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付鑫
(1.德阳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四川 德阳 618000;2.香港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部,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
早搏,即期前收缩,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早搏属祖国医学中心悸,怔忡的范畴,主要分为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几个证型。临床可无症状,亦可自觉心中悸动不安或心跳暂停感,可伴胸闷不舒,心烦寐差,头晕乏力等症,是一个高发生率,复杂难愈的疾病。
据《针灸大成》中记载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始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现一些比较集中观察的资料,进展最大的是70年代末以来的二十余年。在治疗方法上,以体针为主,耳针亦颇受重视,近年有耳穴敷贴,穴位注射,实验经络针灸的报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在70%~90%左右,心电图有效率约为46%[1]。高镇五针刺治疗过早搏动,有效率为85.7%[2]。虽然针灸治疗早搏的疗效已经得到肯定,但并未普及,且认知度不高,多数患者没有认识到针灸治疗这一疾病的优势。
目前临床常用抗早搏化学合成药物虽具有特异性强、作用快速等优点,但一些严重的毒副反应、长期用药产生耐药等问题限制其临床应用[3]。针灸治疗早搏以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少,可行性高的优点,将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郭红旭针刺治疗心律失常84例,其中室早80例,取穴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双穴交替,留针10~30min,每日2次,手法为平补平泻,3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近期疗效(10~20d)总有效率62.5%,远期疗效(3~6个月)总有效率80.7%[4]。韩宝杰等针刺治疗室性早搏。主穴:内关、神门、百会、心俞;配穴: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太溪、郄门、膻中、厥阴俞、大陵。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5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0%[5]。隋康民针刺左太渊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亦可配合针刺膻中穴留针30分钟。治疗心脏早搏32例,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6]。
管遵信主取心、交感、神门、枕穴并随症配穴采用耳毫针法或耳穴贴压法治疗心律失常。治疗后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期前收缩26例,治愈12例,占46.2%;有效一11例,占42.3%;无效3例,占11.5%[7]。刘桂珍用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主穴:心、神门。配穴:交感、内分泌、皮质下。显效32例,有效5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8]。
修景峰取百会、心俞、肺俞、膈俞、内关、合谷、三阴交针刺得气后进行电刺激并配合推拿治疗早搏37例,痊愈11例,占29.7%;好转23例,占62.2%;无效3例,占8.1%,有效率达91.9%[9]。另有报道共观察60例,总有效率71.7%[1]。
取心俞,内关,神门,巨阙,每穴艾条悬灸10~15分钟,10次为1疗程[10]。
周庆伟选取双内关、神门穴,得气后每穴注入5%当归液0.5mL,每日1次。10d为1疗程,治疗4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均趋向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7.80%[11]。
卢爱君选膻中、内关、心俞、脾俞、肺俞,用中药微囊栓剂植入到穴位中,1月1次经治疗3~6个月后,对早搏的治愈率为51.69%,总有效率为70.19%[12]。
陈又新取耳穴经皮神经将专用电极置于左侧耳甲腔心穴,辅极置于左侧内关穴处电刺激进行治疗。35例早搏患者共治疗288次,平均8.2次.显效率54.3%,有效率68.6%.每次治疗后的即时疗效,显效率为53.8%,有效率为70.8%[13]。
周子信测出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实验经络线,分别取内关、足三里穴段。针刺得气后,接输出线,通电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同时鼻塞法输氧气。治疗后68例室性早搏中,减少5次/分钟以下者43人次,6~10次/分钟7人次,11~15次/分钟3人次,减少最多者为15次/分钟[14]。
选穴的重要性。不管是体针,耳针还是近年探索的穴位注射,实验经络针灸疗法均离不开选穴。腧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疗效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临床上多依据偱经选穴的原则选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其中内关穴的报道最为多见,《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此穴功能宽胸理气,原络相配,通心脉之气血,畅胸中之气,复心搏之节律。针刺内关对正常人的心脏无明显影响,对有异常的心脏具有良好调节作用。且对脉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对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者均有一定的疗效。有不少医家在治疗中选择了足三里,笔者认为针对虚弱型的患者能加强疗效。室早患者常因反复外感而加重病情,使身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体内的正气就更虚了。脾气健旺,各个脏腑功能才能正常,有良好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足以抗御病邪的侵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历来就被推崇为健脾补虚之要穴,治疗时应用此穴能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更有研究指出针刺太渊穴也能治疗室早,虽属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但其腧穴定位,生理功能都与心脏有联系,从而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太渊穴治疗早搏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一个体现。这样也就提醒了我们,虽然室早是以心为主要病变,但治疗时就局限于治心了吗,在中医讲求辩证论治的思想指引下,不同症型在配穴时若能考虑配伍其他经有效的穴位说不定会有更优的疗效,值得我们探索尝试。比如气虚型的人选穴时若配有足三里就可能比单纯的内关,神门有效。
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嘱咐患者顺应自然规律保养自己的身体,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积极预防各种疾病尤其注意感冒,保持精神愉悦。
广义的针灸疗法经临床实践证实有理想的疗效,且简便效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