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光
20世纪末,我国就已有学者、专家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论述。比如,刘志《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变与趋势》①、马子兴《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的定位与发展》②、郭克俭《民族声乐男声的几种演唱模式》③、韩敏虎《浅谈民族唱法中声部的确立和发展》④等。21世纪以来,由于大众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学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等因素,我国许多声乐教育家与歌唱家就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单一、声部建设多样化等问题均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高校师生们也在相关文献中进行论证与阐述,从各个角度来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声部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
在国内大型民族声乐学术论坛与讲座中,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廖昌永教授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中指出:“纵观现在成名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中除了男高音、女高音外,很少会听到其他声部,也很少有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愿意向其他声部努力。在民族声乐创作中,也几乎没有为男中音、女中音创作的歌曲。如果现在要写一部民族歌剧,我们如何来进行声部的安排?如何进行声音色彩的搭配?这是制约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问题。”⑤2007年11月21日,金铁霖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曾指出:“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还很不完善,比如,学生在性别上,女多男少;在声部分类上,高多中少,低音更是没有;在教材的曲目建设方面,高多中少,女多男少。”⑥之后,廖昌永教授在《关于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⑦中,结合民族声乐中声部、作品与代表歌唱家的实例,从审美、发展等角度详细论述,强调了“民族声乐的声部需要进一步丰富”的观点。王士魁教授在《当代文化视野下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教学与实践》⑧一文中提道:“人类的嗓音原本就有高、中、低之分,中国的声乐作品也不能局限于一种声部的表达,所以有不同的声部划分既是科学性的体现,也是丰富的中国声乐作品表达所需要的。”“而我们的中音声部也应该有低中音、中音、高中音等更细的划分,这是声乐学派走向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⑨民族声乐论坛上的讲话,解放了一些狭隘的观念,进一步为民族声乐声部建设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在一些学术期刊中,很多高校教师也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思考,为民族声乐声部建设献言。比如,黑力在《我国声乐领域里中、低声种的民族化发展探析》⑩一文中就中低声种民族化发展的低迷现象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声部品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并从声乐教学、歌曲创作与宣传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中低声种民族化发展低迷现象出现的原因与解决策略。赵德山也在《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问题的思考》⑪一文中通过对民族声乐现状的分析,从完善民族声乐声部建设的必要性、声部建设的可行性、声部鉴定与训练等方面阐述了自身对民族声乐声部建设问题独到的思考。郭克俭在《学科概念驱动下的自觉意识(上)—1997至2007年我国(大陆)声乐学术叙事考索》中深刻指出:“关于民族声乐声部重建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中国声乐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屏障。”⑫王鸿立在《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⑬中指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要向中低声部倾斜,并称“一个声部齐全、声部曲目丰富的学派,才能称得起一个成熟的学派”。崔影从我国已有的女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继承我国民族民间已有的优秀传统唱法并借鉴西洋的演唱经验、中声部如何界定、民族女中音技巧训练及教学曲目等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等。⑭国内重点学术期刊上记录了近20年来关于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的学术成果,这些思考与建议对于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在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的教学实践探索,许多声乐专业的师生也逐步意识到了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多样性的问题,一些学生更是选择将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专题研究。比如,东北师范大学的董颖在《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⑮中提出:“我们的民族唱法,由于多年来对于中、低音声部的发展不够重视,所以导致偏重高声部发展的现象,关于声部划分的理论也比较的缺乏”。中国音乐学院容世杰《声部划分、声音分类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⑯中主要论述了声部划分、声音分类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中国音乐学院刘阔的《探索中国声乐唱法中男中音的演唱风格及特点—以作品〈杨白劳〉为例》⑰一文是“根据现在中国声乐界发展的声乐派别为大方向,结合中国的声乐现状为基础,从男中音这一声部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实际现状等角度进行阐释与分析,并以《杨白劳》这首作品为例,从曲式分析、演唱方法、舞台表演等角度将中国声乐中男中音声部的演唱风格及特点进行具体化探索。”国内高校声乐专业研究生们的学位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身对民族声乐声部建设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
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一些国内权威声乐赛事(如“金钟奖”等)出现了民族声乐中低声部选手的演唱,也在一些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招生中看到一定数量的中低声部考生顺利通过。纵观我国民族歌剧中,有许多角色与形象也适合民族声乐中低声部歌者来演唱与表演。尽管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的学习者越来越多,但他们与众多民族声乐高声部的学习者的数量仍相距甚远。很多人在一些民族声乐赛事中听到中低声部选手的歌声后,首先不是思考他们的演唱内容、声音美感等,而是心中疑惑“民族声乐还有中低声部?”笔者身边也曾有过这样的同学,心中十分热爱民族声乐演唱,却因自己是男中音声部而放弃。这说明“学习民族声乐的都是男(女)高音”这一狭隘审美观念与教学理念仍存在于不少人的心中。
多元的民族声乐声部建设必然会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表达,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繁荣。接下来笔者从坚持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这一角度切入,试图探索其对于创作表演、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表达的意义。
