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弗涅山歌的象征性与跨越性
—— 以牧羊曲《拜耶莱洛》的音乐语言规律及其教学应用为例

2021-01-06 08:21
歌唱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牧羊女奥克牧羊人

周 洁

引 言

《拜耶莱洛》(Baïlèro)①是法国民歌曲集《奥弗涅曲集》(Chant d'Auvergne)中的一首山歌,1923—1930年由法国巴黎勒杜(Alphonse Leduc)出版社出版,由法国作曲家约瑟夫·康特卢布·德·马拉雷特(Joseph Canteloube de Malaret,1879—1957)收集、整理、改编而成。康特卢布一生创作了15首器乐作品,30首钢琴曲和8首合唱作品,其余的创作均是声乐作品②,遗憾的是只有《奥弗涅曲集》中的部分作品还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演出频率。该曲集共30首民歌,包括3首对唱歌曲,8首布列舞曲、2首纺织曲、2首劳作曲、2首悲叹曲等。《拜耶莱洛》选自该曲集第一卷,是康特卢布收集的第一首民歌,也是知名度最高、被录制成唱片最多的一首歌。法国女高音玛德琳·格瑞(Madeleine Grey)受作曲家康特卢布邀请,演唱了其中的11首歌并录制出版。当代歌唱家基利·迪·卡纳娃、芮妮·弗莱明都出版了同名声乐作品专辑,同时歌曲也被改编成重唱、合唱曲等多种形式,其中由国王歌手合唱团演唱的版本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或许是由于奥弗涅语较为生僻,又或许是国内的“美声”教学对西方民歌作品涉猎较少,截至目前,国内关于这套曲集的文献资料多停留在曲目介绍阶段,歌曲演唱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认为《奥弗涅曲集》是20世纪初法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集,对它的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填补国内“美声”教学的不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试以《拜耶莱洛》的带钢琴伴奏版为切入点,从结构、语言、文化等角度来分析作品,为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份文字参考。

一、《拜耶莱洛》:音调与结构

“拜耶莱洛”,有时也叫“拜莱洛”(L e Baylere),有牧羊人的含义,因此歌曲也被译为《牧羊人之歌》。《拜耶莱洛》是流传于上奥弗涅地区的民歌,原民歌是两段体歌曲,来自民间③。作曲家康特卢布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在上奥弗涅地区的维克塞尔河畔的山间散步时,听到牧羊女站在山顶与另一座山上的牧羊人对唱,于是他躲在一块石头后面记下了这段旋律。④《奥弗涅曲集》里的《拜耶莱洛》依然保持了两段体的曲式,在曲谱中明确标注了歌曲由牧羊人和牧羊女两个人物的对话组成。

1. 原民歌音调

《拜耶莱洛》的原民歌见谱例1,歌曲结构见表1。这首歌曲以Ⅲ级(D)为核心音,并以此音的无限循环形成旋律走向。其中a段第一句在Ⅲ级上同音重复了12次,随后上行至Ⅳ级音后音阶式下行。a1段也由Ⅲ级开始,反复三次后下行至Ⅴ级结束。a和 a1两段音乐都在Ⅰ级上结束,拍,旋律走向基本相同,歌词对仗。

谱例1

表1

表2

谱例2

谱例3

2. 结构与形态

作曲家康特卢布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奏、间奏和尾声,以及钢琴伴奏,发表后的《拜耶莱洛》共41小节,保持了两段体结构,拍。在出版的曲谱中,前奏的表情乐谱是“lent,à pleine voix”意为“安静而舒缓、令人沉思的”,这也确立了歌曲的整体基调是平整、舒缓的。同时,歌词的内容增加为三段,保留了歌词的对话形式,每段歌词的结束均以 “baïlèro”押韵,歌曲结构如表2所示。

(1)调式调性

歌曲依然采用原民歌的降B伊奥尼亚调式,“降B—C—D—降E—F—G—A”的进行,表面上看与自然大调音阶和中国的七声调式相同。但是,中古调式源于宗教音乐,调式中音与音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音乐也会有一种均衡、安静的力量。

