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以标 叶枝校
《庄子》有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此乃庄子与惠子之辩,庄子说游鱼自由自在多快乐?惠子说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乐?这个论辩,体现庄子观事物在感性认识上,惠子看事物在理性认识上。艺术的“技”与“道”,依理性、感性共生共存,故不能孤立的看待。“惠子的哲学是理性的、认知的、科学的,而庄子的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美学的。”(朱良志《游鱼之乐》)当“物我”会通,由技进道的艺术大门便打开了。
《论语》又云:“君子和而不同。”是指人们看世界方式不同、观念不同,世界的多姿多彩就在求同存异,生活的烂漫美好得以滋滋共生。艺术要处理学术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的要求,也是“空间”与“空灵”的审美要点。
1、“了悟”书法之道源自生活空间的“实”和心灵的“虚”。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乃一种禅意。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悟出草书之道;王羲之看鹅宾戏水,悟出行书之美;黄庭坚独创“撑橹体”,感悟了众人划桨之形胜……凡此种种,物化悟书,自古以来例子颇多。它昭示生活、自然、事物对于艺术创作存在“慧能”。学习艺术需要顿悟,顿悟就要像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不立文字”——“是故祖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据传慧能初为弘忍寺的扫地僧,不识字,五祖弘忍选接班人时,慧能念了这首诗,五祖认为其有慧根,于是传钵给他。慧能不识字,主张“顿悟渐修”,成就了后来的董其昌的“南北宗论”艺术理论,董其昌强调“悟性”的重要。艺术的技可以“苦修”得到,艺术的道却“不立文字”,了悟才“直指人心”,“一超直入如来地”(宋.释印肃)。佛家又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昭德新编》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是为傍物审视、豁存空灵。没有灵魂升华,艺术难臻高超,艺术本乎道、本乎情,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表达,是有“空间”与“空灵”的“有”与“无”关系。再说佛言的“不立文字”,同样是暧昧的,不立文字哪来浩瀚的佛教经典?不立文字不就是先立“文字”了。故一切的“无为法”即是“有为法”、“有为法”即是“无为法”。这“一切”就是“空间与空灵”。
2、中西方对“空间”与“空灵”的认识与运用。
所谓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书法是“平面”的书法,汉字由点、线、面结构,平面构成与书法创作密不可分。西方直入的平面构成原理是与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和而不同”,此即彼用,合成书法审美大觉,形成审美准则:书法美=空间+空灵。
西方人的审美注重空间。空间是由长、宽、高构成的物质存在,以点、线、面形式构成。在西画里,注重利用点、线、面来创造艺术美,还常赋予色彩和光感,于平面中凸显三维效果。西方公园,还往往利用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组合,设计建设出造型奇特、具象或抽象的空间。就连NBA 篮球比赛,也多利用高低位上的配合,打出立体运动,说明西方人多立体空间概念,而我国的运动员,则多作平面上的运动。