首先,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有利于丰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表演的表达。中国民族声乐事业百花齐放,提起优秀的中低声部歌唱演员,我们会想到德德玛、杨洪基、关牧村等老一辈歌唱家,虽难以刻板地将他们归为“美声”或“民声”,但他们以中低声部独特的魅力,让艺术的表达“声入人心”。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各具特色,像《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等适合中低声部演唱的声乐作品早已成为时代经典。由此可见,观众们的审美需求并不是单一的,他们也需要风格迥异的作品与个性化的声音。所以,坚持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是十分必要的。
前些年,不少人指出民族声乐声部单一背后存在着适合中低声部的民族声乐作品少、大众审美观念狭隘等问题。的确,就数量而言,适合中低声部演唱的民族声乐作品确实较少,许多学习民族声乐的中低声部歌手经常选择降调演唱高声部作品来进行学习与演出。但笔者也曾有过这样的思考:是否是因为我们对民族声乐中低声部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力度小,进而导致我国鲜少出现优秀的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学习者。因为,我国民族声乐优秀的中低声部歌手稀少,会使不少作曲家惫于创作民族声乐中低声部作品。
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要求我们挖掘优秀的中低声部学习者,寻觅独特且符合中国特色的声音。而优秀的民族中低声部歌手的出现必然会进一步激发作曲家的热情。优秀的民族声乐中低声部歌手一旦演唱适合他们的声乐作品,必然能为丰富民族声乐舞台表演的全面性做出贡献,从而加强中国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的艺术表达力。
其次,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有利于丰富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教学的表达。作为选拔与培养民族声乐人才阵地的高等院校,虽然近几年在招收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存在着对于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学生招生宣传不足、力度不够、指标不明确、培养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基本没有院校在民族声乐招生中以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等声部划分为依据进行名额分配,国内也鲜少有系统分析民族声乐中低声部教学法的论著与文章。
国内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多欠缺中低声部教师,因此是否会导致学生们片面地认为民族声乐仅仅是培养男高音或女高音的?而一些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学生进入学校后有时会被“特殊”对待,有些学生会被一些高声部学生当成“异类”,所以这些中低声部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缺少机会。许多有志于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的学生也会因为学校不重视、教师教学观念片面等限制,难以继续在所钟爱的民族声乐沃土激情放歌。他们中的一些人亦可能会选择放弃民族声乐,转向“美声”寻找出路。
面对以上现象,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意识到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的紧迫性?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要求各大院校在招生宣传时指明民族声乐专业需要招收中低声部学生,在招生力度上甚至可以按声部划分来分配名额,并大力引进民族声乐中低声部教师来完善师资队伍。而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观念,更有助于打破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师生狭隘教学观念,推动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招生、教学与培养实践环节的改革发展、加强多元人才观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丰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教育教学阶段的情感表达力。
再次,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有利于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表达。关于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的理论研究文章数量、深度,相比民族声乐的高音声部而言,远未形成燎原之势,而在这现象的背后也存在着民族声乐中低音声部演唱、表演及教学价值观缺失等问题。理论源于实践并能反作用于实践,因此,坚持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多样化,加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低声部的学术理论研究应是放在首位的。
进行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理论研究的前提是承认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只有坚持这一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关于民族声乐声部研究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美声”中低声部与民族声乐中低声部的音色审美区别,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研究,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培养过程中的教学问题,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在民族歌剧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究,民族声乐中低声部教材研究等。而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应从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学术研究的厚度与“中国声乐学派”建设的高度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声部问题进行研究,并加强其与社会学、哲学、传播学、美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坚持民族声乐声部多样化,可以激发相关学者与专家们对民族声乐中低声部发展的学术热情,他们的学术成果能够丰富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内容表达,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关于民族声乐中低声部作品的创作、表演和教学等!
注 释
①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②载《乐府新声》1998年第3期。
③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④载《音乐探索》,1999年第1期。
⑤廖昌永、夏侯晓昱《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发言》,《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
⑥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⑦载《乐府新声》2011年第4期。
⑧载《中国音乐》2020年第3期。此文根据王士魁教授在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修改而成。
⑨同注⑧ 。
⑩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⑪载《乐府新声》2007年第2期。
⑫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5期。
⑬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⑭崔影《民声女中音声部发展探索》,《乐府新声》2010年第1期。
⑮东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⑯中国音乐学院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⑰中国音乐学院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