歌曲的前奏从Ⅴ级和弦开始,密集的柱式和弦音阶连续下行至Ⅵ级和弦上。伴奏音乐中强调的G音,有意识将音乐往G艾奥里亚调式偏离,产生疏离感。钢琴左手和声在主和弦和Ⅵ级和弦之间交换,偶尔跳离到其他和弦,产生游离感,有使听众暂时摆脱原有音乐思绪的作用。a1段的伴奏音乐在第26小节(见谱例2)时并没有与a段的第17小节(见谱例3)保持一致,而是使用Ⅴ级上稳定的七和弦,音乐在这里转折,进入了新的音乐情绪。音乐从第26小节开始渐弱,进入尾声,右手再次出现的六连音与前奏呼应,伴奏中始终使用复调丰富音乐的层次;左手的支柱和弦与前奏一致,依然在Ⅰ级和弦和Ⅵ级和弦之间交换。

(2)乐读与乐句

《拜耶莱洛》保留了原民歌a段和a1段的主体部分,a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句共4小节,在半终止Ⅴ级上结束。整首歌曲音乐最强处是a段第一句,也是牧羊女演唱的第一句话,因为牧羊女处于康特卢布的一侧,她努力地使自己的声音能传到对面山上。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强”也是处于整体音乐平静的基调上,相对的强,不是绝对的强。第二句共3小节,由Ⅱ级音起音,围绕此音在三度音程内上、下徘徊至Ⅰ级音(降B)结束。

a1段音乐使用原民歌曲调后半段,和声织体与a段形成对比。该段是由远处的牧羊人演唱,由于他站的距离较远,因此与a段相比,旋律与伴奏的密度稀疏了许多。全曲最后一小节左手以极弱的主和弦与右手的六连音无限延长并停留在Ⅵ级,开放终止模糊了音乐轮廓,若即若离的音乐走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改编《拜耶莱洛》的过程中,康特卢布保留了原民歌的结构、调式、音程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增加的伴奏运用复杂的和弦连接、连续六连音琶音等音乐手段模拟大自然的流水声、连绵山峦的形态,展示了他高超的和声运用技巧。降B伊奥尼亚调式产生的游离感,营造出朦胧的音乐意境具有朴素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这也印证了《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对康特卢布的评价,他“在印象派与民族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功地继承和复兴了法国民歌”⑤。

二、奥弗涅:方言及其演变

语言与音乐结合,组成了新的艺术体,这个新的艺术体继而又产生了新的音乐内涵,因此,在分析声乐作品时需要将音乐和语言结合起来讨论。最初出版的《奥弗涅曲集》在原谱上呈现了奥弗涅语与法语两种语言,但是康特卢布曾表示这部曲集中的所有歌曲最好都用奥弗涅语演唱,因为奥弗涅语是“很简洁、丰富的语言”⑥。

1. 奥克语及其变迁

奥弗涅语是奥克语(Occitan)的方言之一。在中世纪,奥克语中的“是”即为“oc”。奥克语源于拉丁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主要通行于法国南部、意大利及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其语法、拼读介于几种语言之间,这些语言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1)文字构成

奥克语与法语都源自拉丁语,书写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历史的变迁中法语口语增加了连诵的规则,奥克语却没有。

奥克语有35个字母,与其他罗曼语族的语言语法的相似之处就是依赖动词本身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变化。本文重点分析奥克语与法语之间的异同。与法语相比,奥克语有以下特点:第一,依赖动词本身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变化,而不使用介词;第二,较少使用字母“w”和“k”,通常是外来语;第三,名词复数一般在词尾加“s”;第四,使用助动词来构成时态;第五,主语缺失。

(2)发音规律

一般来说,奥克语的七个元音发音分别是[a][e][ɛ][i][ɔ][u][y]。如图2所示,其中最“打开”的元音发音是[a],与意大利语中的元音“a”的发声状态和位置相同。最靠前、最明亮的发音是[i],其次是[y],[y]比[i]略靠后一点,[u]是奥克语中最靠后的元音发音。与法语相比,奥克语并没有鼻元音,只有三个半元音发音[w][j][ɥ]⑦。此外,在奥克语中,通常将拉丁语中的元音发音为[ɛ]变成[jɛ],[ɔ]变成[wɔ]。

