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锦,刘富玉,徐红艳,高慧君
(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52499)
本研究对观察组6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指导预见性护理方案,旨在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骨科大手术患者中,抽取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0例,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7例、髋臼骨折内固定复位术14例、股骨粗隆骨折动力髋内固定术34例、脊柱外伤手术1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7~76岁,平均(51.5±24.5)岁。观察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7~77岁,平均(52.0±25.0)岁;两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对比分析,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预防感染、饮食、心理、避免下肢静脉穿刺以及用药等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指导预见性护理方案:(1)为患者讲解关于骨科大手术外伤的治疗相关的知识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告知患者深静脉血栓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危害。(2)术前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等进行检测,并根据Wells评分量表和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Wells评分低于2分为低危险患者、Wells评分处于2~6分之间为中度危险患者、Wells评分超过6分为高度危险患者;Caprini评分为0~1分为极低危险患者、2分为低危患者、Caprini评分为3~4分为中度危险患者、Caprini评分超过5分为极高危患者。(3)根据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等级对危险等级不同的患者制定具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①对于低危或极低危患者指导其术后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以及尽早离床进行活动训练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②对于中度危险患者强化其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对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意义,以及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并定期进行D-二聚体监测,严格按照医嘱对血液高凝的患者实施抗凝药物治疗,同时定时对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进行按摩以及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③对于重度危险患者应当立即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和D-二聚体检测,对患者体内血栓形成状况进行探查,及时给予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并加强患者下肢被动锻炼。(4)指导患者多食用粗纤维、低盐、低脂饮食。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周、4周下肢血流速度以及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均纳入SPSS 21.0分析。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周、4周下肢血流速度对比(,cm/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2周 护理后4周对照组 60 20.63±3.26 21.15±3.31 21.63±3.42观察组 60 20.59±3.29 26.87±3.77 26.94±3.83 t 0.066 8.831 8.010 P 0.946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倍以上[1],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通常左下肢发生率较高,若静脉血栓脱落会引起肺栓塞的发生,是造成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前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
Caprini评分是评估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模型,其中涵盖了外科手术、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所有危险因素,通过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评分将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分级,对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治疗以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3]。
综上所述,将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指导预见性护理方案应用于骨科大手术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