中国人的审美注重空灵。空灵是无可捉摸的“空”,体现“灵”,是生动的思想,讲的是道法自然、中庸、中规中矩、阴阳、时间,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大道至简、有为无为,是混沌初开、阳舒阴惨,是万物轮回、潮起潮落。看中国园林建设,就能感觉到与西方审美的明显不同。中国园林讲究曲径通幽的自然美,西方园林讲究匠心独运的造型美。中国人审美以空灵为原则,西方人审美以空间为原理。空灵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无限放大,是艺术家头脑里的“形”在大千世界里的放任自如,形成一个比具体空间更大的空间。书法美等于空间加空灵,就是书法形质的铿锵与意象无声的交辉,是至广大、从有限到无限的伸展,是在纵横捭阖中的“空间”与“空灵”的深远与烂漫。书法,是我们的先人“造字”艺术,即讲空间感又讲空灵意,比西方人更早就理解了点、线、面在平面上的关系了。
书法以点、线、面成字成篇,对应了平面构成了的点、线、面组成的“基本型”在篇章上的关系。平面构成里,设定了一个“基本型”,按照一定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编排,可构成有序有理、变化多姿的画面。平面构成原理在书法中的运用,这个“基本型”就如“笔形字型”,书法创作就是按照对立统一关系对笔形字型进行编排的过程。汉字作为方块字,有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每本字帖都有其笔形字型最基本、最稳定的形,这是字帖不同的特征。书写确定了笔画基本型,组成字,由字扩到篇,通过枯湿浓淡、粗细变化的笔墨,来调节多样化情趣,便获得书法创作的良好效果。
1、书法中的“笔形”与“基本型”的剖析。
王羲之的《兰亭序》,横竖笔画,是两头有个明显的顿点,中间是一段线,字是通过此笔画的基本型组合而成,成一字而盖全篇。米芾笔画的基本型,是“顿射”的过程,是一个顿笔形成的点然后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的笔画形态,起笔重、行笔渐小、力量由强变弱。赵孟頫笔画基本型是平整的线段,既不像王羲之笔画的两头露点,也不像米芾笔画的一头露点,而是两头无点的平实线段,其撇也多是平整无锋的,力量控制在稳健。黄庭坚的笔画是舞动的“波浪型”,有弹性曼舞的身姿。各人用笔不同,体现出艺术个性特征,是烂漫的。
王羲之用的“骨法用笔”,笔画两头大中间细,形成“骨头”的形状,从形状上理解可称为骨法用笔。这里的“骨法用笔”与中国画所说的“骨法用笔”不是一个概念。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谈中国画有六法,其中云“骨法用笔是也”,也做“骨法,用笔是也”解,中国画强调的“骨法用笔”是指书法用笔,是表达有力度的书写性线条。这里讲书法中的“骨法用笔”则指书写追求形状如“骨”,如《兰亭序》的笔画形状一样。王羲之字贴很多,与《兰亭序》用笔也不同,有些笔画基本型写得平整、内涵,有些起收笔或圆或方,虽出自一人之手却面目不同,体现了“书圣”高超的艺术造诣。古代书家变化能力很强,常常是同一个人而帖帖不同,经常推陈出新。
米芾用的“弹射笔法”,落笔如高山坠石,一个重量级的顿笔之后,是行笔如飞、如箭离弦,形成一个笔画前粗后轻的形状。赵孟頫的笔法是“一型笔法”,笔画平整、两头凸点不显,只有一个形状。
“骨法用笔”特点是无往不复、放而能收、斩钉截铁;“弹射笔法”的特点是果敢、利索、势如破竹;“一型笔法”特点是内敛、平和、不激不厉。
2、书法中“字型”与“基本型”的剖析。
以“字型”作为基本型,也是字帖最基本、最稳定的型。王羲之的字取“斜型”,是上部偏右、下部偏左的“斜”;米芾的字是上部偏左、下部偏右的“倒型”,不是四平八稳的;赵孟頫的字是平正的,是方中偏扁的字型,显得敦厚稳重;黄庭坚的字是中宫收紧的,笔画聚中四面发散;杜牧的《张好好帖》,字是端正而稍长的;王献之的字与父亲王羲之不同,化王羲之“内擫”的清癯为“外拓”的丰腴;还有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筋柳骨”等等,每个书家每本字帖,都有着独特的字型作为“基本型”的面貌特征。字型的变化,是基本型的基础上作瞬间书写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当然亦有理性的艺术处理。书法创作就是一个个基本型的排列形成的平面构成,字有大小、斜正,是围绕基本型展开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统一。