图2

奥克语的发音规则是:第一,与其他一些由拉丁语演变而来的语言一样,都放弃了拉丁语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使语言变得更简单;第二,单词尾辅音缺失;第三,没有鼻元音,听起来与法语有明显区别,闭口元音缺失;第四,音节与音节之间无连诵。因此,元音和半元音较多的奥克语演唱起来,从听觉上会感到色彩更丰富、立体,没有鼻元音则比法语听起来更明亮。

(3)语言元素的演变、变迁

12世纪,奥克语曾是游吟诗人使用的语言,并传播至全欧洲;但随着法国的发展,统治者对语言的控制,法语更加普及,奥克语的使用则越来越少,奥克语变成贵族才使用的语言或是讲双语的人的选择之一。至21世纪,只有约8万人仍在使用奥弗涅语。康特卢布认为,这个地区的民歌是“比其他地区有更多的、更有特色的音乐被保存了下来”,所以他坚持要求演唱者使用奥弗涅语演唱。

2. 奥克语与“山歌”传唱

《拜耶莱洛》最早的版本收录在1924年巴黎霍杰尔(Heugel et Cie)出版社出版的《奥弗涅民歌》第一卷。除此之外,还有2016年法国勒杜出版社出版的《奥弗涅曲集》(这个版本只有英语和法语歌词,无奥弗涅语歌词),以及由约翰·汉普登(John Hampden)翻译的带有英文释义的《奥弗涅曲集》。笔者选取了巴黎霍杰尔出版社出版的钢琴伴奏版本作为分析的依据,因其是康特卢布在世时出版的唯一版本,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拜耶莱洛》讲述了牧羊女和牧羊人的故事,歌词为:

Pastrè dè délaï l'aïo, as gaïré dè buon tèms?

Dio lou baïlèro lèrô,lèrô lèrô lèrô lèrô baïlèro lô.

Pastrè lou prat faï flour,li cal gorda toun troupel.

Dio lou baïlèro lèrô,lèrô lèrô lèrô lèrô baïlèro lô.

Pastrè couci foraï, en obal io lou bel riou!

Dio lou baïlèro lèrô, lèrô lèrô lèrô lèrô baïlèro lô.⑧

我们从歌词中可以发现,每一段歌词的后半句都是以“Dio lou baïlèro lèrô,lèrô lèrô lèrô lèrô baïlèro lô.”结束,这种结构经常出现在民歌中,多是为了押韵。由于歌曲发生的地点、对话的内容都是随机的,因此歌唱的状态更趋于自然,语言更为流畅、连贯,演唱音区更接近说话音区。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演唱这种语言,笔者以国际音标标记出奥弗涅语的发音,音标如下(以第一段歌词为例,见表3)。

国际音标是学习演唱非母语歌曲的语音工具,可以帮助非奥克语地区的歌者明确其语音特点。当然,国际音标只是初步确定发音,想要将歌曲唱得原汁原味、富有深意,还需要潜心琢磨奥克语的语音、语调和音色。

三、舞台演绎:语言规律与教学启示

《拜耶莱洛》从出版至今,不停地被以各种音乐形式进行演绎。在传播的过程中,音乐不可避免地被艺术化,同时也削弱了原民歌的朴素、自然状态。笔者欲通过当今“美声”教学方法更大程度地表现这首奥弗涅歌曲的演唱特点,试图在最大化保留原民歌形态的同时更加艺术地演绎作品。

表3

1. 教学与借鉴

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中,以“美声”风格演唱的《拜耶莱洛》最为常见。1930年,法国女高音玛德琳·格瑞(Madeleine Grey)受康特卢布邀请,录制出版了奥弗涅民歌专辑,这个版本也成为至今为止,语言最准确的版本。为了能够表现奥弗涅音乐风格,格瑞专程赴奥弗涅山区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虽然受录音技术的限制,但专辑中依然能听出她在演唱时对横膈膜的控制,使每个乐句都在气息的支持下完成,她用略带“掩盖”的“面罩共鸣”唱出了牧羊女略带忧伤的气质。之后,除了安娜·莫芙之外,卡纳娃、安杰利斯等都录制了由乐队伴奏的奥弗涅民歌专辑。三位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松弛、音色优美,音乐细节处理细腻,是古典“美声”歌唱家中的典范。

