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娣,方艳雅,黄凯燕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江门 529000)
脑动脉瘤起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高,不仅会对脑组织造成原发性损伤,还会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对呼吸、循环等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以手术治疗为主,亟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提升护理效果[1]。本文对比和分析了脑动脉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以本院2017年7月~2020年2月诊治的脑动脉瘤手术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各150例。实验组男84例,女66例,平均(68.25±3.74)岁;对照组男79例,女71例,平均(68.22±2.33)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1)心理护理:关心、体贴、安慰患者,使其情绪稳定,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其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再次出血,危及生命。(2)环境管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干净、整洁,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做到四轻,即操作轻、讲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情况允许可安排单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床单位清洁,加强皮肤护理及生活护理,定时协助翻身,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3)饮食护理:清醒患者经口进食低盐、低脂、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意识障碍患者尽早留置鼻肠管肠内营养,鼻饲前翻身、拍背吸痰,鼻饲时抬高床头,鼻饲后不可立即搬动患者,避免胃内容物反流现象的发生,肠内营养期间应检查患者血糖变化。(4)加强呼吸道管理,予雾化吸入,定时协助翻身、扣背、排痰,清醒患者指导其正确咳嗽、咳痰,做呼吸功能训练;意识障碍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患者,应及时吸痰,保证有效供氧,避免因痰液堵塞缺氧导致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意识障碍较深,咳嗽反射欠佳的患者应早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前予充分拍背,先吸上呼吸道分泌物,再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请呼吸训练师行床边呼吸治疗。(5)肢体功能锻炼及认知康复,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为患者制定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降低深静脉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绝对卧床休息阶段,摆放肢体处于正确功能位,进行肢体关节被动运动也至关重要。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运动功能,满分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使用SPSS 20.0分析,t值检验通过()表示;x2值检验通过率(%)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实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分) 躯体功能(分) 运动功能(分)实验组 30 76.98±4.76 77.36±6.12 74.89±4.69对照组 30 64.78±4.69 62.54±6.25 65.12±4.36 t - 4.2578 5.3642 3.1458 P - 0.0142 0.0011 0.0324
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致使患者的临床依从性较差,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2]。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兼顾护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解决日常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完善常规护理中的缺陷,深化培养了护理人员的理性思维,促进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投身于护理工作当中,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发展需求[3]。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将护理准则与责任制度进行明确,回顾性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以科学化的思维理论解决问题,通过团队讨论完善与改进工作内容与目标,并充分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完善护患沟通体系,增加护患信任,进而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4-5]。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促进患者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