在书法艺术中,对立就是写“反义词”,协调是写“同义词”。创作的长短、枯湿、大小、黑白等等就是对反义词的处理;黑、灰、各种层次的灰,是近似的元素,视作艺术创作的反义词概念。这样的计白当黑,就在“反义词”“同义词”中构建起了创作思。这样的“计白当黑”,也就打破了许多人任务的只有“相反”的意思,其实它还有“相同”的意义,形成了对立统一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哲学原理。
书法里的线,是有曲直变化和向背、俯仰关系的。在线的对立中,曲线有动感,直线有静感。“动的线”要与不同幅度的“动的线”进行组合,动感得到加强而且和谐。书法的基本型在笔形、字型,这些基本型的变化原理同线的变化原理一样,它在平面上“运动”构成,激活了书法的一张素纸,也激活了创作者的灵犀,让空间和空灵化为“我”的主意。
2、对比。
对比,是增强或减弱作品的视觉效果的手段。书法创作由墨的黑与纸张的白产生对比。白纸与黑墨对比最强烈,有颜色的纸与墨色的对比偏弱。书法的对比,还有技术的对比,作者的技术功夫不同,也是对比“看”出来的。创作时若不要对比过于强烈,可通过对纸张上色、或墨色调淡、或改变作品样式,让视觉可“平和”起来。
绘画上的对比,是运用色调的反差。诗歌的对比,是运用声调的反差,平平仄仄平平仄,具有节奏感。书法要写出“诗意”,像这样注入韵律、节奏,就是“书法诗意”之一。平面构成处理书法对比关系,不仅平面空间有了深化,书法的“技与道”的“诗意”也得到了升华。与对立不同概念,对立中存在着对比,统一之间也有对比,任何事物都存在对比关系,没有对比物体之间就混搅不清。
3、对称。
用“十”字架来解析书法的对称原理,横竖垂直相交时,线条上下左右一样长时,是全对称的关系。但在楷书里,横是偏斜的,如果把横竖构成直角时称为“具象对称”,那么“横斜竖直”的相交就是“抽象对称”。楷书不如仿宋体那么“具象”,带上了抽象性。如果抽象再进一步发展,把“横斜竖直”的横,右边加长一些、左边缩短一些,竖的上边短一些、下边长一些,这个楷书的抽象就开始复杂起来。书法平面有这样的“理”,就有了“空灵”感。
书法的对称,除了轴的对称外,还有同心圆的对称。当笔画集中字的中点,向外发射,字的笔画就聚而不散了。如果把它“抽象”一下,笔画的集焦点不在字心,这个变化就从具象到了抽象,写出来的字就多了奇妙的姿态。认识了书法的对称关系,把字化“具象对称”为“抽象对称”,字体就有了百转千回的变化。这一笔一划的笔画变化,转换到一字一幅的造型空间,就盘活了书法平面空间。
4、平衡。
平衡是书法的“天平”。诸如一块铁和一团海绵要达到平衡,铁要小,海绵很大。书法的平衡感,不论浓淡干枯、粗细大小,其平衡感要拿捏得一样。在同一幅书法创作中,一个浓的字与一个枯的字,看起来要有一样的重量,就要浓字写小,枯字写大;粗笔画的字写小,细笔画的字写大。多笔画的字要写大,但其笔画要细;少笔画的字写小,但其笔画要写粗。行草书为了跳脱,增加强烈疏密对比效果,有时用以相反方式处理,把多笔画的字写小、写重,少笔画的字写大、写轻,让空间对比更强烈,但依然不失大小字重量相当的“天平”原理。行草书的多样性,与楷书不同,行草书的字很多时候不是独立成法的,而是组合连写的,在这一连串的连写中,在整幅作品里、在不同的位置,也可以找到它们的照应的平衡感来。平衡感要把握“度”,“度”是艺术家拿捏收放水平的反映。
5、节奏感。
节奏的优美,如音律的抑扬顿挫,是书法“无声胜有声”的诗意表达。书写出节拍、快慢有度、自然顺畅,则象外生意。书法的节奏,在笔画之间、字字之间的分组书写,切不可力量平均、速度平均、技法单一。书法的节奏有时化连为断,有时化断为连,有时开,有时合,在空间中透切着抑扬顿挫的“声音”。
