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荣
一、研究目的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道天然的沟壑,不利于师生关系的缓和,更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小学体育新课标》中指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学练、质疑,尝试探究的前提条件。”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理念诞生之后,主张推行“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更要求体育教师要多聆听尊重学生的想法,合理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科学合理协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参考法
根据研究的主题内容,借助学校图书馆以及翻阅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料,并且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以“体育教学师生关系”作为主要搜索词展开相关论文以及参考文献的搜集工作。将以上所有与之相关的著作文献资料汇总整理,得出本文写作有用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框架。
2.案例分析法
选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具体案例代入分析,通过案例中出现的各类师生关系的元素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对策。
3.实践应用法
将前面总结归纳出的各种有效提升对策反作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实践应用环节中反复验证推敲,最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三、结果与分析
1.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互动地位
(1)明确教师主导,营造和谐气氛
主导者,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教学指引作用的教师队伍,合理有效的主导地位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强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如同找到了课堂教学的“操盘手”,可以有效缓解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确定学生主体,提高参与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可以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总体成效。因此,在体育教学关系的协调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强制性教学模式,尊重和征求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见,同时学会在调研学生喜好的基础上设计创新各种体育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参与意识。
2.合理介入引导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1)导趣——营造体育锻炼兴趣点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尚不成熟,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安排的体育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本次课堂教学内容新奇有趣,可以成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点。因此,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和目标,从环境、场地、器材、活动形式等方面创新设计出各种趣味化的教学过程。利用丰富多变的导趣环节,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爱上教师涉及的每一个体育教学内容。
(2)导法——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法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教学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同时在持续性的体育锻炼中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同样需要遵从严格的锻炼模式。因此,体育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搞清楚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动作要领等,让他们的体育锻炼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比如二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在开展具体的立定跳远基本动作时,体育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规范的动作要领,而是先进行了一个游戏体验:跳过小河。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电子书包视频,进行“搬运炮弹过小河”的游戏活动,学生们为了能顺利通过小河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和演示环节,通过他们的重复演示练习,最终得出要想顺利通过小河,需要进行双脚跳跃的动作。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展开“跃过高山”的游戏活动,同样是依靠小组自主合作讨论的形式,学生们得出了跳跃时要保证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并且保持屈膝缓冲的姿势。等所有的小组汇总整理得出最终的立定跳远答案之后,邀请班级中的体育优等生进行示范。观看完学生的演示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引出“高人、矮人、超人!”的动作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原地向上跳的练习。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引导环节的教学,体育教师放弃了强迫性讲解的模式,采用步步引导搭配游戏体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体会感悟。在学生们基本上依靠自身能力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之后,在进行具体正确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这种教学导学模式,极大化激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为营,教师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走进学生内部,最终顺利完成本课时的教学。
四、结论与建议
1.坚持“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一直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小学生心目中都是一种古板、沉闷的课程。要想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體育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互为影响关系,同时做到尊重学生个体的体育需求,以“快乐体育”为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创设各种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参与性等。
2.合力把控体育课堂教学关系,高效引导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新课标教学改革虽然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并不是完全排斥教师的课堂主导和操控价值。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创造了很多自由活动或者游戏互动的机会,忽视了自身作为教学引导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调节体育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实践操作中,体育教师不能偏离本有的教学目标,一味主张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来获取学生的好感,忽视了借用各种活动植入体育教学技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