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庆瑜
摘要:针对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备课。结合在我校开展“翻转课堂”“两段七步法”的课改环境下联系到信息技术基础课推进的课程教学;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学习及使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备教学资源;备学习主体;备教学多技术融合
说到备课,是每一位教师为课堂上教育、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的学习、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有这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我们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知识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以及如何思索和探究。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备课需要做好以下三点:一备教学资源,二备学习主体,三备教学多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求教师在课本、教材、教辅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e时代”上获取更多的来源于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信息。在教学中要求我们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广泛收集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内容要做刻苦钻研,教师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为教学步骤作具体的合理安排。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充分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每一节课。
一、如何备好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条件。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能系统反映学科内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及教辅资料,包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更多有关的参考资料书。备好教学资源一般要经过“懂”“透”和“化”三个阶段。所谓“懂”,就是对教材的最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谓“透”,是指要透彻地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以及掌握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会、教好学生,因材施教。所谓“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让教材融入教学中。
信息技术基础课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是与时并进的课程。我觉得要备好一堂高质量的信息技术基础课至少要花半天到一天时间,每一次备课所用到的资料、教学资源都不止一种,要找更多的课外资料,还要经常上网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学习,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增强记忆。如教“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一课时,除了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以外,教师必须了解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因为有些网络有一些链接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或广告信息等。这样备课除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外,另外还可提高学生对网络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又如在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课时,我通过讲解这节课:“来”我们来看报纸(拿来一份《南方日报》让同学们看看)。然后我举例说明,我们每天都看一些报纸,报纸里有很多不同的内容、版面设计等,报纸的内容健康、主题明确。报刊的版面是对各版面的元素进行编排形成的整体布局,形成一定的风格特色。版面中的各个元素(如文字、图片图案、色彩等)的合理搭配,能令人赏心悦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报纸的版面设计一般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这样使报刊表达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创造性。不同的版面有不同的中心和主题,例如,有些报纸版面是以文字为主、有些是以图片和艺术字为主,有些是以表格文字为中心等。
结合我校梁哲校长提出的“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学后教”。老师们以“以学定教”,在上课前老师列举上课要详述的问题;以转换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教师就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一些同学们非常易懂的知识点,这样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教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还要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相统一。
二、合理利用学校计算机基础设施和设备等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中有一节讲到“计算机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上课时我带同学到多媒體教室上课。上到这一节课时我会让同学们听音乐和上网。在上课前我让同学们听不同格式的音乐,同学们听完之后我再去介绍书本的知识,告诉同学们这就是22页到23页不同的音乐格式。听起来质量非常好又是以波形格式记录的声音格式(.WAV);又有一种是同学们经常戴着耳机听的音乐是声音失真比较少、文件小、目前网络上下载较多的音乐为(*.MP3)格式;还有一种是以前的手机铃声音乐为(*.MIDI)格式。这种是数字音乐/电子全成乐器音乐,它所需要的空间小,目前主要用于音乐制作。当讲到动画的格式时,我会在网站上指出那种在动的图片就(*.GIF)是通过同时存储若干幅图像,进而形成动画小视频。这些动画主要用在网页里,还有我们经常看到的手机里的动画图片、视频等。还有一种动画格式(*.SWF)。我打开一些网站,让同学们观看一些搞笑动画影片让同学边看边听。同学们十分开心,在他们开心的时刻我暂停动画影片,并对他们说这就是FLASH制作的动画视频。FLASH格式(.SWF)的动画视频具有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特点,它了流媒体技术,可以一边看一边下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上。这样让同学们听到又看到知识点,他们就会记住这些音乐、动画的格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增强记忆。还有讲到文字、图形图像、视频格式时我也是利用这种授课方式。这样教师开开心心地教,同学高高兴兴地学,达到一个良好的授课效果。
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书里面是带有教材光盘,还有教师教学用书、实践指导等。学校内和校外有教学资源库,信息技术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件等(包括上课教案、多媒体教案);我每一章书都准备两种不同的教案。我还学会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如教材光盘,一般不止教材上一些书面内容,还有一些教材中提到的计算机软件,我在备课时经常上网搜索一些优秀的教案作为参考,这样能有更多教学资料、资源。现在上课时也可使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有时也应用到flash动画软件,如果和课时有点关联的话那也可以拿来观看,活跃课堂气氛。还有讲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时,我会教会同学们运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姓名,会出现很多同名同姓的人,但是不是他自己原因是他们的个人信息资料还没有共享到网络上,我通过例子:说以后你们高三填报高考志愿时会有个人信息表,你的个人信息就放到网络平台上让那些不同的院校去招录,那时你们就可以在网络搜索到你的个人信息。还让他们自己搜索一下想去的名胜古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很有劲头。
还有在我校实行“两段七步”教学操作程式:第一段是课外预习一学生自主学习与建构。要求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达到,编写《学习任务清单》要求合适、可行、可做完。第一段有三个步骤;一是学生自学,研究教材(教科书、微课等),消化教材;二是记录学生自测,完成《学习任务清单》(课本练习题、学习案);三是学生结疑,学生记录疑惑各问题或者准备分享课外预习的成果,第二段是课堂练习
师生协作学生。要求课堂呈现“师教生,生教生,生促师”的气氛,知识学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调控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第二段有四个步骤:一是评判。适宜的测试题检测和评价学生课外学习结果。二是分享,释疑。分享学习经验成果。三是梳理。整理所学内容,形成自我知识系统。四是明确新任务。清楚预习新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认真备好课,上课时是没有一点底气的。所以我们教师平常上课时必须要养成备好课的习惯。想上好每一节课,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以及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完善自己对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梁哲:《校本化研究一翻转课堂》,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TSGCKT20207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