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联觉”与“通感”的异同

2020-12-06 23:06黎莎武汉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4期
关键词:联觉通感感官

◎ 黎莎 (武汉音乐学院)

在周海宏教授所著的《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一书当中,将音乐本身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联觉”。而在施咏教授所著的期刊文献《中国音乐美神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中,又称之为“通感”。甚至在刘启宇所写的《内体验:音乐艺术审美的核心机制》当中,借用符兹堡学派理论当中的“内体验”进行概括。

从而可以看出,对于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沟通方式的理论存在多样性,并且,在施咏教授一文中,将“联觉”与“通感”相对应起来,从而使得两者在概念上的差异模糊,所以本文将对于两者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联觉”

联觉,即“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指当个体受到来自一种感觉通道的刺激时会同时自动体验到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Salzinger,2010;Ward & Cytowic,2006)。总的来说,是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之后引起其他感觉器官的心理活动。是由一定生理基础引起,并在生理基础上进行多感官之间的连通。在心理学上,联觉现象随着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其中的“秘密”也逐渐被人所知。在对联觉现象的研究中,逐渐在其特征与类型上产生了更深的了解。

其一为类型上的区分;刘思耘所写的《强联觉的认知加工模型及其脑机制》一文中,将联觉分为强联觉和弱联觉。强联觉是个体受到一个感觉通道的刺激会同时体验到另一个感觉的现象。这种联觉通常只有少数人才有,其几率为0.05%(Mulvenna & Walsh,2005)。有关强联觉产生的理论又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与大脑结构差异有关,另一种认为与神经加工方式不同有关。关于大脑结构性差异的假设目前亦有两种,一是神经通路变异假说,偏向于认为这种差异的天生的、自然发育导致的;第二种是相邻交叉激活模型,认为脑区的相邻导致了后天长期特异性的加工,从而对大脑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现今关于主张加工特异性的理论尚未成型,在众多理论当中主要有四个相关理论,分别是习得论、皮层抑制解脱论、重复加工模式以及超捆绑式理论假说。弱联觉出现在对各类文字或符号的多通道审美过程中,是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移动的情况。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联觉隐喻,是概念性隐喻,以语言文字等符号为依托,关注的是联觉体验在文字上的建构而不是多种感知觉的建构。它是人们理解抽象事物并形成相关概念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如在苏轼的《夜行观星》中所写“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将视觉与听觉之间构成弱联觉,使得文字符号更具体验力,从两个感官上激起主体审美感受。

其二为特征上的差异;程大志、隋光远、陈春萍共著的《联觉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文中,将联觉的特征归纳为特异性、家族遗传性、性别差异性、稳定性。其中,特异性特征表现在其联觉者的数量以及独特性上。在家族遗传性上,不同的联觉可能存在于同一家庭当中,因此,联觉的产生由基因水平决定,可能是由X染色体来决定。(Ward & Simner,2005)。而在性别差异上,女性联觉者与男性联觉者的比例为23:1,这也从基因学的角度上,为联觉的基因主要有X染色体来决定这一理论做出支持,并且在目前的研究看来,联觉是不能够被习得。在稳定性上,若将婴儿时期作为联觉的开端,到青年时期,联觉会相对稳定,直至老年逐渐衰退,也说明联觉具有稳定性,且会伴随联觉者一生。

二、“通感”

音乐通感的运用是音乐活动中最为广泛的。例如音高与亮度之间具有这种对应。频率越高的声音,给人感觉越亮;频率越低的声音,给人感觉越暗。这种听觉能够与视觉感受相对应,在格罗菲的管弦乐曲《大峡谷》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大峡谷》中,“日出”的主题开始,用极低的音与极高两个音区的对比营造了黑暗中一丝光明的感受。

音乐审美通感,则是指发生在审美感觉活动中的“一种感官受到刺激同时产生两种或多种感受的心理过程,或出现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挪移的心理现象。”如斯文伯恩所说的“音乐明亮得像光之精灵”,是受到音乐音响刺激之后,产生听觉感官,从而引起多种感受而非感官的心理过程。如瓦格纳歌剧《女武神》中,女武神的主体用强有力的铜管奏出,使其感觉威武无比,宏伟巨大。这就是在听觉感官上接收刺激后,以通感为中介,连通内心当中对事物大小的感受。

