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丽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9)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女皇,在历史的变迁中,她的形象不断受到来自官方需要或者民间意愿的反复皴染而模糊了本来面目,成为后人众说纷纭的“箭垛”式人物。誉之者认为她以女子的娇弱之躯承担起经天纬地之大业,诚可谓顶天立地之大丈夫;毁之者认为她以不轨的手段篡夺李唐江山,实为窃取权柄的国之大盗。爱之者称之为知人善任、安邦定国、高瞻远瞩的治世英才;恨之者斥其为“狐媚惑主”、“牝鸡司晨”、道德沦丧的淫妪妖妇。由大连市政府资助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林博士的著作《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一书,钩玄提要武则天形象的历史脉络、深入挖掘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内涵,实乃武则天文化研究方面的力著。
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是研究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及其所蕴涵的意义。作者巧妙地借鉴了这一手法,把武则天形象作为一个研究对像,从“他者”的眼光来审视人们思想意识及文化中的武则天。通过语言塑造出来的武则天的文化形象,与历史上的武则天相去甚远,既有武则天自身的内容,同时也有塑造者附加的意识。是人们通过想象创作出来的,是“他者”眼中的人物,“武则天的文化建构不同于历史建构,历史建构只是史家的行为,而文化建构则涉及到史家、作家、读者等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政治、历史、经济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层累地”过程。武则天形象从历史中移位出来,又在传统价值评价体系中被重新塑造。武则天的形象并非其本来面目,而是被话语权的掌握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重新建构的。人们‘借武则天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明代李贽《焚书·杂说》)。皇权政治、道德评判、性别观念凌驾于历史之上,抹杀武则天的真实性及个性,使之成为一种主流意识所重塑的概念化的存在。每个时代人们对武则天的文化塑造,为研究统治者的心理、文人士大夫的心态、普通百姓的思想观念及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
武则天相关的文献由于记录的时间不同,材料来源不一,作者的身份地位、主观思想、写作动机不同,使资料过于庞杂。还有一些存在分歧及悬而未决的问题,为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研究过程中,有些内容很难“一刀切”。著作中并未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将其展现出来,并做了相关说明。书中关于武则天的称呼问题;同一事件在不同作者或不同朝代书籍中的不同呈现;材料的记载时间与所述内容的不一致;官方文字记载与民间口头传说两个层面的资料的复杂性等诸如此类模糊不清的问题,作者在书中如何处理,都作了说明。表现出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
武则天相关资料数量较多且零星地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难度较大。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采取了最为原始的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目录学著作、类书等基本材料入手,逐渐地抽丝剥茧,梳理出了关于武则天故事的相关文献,厘清了武则天形象的发展过程,并将相关内容进行分类,使文本文献各归其位,井然有序。从纵向上而言,作者将武则天形象的发展总体上分为唐五代发轫期、宋元时的沿承期、明代的转型期和清代的繁荣期四个发展阶段,并从文本内容上分为原始史料类、文献整理类、据史点染类、主观改造类、无中生有类、图像艺术类六种类型;从横向上而言,将武则天形象划分为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及性别文化等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武则天形象的生成和移位过程及原因,探讨了武则天形象的审美文化功能及演进的动力。其次,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辑录、整理和甄别的基础上,以朝代为分期,按照历史典籍、野史笔记、小说戏曲、诗文、图像等艺术类别,编写了武则天资料的索引目录。诚如作者在“附录”中所言:“武则天故事分布较广,材料相对零散,某些内容的多次重写造成了内容交叉、版本混乱等现象。系统地梳理与分类,既可以明确地展现武则天故事的文本状况,又便于梳理故事演变的线索,同时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著作中所展示出的文献,只是相关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大量的基础工作并没有加以呈现。正是基于这些坚实的工作,夯实了研究基础,才使得该书字字有根,句句有源,既具有历史文化研究的厚重,又具有理论研究的深邃。
武则天的形象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门类,作者具有跨学科的学术眼光,在研究中达到了融汇贯通。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从历史到文学、文化的“移位”,这一移位与史家的观点、时代的需要、叙事者的思想、受众诉求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相关描写范畴涉及到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领域。同时武则天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包容性,也使得武则天形象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等叙事笔法对其历史本体形象的涂抹,使武则天文化形象的价值体系被重新塑造。这就需要研究者将文献研究与文化分析结合起来,从文化发生学、接受美学、心理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在梳理形象建构的同时,在故事生发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归纳总结其形象演变发展的轨迹与形成规律,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的阐释并不局限于传统,而采用了心理学及性别研究等方法,别开生面。如关于武则天形象的审美文化功能的分析中,作者认为这一审美对象具有情绪宣泄功能及心理补偿功能。失意文人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遭受挫折,当这些抱负无法施展时,有时会对统治者产生一定的看法而不敢表达。这种情绪通过虚拟的武则天形象疏导出来。此外,武则天故事为失意文人提供了心理补偿。在政治上武则天是一个十足的成功者,很多男性在政治上难以达到武则天的高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男性的这种巨大的落差可以通过虚拟的形式获得弥补,妖魔化武则天是男性失意政治人生的补偿。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象征性地满足这些心理欲望,从而达到心态平衡。武则天因为与男权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社会中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在男权文化框架中,如果女性不能成为“天使”,那么就必须成为“魔鬼”。这是积极晕轮效应与恶魔效应作用的结果。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武则天形象成为男女博弈的风向标。这些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的诠释,打通了文学与其他相关边缘学科的壁垒与界限,以多边融汇的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言前人之所未言,使研究对象更加立体清晰,具有了进一步扩展的潜力和研究活力,显示了作者锐利的学术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
《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综合地分析了武则天形象从政治符号、消费符号到文化符号的建构与演变过程,剖析了武则天形象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作者从武则天形象切入,放眼于宏观的多视角研究,在个体形象的分析中,展示出历史、政治、社会、宗教等对其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在不同文体的切换中,探讨它们在叙事上的“文化共通性”。这样的研究方法,显示出21世纪的年轻学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研态度,也为传统文学的研究方法,拓展了一条新思路。该书采用文献分析与叙事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注重文本文献材料的详实,又强调论证阐释的缜密,作者在行文时力求简洁流畅,避免佶屈聱牙之生涩,使该书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