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20-12-04 08:15王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0期
关键词:难点初中数学情境

王欣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个学科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学的有效性是完善他们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优化教学方法,以此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难点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过程。此外,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并真正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还能够给学生更多能动性发挥的空间,并以此为他们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初中数学知识区别于小学,内容较深,这对于学生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便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之间建立有效联结,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一、联系新旧知识,设置问题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课堂便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并且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给学生更多思维发展的空间。而问题作为数学的核心,便是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置的。但在设置问题时,教师需要联系旧知识来引申出新问题,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过渡,还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此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意义,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并提出问题,即: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知,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让学生明确目标,如:什么是函数的图像?它有哪些意义?怎样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它有哪些步骤?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是什么?怎样求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有哪些方法?这样的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促使学生展开了后续“画函数y=2x的图像”等探究活动,进而使他们经历函数y=2x图像的画法后了解平移直线的解析式特点。可见,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来设置问题,既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还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此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联系实际生活,构建情境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便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并将生活情境迁移到课堂中,使学生置于生活化這样的背景下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够建立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以此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为后续学习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例如:在“轴对称现象”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笔者首先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同时展示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美,也使得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此外,笔者还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将很多事物与图形密切联系到一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于是,笔者提出问题,即: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这便使得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上升到实践,逐步体会到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可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构建情境,既能够使学生的学变得“有效用”,还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难点

目前,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趋势,并且为突破初中数学教学难点提供了解决新思路。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其作用到实际课堂中,这样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与学生的认知现状相契合,还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并最终使他们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例如:在“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探索出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两个圆脸,其中,右边圆脸右眼的坐标为(4,3),左眼的坐标为(2,3),嘴角两个端点,右端点的坐标为(4,1),左端点的坐标为(2,1),同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即:观察图片,两个圆脸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写出左边圆脸各个部位的坐标吗?这样的直观化图像能够使学生发现两个圆脸是对称关系,并能够使他们快速地分析出左边圆脸上左眼、右眼以及嘴角两端点的坐标。因此,引入信息技术,既帮助学生感受到由形到数的不断变化过程,还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活动,并将现代化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同时,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适用于学生长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他们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兰.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商情,2017(3):6-6.

[2]郑亚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亚太教育,2016(21):69-6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中学

猜你喜欢
难点初中数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