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伶
摘 要:新课改稳步推行,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运用等各方面也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较好满足学生在课堂的学习需要,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沿着新课改的教学方向指引,不断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不断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继而全面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为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助力。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就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不利于小学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有效化培养。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结合这些实际的问题,不断地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真正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找到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规律,继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助力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总结如下。其一,忽视备课工作。课上要想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高质量的开展教学,则需要教师在课下下足功夫,积极地了解学习和教材,有效设计教学目标。但是从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和推进情况来看,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同行往往没有树立“教学必备课”的思想和意识,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的高效开展和实施。其二,忽视教法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信息技术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只有教法选择恰当、应用灵活,才能让知识的讲解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继而激发学生兴趣。但是从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因循守旧,依然采用板书+口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自然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带动学生参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益的提高。其三,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对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表现给予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并积极地在该环节中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和提升。但是从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评价的方式单一和只重视结果性评价等问题,使得教学评价环节的效益受到了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改进和提升。
以上就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强化问题意识,不断地强化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继而实现有效教学实施。
二、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是基础
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重视起教学准备环节,积极地树立“教学必备课”的思想和意识,不断地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提升课前准备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为信息技术课堂后续的知识讲解和教授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学习《步入信息时代》小节内容时,首先,教师要研究学情。如教师不妨在课堂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并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学生的学习的基本情况。还可以通过一对一互动交流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把握,较好地了解学情。其次,把握教材。教师可以自主对教材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并结合教学参考书、网络公开课和名师教案等,对该节课的教学知识点组成、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教学重难点等内容进行精准化把握。最后,设计教学流程。教师可以通过和优秀名师的交流和互动,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的分析对该节课的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如可以设计多媒体导入→问题展示→学生讨论→教师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并做好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转换工作,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坚实基础。
(二)积极强化教法创新是关键
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强化课堂的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地对当前板书+口授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升知识的讲解形象性和具体性,不断地唤醒学生在课堂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力,继而实现有效教学实施,为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较好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同样以《步入信息时代》小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讲解法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该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如身边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该节课的教学主题和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述的展示开展讨论学习,并在该过程中保持和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学生解疑答惑。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继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展示具体的案例,并开展案例讲解和分析,在案例中对该节课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进行讲解和阐述,同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三)有效开展多元评价是依托
还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地重视起教学评价环节,不断地改进当前单一式和口头式的评价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实施,不断地发挥教学评价环节的开展效益和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查找漏洞和补足短板,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丰富多彩的附件》小节内容时,一方面,教师要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如可以让班级中每个学生对本人在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描述,并总结学习中的短板和优势,还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一起讨论彼此学习改进对策,而教师则可以给予总结性的评价,继而让评价的方式更加的丰富。另一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如教师可以评价过程中将焦点聚焦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像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运用恰当、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进步等,并积极地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继而让课堂的评价更能助力学生的较好发展和提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地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地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继而全面地优化和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较好地助力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養初探[J].才智,2019(20):117.
[2]李学吉.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刍谈[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214.
[3]尹红雨.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13.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魏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