6、重复与变化。
重复是平面构成的重要造势手段。书法用基本型去排列,大的章法里要给人一种重复感,小的方面要有细节变化。这与“日落日出”的重复、“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变化,是一样的道理。细节看变化,大局看重复,是书法作品空间变化的要求,在重复秩序中加强细节的变化,加入率性的思想,率性的技法,当理性够了,率性就自然而然产生出空间与空灵感来。
书法布局,笔墨位置、大小、墨色,有千姿百态的变化。大小变化、强弱对比,书法创作在无限的变化中烂漫开来。然变化过多也会复归平淡,其中大的变化就不强烈了。颜真卿的《裴将军帖》,是大变化的经典,楷、行、草三体合一,变化丰富,统一协调。在同一幅作品里,楷书、行书、草书,前面出现过的元素,其后必有照应之处。变化不能无限放大,否则归于平淡。变化产生的空间多,需要的思想敏捷,是空间与空灵转化准确定位。
7、覆盖和透叠。
覆盖的方式,比之用浓墨覆盖之前的笔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透叠,即指笔画交叠时出现交合处笔墨浓厚显出的层次感。这样的方式在绘画里采用较多,在书法创作则不多见。书法是瞬间书写出来的,写错漏在所难免,作品出错能换纸重新创作,有能力提升作品质量当然更佳,倘若不能,不如在原作中进行修改,这从艺术“天性”的审美来说是增色的。据传,王羲之《兰亭序》是酒后即兴所作,待羲之酒醒之后他又进行了多次创作,结果发现都没有原来的作品好,于是他保留了原来的。书法创作的气韵生动,不是强求所得的。南朝书家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羲之《草诀歌》又论:“意到形须似,体完神亦全。斯能透肝腑,落笔自通玄。”说明了书法气韵生动的重要。
明代王铎是使用涨墨创作的高手,初看上去墨气一团,细看则笔路清晰,层次分明。近代的黄宾虹、张大千是泼墨绘画的高手,笔墨出云气,“孕”味十足。笔墨的层次如混沌初开藏天机。透叠的艺术手法在绘画里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去填补,书法里则可使用宿墨调水,水去墨收,晕生胎痕,才可以获得特别的感觉。
8、暧昧空间。
在平面空间里,有些图形看起来是凸的,又是凹的,这就是暧昧空间,出现两种可能性。在书法里,当字内和字外空间一样,就形成了书法的暧昧空间,使观赏者产生两种视觉效果。视线有时停在字外空间,有时停在字内空间。字内字外空间融为一体,这样的书法作品,视觉冲击力强,形成了“1+1>2”的空间力量。
“计白当黑”是空间的暧昧关系。用心在白处,容易达到内外空间的统一,得到实的空间和虚的空灵。从传世墨迹、书论来看,书法无处不暧昧,仿佛是道不明说不清的、有形无形的。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现存的东汉两晋书论,用那么多形容、比喻来论书法,何尝不暧昧?这种暧昧,是大气候的文风影响下产生的,《汉赋》就是暧昧的典型代表。又如东汉两晋的论文论艺的著作,从过去的 “感性认识”发展“理性认识”也是暧昧,历代尚拙、尚韵、尚意、尚态、尚势的“所尚”,也是暧昧的;书法审美倡导的禅理、道理与书法创作体验,从一开始就赋予了暧昧的关系。这种暧昧,有空间的感觉也有空灵的指归,需要艺术创作者对文化有深厚的修养,把握精准的艺术审美。“书法是通过点线的流动和字体的动势结构形式,间接、曲折地反映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的,它不可能像诗歌和绘画那样具体、直接的描摹事物。因此,书法的美,近于一些抽象的美。”(施辉《狂草逸诗舒卷云烟》)
艺术家要打开眼界,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达到自我的空灵审美需要,作品才具有个性、灵性,避免千人一面。书法创作要善于耕耘平面,更要善于运用脑洞,要使自己的书法“美”起来,就要遵循“书法美=空间+空灵”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