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拔除时间对剖宫产产妇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0-12-04 05:38施桂丽洪招娣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2期
关键词:尿管尿潴留尿路

施桂丽 洪招娣

剖宫产作为产妇分娩的常用方式,其围术期的注意事项较多,而产后尿路是受影响较大的方面,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康复效果、速度及生存质量[1-2]。临床有研究认为,尿管留置是对剖宫产产妇尿路状态影响较大的方面,而既往术后多留置24 h拔除,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早期拔出更有助于控制对尿路的不良影响[3-4]。因此本研究分别就术后12、24 h拔除尿管对剖宫产产妇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进行探究,旨在为剖宫产尿管拔除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本院1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20岁;单胎者;临床资料完整;择期手术者。(2)排除标准:合并泌尿系疾病;合并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生殖及泌尿系统手术史;合并骨折及创伤。根据尿管拔除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产妇的手术方式、切口及围术期准备、用药等均相同。在此基础上,A组于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B组于术后12 h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的自行排尿成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的尿路症状(尿潴留及尿不尽感)及尿动力学状态。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尿潴留:以叩诊膀胱顶部在耻骨联合下为轻度充盈,在耻骨联合上为中度充盈,在脐耻连线中点以上重度充盈。(2)尿不尽感:由患者根据自我感受进行评估,患者从0~10中选取代表性数据,根据自我的尿不尽感受进行选择,以分值越高表示尿不尽感越重,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分为重度[5]。(3)尿路感染:中段尿白细胞10~20个/HP为轻度,21~30个/HP为中度,>30个/HP为重度。于术后第1、2次排尿时检测两组的尿动力学状态,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最大尿流率、膀胱初感容积及最大排尿压,由两名经验丰富者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组年龄20~39岁,平均(27.7±5.0)岁;孕周37~42周,平均(40.3±0.6)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7例。B组年龄20~40岁,平均(27.9±5.3)岁;孕周37~42周,平均(40.3±0.5)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自行排尿成功率比较 B组自行排尿成功率为98.00%(49/50),高于A组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P=0.027)。

2.3 两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B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1),见表1。

表1 两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情况比较 B组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3,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情况比较 例(%)

2.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路症状比较 B组术后第1、2次排尿时的尿潴留症状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5.263,P=0.027、0.021),见表3;B组术后第1、2次排尿时的尿不尽感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4.891,P=0.025、0.027),见表4。

2.6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动力学状态比较 B组术后第1、2次排尿时的尿动力学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潴留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4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不尽感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动力学状态比较(±s)

表5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动力学状态比较(±s)

注:t1、P1值为两组术后第1次比较;t2、P2值为两组术后第2次比较。

3 讨论

导尿管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预防膀胱损伤,避免对手术视野的不良影响等,但是其留置也对患者有一定不良影响,如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及导致患者出现手术不适感等情况[6-8],因此术后尿管的留置时间是临床研究重点。既往多于24 h后拔除尿管,但也有研究认为早期拔出尿管有助于尿路不适等情况的控制,因此主张早期拔除尿管,但是相关研究的差异仍较为突出[9-11]。临床中现在仍有24 h拔管为主,12 h早期拔管的细致作用仍有待深入全面的探究。

临床中与剖宫产术后排尿相关的研究多见,其中术后尿潴留、尿路不尽感等均是常见尿路症状,严重影响到产妇的恢复,甚至此类不良影响可延续至产褥期,因此临床对于产妇产后尿潴留及尿不尽感的控制需求较高[12-13]。另外,产妇产后的尿动力学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尿潴留情况,其中的最大尿流率、膀胱初感容积及最大排尿压等指标均与之密切相关,因此上述指标可作为剖宫产尿管拔除时间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了解产妇产后的排尿状态[14-15]。

本研究就尿管拔除时间对剖宫产产妇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B组自行排尿成功率为98.00%(49/50),高于A组 的86.00%(43/50)(P<0.05);B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情况优于A组(P<0.05),B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尿潴留与尿不尽感症状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B组尿动力学状态均优于A组(P<0.05),因此肯定了早期尿管拔除对产妇的积极影响。分析原因,尿管的长时间留置可导致尿道机械性刺激增强,因此产妇的不适感更为突出,导致其出现各类尿路症状,而此类症状的存又可对产妇的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16-17];同时,其作为侵入性方式,导致病原菌感染率增加,众多相关研究均肯定了尿管置入时间与尿路感染概率成正比的情况,因此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有助于尿路感染的控制[18-19];另外,尿管长时间的留置不利于产妇的术后活动,对其术后活动的限制也不利于早期排尿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本类产妇的恢复及生存质量均极为不利[20];再者,长时间的尿管留置对尿路生理功能也可造成一定不良影响,表现为尿动力学状态的不良影响,而术后12 h拔管更有助于早期尿动力学状态的改善与恢复[21-22],因此术后12 h拔管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术后12 h尿管拔除对剖宫产产妇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状态的影响相对更好,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尿管尿潴留尿路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