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刺扰伊蚊晚秋生长发育的观察

2020-12-05 02:35刘凤霞天津市河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150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5期
关键词:伊蚊羽化虫卵

徐 鹏 刘凤霞 天津市河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150)

马 昀 甘肃省清水县气象局(甘肃,天水,741400)

高宏昌 甘肃省清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天水741400)

李今越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

陈秋梅 甘肃省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天水741000)

刺扰伊蚊隶属双翅目蚊科伊状蚊亚属,刺扰伊蚊体棕、褐或淡褐色。 刺扰伊蚊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尤其以北方林草沼泽地带密度最高,在一些地区是优势蚊种,能传播多种蚊媒传染病,对人类侵扰和健康危害较大[1-4]。 刺扰伊蚊虫卵、幼虫发育与pH 值、温度等有关,但不同温度下发育情况的资料仍不够详尽。 为更好地了解其虫卵、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特点, 为防制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采集自然界水体中含刺扰伊蚊幼虫及卵的水样进行发育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019 年8 月下旬和9 月上旬,分别在天水市麦积区和清水县野外采集含蚊虫虫卵、 幼虫的水样,部分孵化成虫经鉴定为刺扰伊蚊。 均以原水体中水,分别置于5 升纯净水水桶中,水深18cm[1,4],盖盖防止成虫飞出,留有缝隙以便呼吸,杜绝外来蚊虫进入产卵。 期间对孵化出的成虫进行鉴定计数。实验期以8 月24 日开始,11 月2 日结束。

2 结果与讨论

2019 年8 月24 日至9 月12 日,在日平均温度20℃左右, 刺扰伊蚊的幼虫和虫卵生长发育和孵化均较快,羽化成蚊的数量较多,占刺扰伊蚊成蚊总量的60%。 9 月13 日至10 月24 日前平均气温10~20℃,仍不间断有幼虫转化成蛹,而后羽化成蚊,占刺扰伊蚊成蚊总量的40%。 10 月12 日后水体中再无幼虫,此时平均气温10℃左右。 至11 月2 日实验结束。

两桶水样,共计孵化成蚊168 只,全部为刺扰伊蚊。 刺扰伊蚊为优势种群。 具体在该两份水样中刺扰伊蚊羽化成虫情况及与温度的关系见图1。

图1 刺扰伊蚊羽化成虫情况与温度关系曲线

此次孵化实验过程前后共历经近3 个月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羽化成虫的数量情况可反映幼虫发育和卵孵化情况,温度较高时(20℃左右)刺扰伊蚊的幼虫生长发育和虫卵孵化均较快,羽化成蚊的数量较多。 这与近年国内相关研究较为一致[1]。

平均气温10~20℃时,幼虫仍可化蛹,羽化成蚊,这可能与卵孵化后,幼虫缓慢发育有关,说明此种温度仍是刺扰伊蚊幼虫可发育阶段, 但发育过程明显减慢。 10℃左右时,刺扰伊蚊蛹仍可羽化成蚊。

在8 月份下旬,气温已转凉,早晚温差大。 9 月份后期,气温变化较大,气温较低,幼虫发育较慢,虫卵孵化率较低。 在无外源性新的虫卵情况下,如此长时间,有虫卵孵化,可能是由于温度较低的原因造成的。 由此实验可以初步判断平均温度20℃左右为刺扰伊蚊虫卵孵化的临界温度。

在实验中有些现象仍值得探讨,麦积区水样采样水体深度可达1m 左右,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水深大于20cm 无幼虫生存”等存在不一致性[1,4]。

因本次实验样本量较少,由现象推断结论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研究。 但此次研究仍是有启发意义,可将几种与各家结论不一致的现象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以期得到更准确结论,为刺扰伊蚊的防制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依据。

猜你喜欢
伊蚊羽化虫卵
我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进展
悼留民兄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啄木鸟大迷宫
感染登革热病毒,该如何救治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埃及蚊子的嗡嗡声原来是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