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华 施荣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于2019年4月16日因“反复腹痛20余年,再发加重4 d”收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患者20余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多次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均因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多次住院治疗,但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016年因血淀粉酶进行性升高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后患者腹痛缓解,但血淀粉酶仍居高不下,术后多次复查血淀粉酶波动于583~677 U/L之间,血脂肪酶、肝肾功能无异常。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8/6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646 U/L(参考范围0~220 U/L),尿淀粉酶102 U/L(参考范围0~1 200 U/L),血脂肪酶48 U/L(参考值<60 U/L),血肌酐126μmomL/L(参考范围22~123μmmol/L)。24 h尿肌酐8 400μmol/L(参考范围2 470~19 200μmol/L)。IgG 16.3 g/L(参考范围7.0~16 g/L),Ig A、Ig M正常。腹部CT示:胰腺组织正常(图1)。MRCP示:胆总管稍增厚,十二指肠乳头部毛糙不清,胰腺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淀粉酶清除率/肌酐清除率(CAm/CCr)为0.236%。诊断为巨淀粉酶血症(macroamylasemia,M-AMS),予禁食、抑酸、补液治疗2 d后,患者腹痛好转,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后改为正常饮食,复查血淀粉酶为598 U/L。患者腹痛缓解出院。随访至今,患者仍间断性出现腹痛,程度不剧烈、能忍受,无腹泻、发热、呕吐等不适。
图1 腹部CT示肝脏、脾脏、胰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2 讨 论巨淀粉酶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淀粉酶复合物,具备淀粉酶(相对分子质量4.5万)的生物学作用,但因相对分子质量(15万~20万)过大,肾小球不能将其滤过[1](肾小球能滤过的相对分子质量<10万)。故MAMS患者血淀粉酶进行性升高,而尿淀粉酶不高或降低。对M-AMS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M-AM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与血清中正常的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IgG、Ig A、Ig M)、糖类、其他大分子物质结合或自身合成的一种复合物有关,本例患者IgG升高,考虑患者为淀粉酶与升高的IgG结合形成巨淀粉酶。
本例患者20余年来因反复腹痛、血淀粉酶明显升高住院治疗,与文献[2-5]中报道半数以上M-AMS患者出现的腹痛症状一致。郑荣娟等[6]曾报道M-AMS腹痛可能与大量的Ig A沉积于消化道黏膜有关。然而,Catassi等[7]研究发现,腹痛与M-AMS无因果关系。本例患者IgG升高、补体C3下降,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考虑腹痛发作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胃肠道引起黏膜炎症有关,但未能进一步检测胃肠黏膜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本例患者MRI检查见胆总管稍增厚,十二指肠乳头部毛糙不清,考虑与3年前行ERCP+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后瘢痕形成有关,术后多次复查血淀粉酶波动于583~677 U/L之间,血脂肪酶、肝肾功能正常。参考文献[8]方法计算患者肾CAm/CCr=0.236%。Sakalliog︶lu[9]报道,CAm/CCr<1%(正常值3.5%±0.1%)可考虑诊断为M-AMS。M-AMS的临床特征[10]:①反复腹痛,腮腺无异常,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的2~3倍,甚至更高,按胰腺炎治疗效果差;②血肌酐、尿素氮无异常,血淀粉酶异常高者;③血肌酐、尿素氮无异常,血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或稍低;④血肌酐、尿素氮正常,CAm/CCr<1%。结合临床特征和检查结果,本例患者诊断M-AMS成立。目前,还有其他一些技术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巨淀粉酶,如琼脂糖电泳层析法、聚乙二醇沉淀法和超滤法,后2种技术更为方便、有效、快速。
目前,M-AMS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11],此患者予抑酸治疗后腹痛缓解,与Satz等[12]报道的一致。
回顾本例患者就诊历程,误诊时间长达20余年,主要是由于M-AMS少见,临床医师对M-AMS的了解、认识不足,诊治过程中过分强调了血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没有考虑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的相关性,对正常淀粉酶的产生、代谢过程不清楚。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血淀粉酶长期升高而脂肪酶、尿淀粉酶正常的患者,无论有无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均应进一步计算肾CAm/CCr比值,以明确是否为巨淀粉酶血症,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和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