2. 演唱与演绎

歌者的理解与表现能力的差异将会导致不同的艺术形态,甚至同一位歌者在不同的情绪及身体状态下都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为了更好地将民歌的韵味展示在舞台上,笔者认为对《拜耶莱洛》的演唱应以“美声”(Bel Canto)技巧为基础,但需摆脱意大利式咽腔共鸣全部吸开、戏剧化的演唱,突出歌曲原生态、口语化的歌词特点。

(1)人物与表演

a段音乐的整体音量大于a1段,因为该段是牧羊女在康特卢布一侧的演唱。在技巧上,控制气息由渐强至渐弱,长乐句的演唱要求每次呼吸都应感受到横膈膜的下降,从腹部到下半身释放能量以控制音乐变化。演唱者还需要处理好元音与辅音的关系,元音之间的连接要将元音演唱时值加长,辅音要轻盈、迅速。想象每个乐句的开头都在“a”母音上安静地打开,想象自己躺在奥弗涅山坡上,两肋打开,肩部下沉,释放腰腹部的能量,使声音从高位置共鸣处唱出。

“回声”效果也要用演唱技巧来刻画。重点体现在a1段,牧羊人的声音从对面山上传过来,康特卢布在a1段的开始处标记了“Moinsvite”,这是渐慢、渐弱的意思。适量运用共鸣腔体的变化,将声音放在头腔共鸣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共鸣,由此创造出的“波浪式”声音线条能更好展现“回声”,并与a段产生对比。除此以外,歌者需要将思想、精神和声音结合,运用肢体、眼神表现不同的人物情绪。牧羊女的语气和眼神中充满期待,牧羊人则是温和、充满智慧、更加坚定。两段音乐的人物不同,所处的位置也是一个远、一个近,因此速度也需要略有变化。牧羊女是离在康特卢布较近的地方,也是先演唱的人,速度略快一些。

(2)音色与腔体

《拜耶莱洛》非常强调其演唱中“对话”特点,牧羊人和牧羊女两个人物需要通过音色切换来完成。牧羊女的恬静而略带忧伤的情绪,音色应较为甜美清澈;牧羊人淡然、舒缓的声音则要安静、宽广。不同的泛音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色彩,牧羊人比较远,因此a1段更安静一些,速度放慢。音节有延迟唱出的感觉,将每个音节的起始辅音的嘴形先摆好,声音微微滞后。

小 结

法国民间的朴素的牧羊人民歌曲调经过作曲家康特卢布的改编,成就了现在的《拜耶莱洛》。它承载着法国民间音乐文化,并以各种形式被不断传唱,有的改变了歌曲的节奏,有的改变了歌词,有的改变了演唱方式,还有的甚至放弃了人声的展示。无论如何,它们是融合了当下多样的艺术形式,使古老的民歌焕发出新的艺术之美。

注 释

①“baïlèro”,在奥弗涅语里意为“牧羊人”。

②Pauly Elizabeth Mary,The solo voice music of Joseph Canteloube(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1995), pp.13-14.

③H.Laurens,Vicent d’Indy(Paris Editions,1951).

④McCann Lori,A critical performing edition of selected songs from Chants d'Auvergne collected and harmonized by Joseph Canteloube(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incinnati,1996),p.33.

⑤“Canteloube Joseph” fro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006.

⑥ 同注②。

⑦Will Marx,The Romance Language(1905),pp.246-278.

⑧牧羊人啊,穿过溪流,你也与我一样生活的不容易吧?唱一首牧羊曲吧。你说的对啊,你我一样,唱一首歌吧,来 ,来 ,来 !牧羊人啊,牧草正茂盛,你应该到这一边来放牧。我这里的牧草更绿一些来罗,来 ,来 !牧羊人啊,我们之间有一条河流,我无法穿越。那我就下山去到你那一边,来 ,来 ,来 !英文翻译来自Joseph Canteloube Chant D' Auvergne A performance guide for soprano voice(West Verginia 2011),p.37。

猜你喜欢
牧羊女奥克牧羊人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秋天的梦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牧羊人和狼
消逝
传承共创共享文化 实现共和共荣发展
土耳其牧羊女
砸金蛋
牧羊人
吉和昌与奥克股份在武汉成立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