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代谢疾病,其临床特征一般以高血糖为主,由于糖尿病的病程较长,所以持续的高血糖极易引发各类严重的并发症问题,不仅会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这种情况下,除了常规的临床治疗外,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从而保证血糖水平可以被控制在稳定状态,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
1.1 一般资料 在社区中随机招募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入选标准为: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确诊6个月及以上;年龄应该在18岁及以上;患者具有清晰的意识和基本的理解能力,不存在精神障碍;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的工具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其中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社区医师根据研究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经历、是否接受过糖尿病专业知识教育以及基础的血糖指标情况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共包括26项内容,主要涉及患者饮食、规律锻炼、用药情况、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控制六个维度。评分采用5级评分制度,从1分~5分分别为未做到、很少做到、基本做到、经常做到以及完全做到,得分范围在26~130分之间。
1.2.1 资料收集 正式开展调查时,需要由专业的调查人员对参与研究的66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测量,然后发放早餐,待患者进餐后填写调查问卷,并于用餐后2h对患者2hPG进行检测。所有调查问卷需当场发放与收回,收回后由调查员检查内容并作出适当的修正与补填之后,带回做下一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其中计量资源以(±s)表示。
2.1 调查问卷收回情况 参与研究的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调查问卷填写工作,发放问卷数为66份,回收66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2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中,由高到低指标分别是坚持用药、血糖控制、饮食、足部护理、锻炼和血糖监测,上述各项指标得分为(12.05±2.89)、(13.95 ±4.03)、(20.40 ±5.12)、(16.64 ±4.55)、(13.26±4.21)、(12.14±4.13),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88.62±17.45)。
2.3 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 将FPG,2hPG,HbA1C三种血糖控制指标作为因变量,将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在此基础上展开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直接影响着三种血糖控制指标,用药管理与患者2hPG,HbA1C两项指标控制最相关,血糖监测管理与患者2hPG控制最相关。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由于高血糖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对于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本文研究中,通过对参与研究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资料和自我管理水平的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明确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从而为加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服药管理、自主血糖监测管理以及血糖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5]。本次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最大,直接影响着FPG,2hPG,HbA1C三种血糖控制指标,用药管理与自主血糖监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证实: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1C各项血糖控制指标,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不同等级的自我管理行为与患者本身的2hPG、HbA1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通过定期走访、健康宣教等方式,切实强化患者在饮食、血糖监测以及用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督促回归社会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控制,充分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对于保证2型糖尿病的最佳控制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