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红
【摘要】小学生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也乐于去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应用数学教学与情境生活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教学,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开展方法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但是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并且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建来实现搭建一个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平台,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通过生活情境模式来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更为长远地发展。
二、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所带来的益处
1.吸引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丧失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构建生活情境,运用生活当中的常见事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将生活情境与知识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激发出自身的学习意识,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并可以在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掌握数学知识后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1]。此外,此种模式也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更有意义的是它能够通过情境的构建带动学生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快乐。所以,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提升该教学模式的趣味性,有效融合教学内容,再配合风趣幽默的话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意愿。
2.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充分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可以给抽象的数学知识套上通俗易懂的生活外衣,并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认为数学是一门十分难学的学科。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教师在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时,需要对教材的背景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挖掘,然后找到它与现实生活当中的关系,再让学生进行实践,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就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应用方式,并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实践了解数學的真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较活泼好动,更喜欢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教师只要活用此种方式,就能够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意识都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
3.简化数学的抽象性
有效应用生活情境模式,能够将数学当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找出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常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突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出现由于教学模式传统而导致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2]。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
1.依据知识的内容来开展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当中,为了符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需要结合日常的生活背景,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数学环境,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既学习到知识,又对知识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认知钟表”时,教师可以先拿一个钟表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就能够回答:“这是钟表。”然后教师问学生:“那么转动的这些指针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向学生一一解答,随后问学生:“那么钟表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大部分都会回答:“是用来表示时间的。”这时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钟上的指针变化,然后问学生:“钟表指针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可言?”通过短时间的观察,学生可能无法发现。教师就可以将这个问题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等第二天教师再次询问这个问题时,学生就会踊跃地告诉教师:“每当最长针转动一圈时,次长针就会转动一下,而次长针转动一圈时,最短针会转动到另一个数字上。”这时教师要表扬鼓励学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模仿班级的时钟自己制作一个小时钟。当学生制作完毕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法自己查找时间换算的规律。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开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生活情境的应用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先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整体个性区分来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类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并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全面的发展。此外,教师在进行与生活例子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具有趣味性的情境构建模式,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贴合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模式下获得良好的发展[3]。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区分,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一直使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如果其经验不足以支撑教师所创建的生活情境,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师在情境当中所创建的内容,也就无法产生共鸣,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去,锻炼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特点的区分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二,依据学生特点利用生活情境模式进行教学时,更注重的是教学过程,所以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讨论内容。
3.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来开展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生活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进而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成长的同时,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单一,且思维发展的程度较低。有效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完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要帮助学生在归纳查找当中建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背誦乘法口诀时,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忆这些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对乘法口诀的有效记忆,使学生在脑海中对乘法口诀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问题时都能通过此种方式进行解决。
4.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来开展
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都有丰富的教学环节,其中包括课前预习、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复习等等,而每一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是不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存在的差异,根据教学环节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针对课前预习教学环节而言,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通过查看数学教材进行课前预习,虽然有效但是课前预习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可能会存在学生并示认真预习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查看教材来解答问题,以检验课前预习的有效性。针对课前导入教学环节而言,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只是运用几句语言进行课前导入,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导入效果。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开展课前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能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生活情境为学生编造一个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自然而然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当前新的教育理念获得了全面的发展,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应用推广。为了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活用此种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针对此种模式的应用方式进行有效的探讨,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春兰.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J].学周刊,2020(18):29-30.
[2]左德全.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108,111.
[3]马小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