那么,通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借鉴休莫的理论,将其原因表述为由想象引导的反省印象,而印象又分为两种,感觉印象与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为音乐刺激所产生的纯生理感受,当音乐唤起主体的情绪、情感之后,感觉印象便成了自省印象。伴随着想象,自省印象转换成了通感。在音乐中,当我们听到音响刺激之后,首先激起的是我们的听觉生理反应,从生理基础上评价音响是否愉悦或刺耳,形成感觉印象;之后,通过通感,让音乐当中的因素唤起内心的情感,最后主动对音乐加以想象,达到审美愉悦境界。例如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中婚礼进行曲,随着音乐的进行,先由听觉生理基础形成生理愉悦的感觉印象,随后通感的加入,进一步形成甜蜜的感受,从感受印象到反省印象,最后伴随音乐的持续进行,让听众完成整体的情感建构。

在叶千所写的《谈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一文中,将通感体验分为三个方面,一为“艺术同感”;二是对艺术规律的通感;三是“感觉挪移”,又称“感觉他涉”。这三种类型的通感体验是人类一种潜在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一个具备通感体验的人,则更能够洞悉艺术的本质,同时也更加具有艺术的创造力,更好的诠释生活的意义。

三、联觉与通感的异同

(一)差异性

如上文提及,联觉具备特异性、性别差异性以及稳定性,而通感一般是指人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感官可获得另一感官才得出的感受。即联觉更为注重感官性,而通感更为注重感觉性。并且联觉基于直接的知觉层面,更为生理性。而通感是来自或建立在各类感觉体验的基础上的,更为心理性。

由此看来,联觉与通感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是与生俱来还是个人经验和集体无意识,是由感官与感官的联结还是感官与感受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在联觉与通感的本质上,就是截然不同的。然而目前心理学界仍存在联觉与通感混用,甚至相等同的现象,因此可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

在联觉和通感的差异上,两者发生的几率相差很大,联觉者的存在大约25000人种有1人具有相对稳定的联觉感知,而通感现象则存在于大量的文学、音乐的审美活动当中。联觉多以情绪相关联,通感多以情感向关联。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存在,情绪则兴起,而情感具有弥散性,一旦引起,即使刺激消失,情感依旧存在。联觉现象是由刺激引起,产生情绪,不能够脱离当前刺激。而通感则能够在一定情景下产生,即使脱离当前情景,依然能够“绕梁三日而不绝”。

两者在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上也同样具有差异。联觉往往较为稳定,如视听联觉、色温联觉、字形与颜色联觉等,而通感具有多样性。两者受经验影响程度不同,联觉往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审美通感则更多地受到经验的影响,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不断的被加强。两者的有益性差异性也非常显著,联觉往往被认作是一种病态的神经连接,而在审美活动中,通感则是正常的、常见的,甚至是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

虽然将联觉与通感的差别在感情层面中进一步放大了,但同时,两者也具备一定的相似性。

(二)相似性

“联觉”与“通感”都是感觉沟通现象,有着相同的生理机制。主要是由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形成为暂时的神经联系造成的,是“兴奋泛化”的结果。同时又存在主观因素。如过往经验的影响。两者都具有不自主性,即被动性。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感觉中,出现并存在于感觉阶段。两者都具有实体投射性。并不是从心理或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表象,而是从事物本身得来的真实感觉。两者都具有稳定性。联觉者能够7年保持联觉的存在,甚至一辈子。两者都具有衍生知觉的难忘性,即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知觉通常会比原刺激更难忘。两者都与情绪和情感有着某种相关性。都会引起情绪和情感的反应。在联觉中,颜色与情绪的反应可体现在色彩上,如红色代表着警示。在通感中,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写到的“哀响馥若兰”,即有声音与嗅觉相关联。两者都有体验性,即不是一种思想观念,而是一种“真正的体验”。

由此可以看出,联觉与通感在学术定位上,是不一样的,虽然在早期的心理学文献当中并未进行定义,从而造成混用。不管是施咏教授所说的:在心理学中通感又称“联觉”,还是周海宏教授在《音乐及其表现对象》一书中所表述的“联觉”,实际上在音乐心理学中,仍是两个不同的定义。

在心理学上,联觉是一种感官与另一种感官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存在过往经验、认知方式。生而具有,且目前无法被训练。通感则是一种感官与感觉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会随着主体的欣赏行为、审美过程的增多而越丰富,并且能够随着符号刺激的引导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音乐理论家豪普德曼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理性意义在内的感情外化符号系统,能够在欣赏过程中调动起人们的内心反应。在这一阶段,不仅具有能够被研究证明的生理过程,还有目前研究领悟尚无涉及到的高级心理过程,即通感。因而,音乐在科学面前,仍存在一面薄纱待揭开。

猜你喜欢
联觉通感感官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你是联觉人吗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感官训练纸模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感官训练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