到bA 大调,色彩明亮,要有坚定的感觉;第二句转到下属方向的bb 小调,虽然旋律、节奏基本相同,但色彩产生了对比,略带忧郁感,在演奏上要注意把握。之后是一连串的华彩性乐句,感情逐渐激动起来,力度也逐渐增长,在演奏“括弧里的音符”时要注意pp 的力度控制。抒情旋律末尾处出现(rit),并且渐弱,紧接着进入双手回原速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同向进行的一系列音流,频繁地转调及模进,每一次模进都从p 渐强至sf,就如翻滚的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不断推动音乐向前发展;转调进入第一乐章的最高峰,围绕主调f 小调从最远的下属方向调直接转到最远的属方向调,还有色彩性极强的大二度转调等手法,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使音乐富于张力。这一部分的结束处出现了新的钢琴手法,在右手双音下行的半音阶进行中,但肖邦并没有让力度弱下来,而是标出(conforza)强有力地处理这串半音阶,力度到达ff,随后由乐队奏出再现准备部分。再现准备部分采用等分节奏进行,通过等分节奏和浓密的和声使展开中心部分的热情不至于突然消散,一直到展开部末尾处(267、268 小节)才由弦乐组奏出了主部主题的影子,为再现部做准备。

再现部中的主部主题也是从p 开始的,f 小调悠然的主部主题只是短暂地出现了一下,并有渐慢的要求,紧接着是副部,调性转到bA 大调,要求马上回原速。由于主、副部主题之间省略了连接部,而且对比不是很强烈,因此在演奏时要特别小心从(rit)至(a tempo)的处理,避免出现拖沓、松散的演奏速度,同时也要注意大小调调性的色彩变化。再现部的副部是对第二呈示部副部的变化再现,比起后者更为华丽,而且“括弧里的音符”也增多了。整个副部的力度标记很少,只有p 和ff 的标记,这就给演奏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副部的末尾处虽出现了ff,但要在两个小节内渐弱,为结束部做好力度上的进入。结束部和第二呈示部的结束部在情绪上大致相同,力度上同样采用逐渐推动的方式。结束部中的转调又是一个小高潮,通过四次转调逐渐回落f 小调。在结束处,左手的八度需起到乐队的伴奏效果,并结合大臂和手腕的力量支撑好。

尾声与结束部的最后一拍同时进入,由乐队演奏。尾声前半段乐队采用等分节奏的主奏和切分节奏的伴奏,律动性很强,延续了结束部的激情;后半段出现了主部主题的因素,并用乐队齐奏的方式和ff 的力度,以四个八度和弦坚定地结束了第一乐章。

结语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的早期作品,本文通过对肖邦早期创作风格及作品创作背景的研究,对这首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进行探讨,以求帮助钢琴演奏者更好地呈现其风格。

猜你喜欢
大调小调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G大调随想曲
四 季 相 思
肖邦
思 夫
谈和声配置中大调Ⅱ7和弦的应用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小调[六首]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