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2020-12-03 10:11李红
数码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李红

摘要:音乐基础知识是进行音乐学习的根本,是贯穿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存在。但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重视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导致儿童音乐基础能力薄弱,难以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本文从基础知识、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三方面探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基础音乐知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220-01

儿童音乐教学是儿童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必须不断反思过去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其中的疏漏和不足。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基础知识的教学,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和提高自己。

1重视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基本上不接触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活动,因此音乐课堂成为儿童与音乐交流的唯一有效渠道。笔者认为,要想豐富儿童的音乐体验,就必须重视儿童音乐基础在普通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每个孩子都有权享受音乐。帮助孩子们走进音乐之门是每个音乐老师的责任。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音乐理论教学的目的是让儿童读懂乐谱。通过掌握乐谱的节奏、速度、力度、音高,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正确地演唱歌曲。就像读书一样,会说话却不认字的人叫“文盲”。同样,只会唱而不会识谱的人,即使唱得好,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在歌唱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让孩子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乐音体系、音级、音名、唱名、指挥图等概念;其次,让孩子知道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是为了什么?掌握这些知识对他们有什么用?在教师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提炼出音乐理论知识之后,以一种容易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的方式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教学中的“有效性”

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而音乐基础知识技术训练本身比较枯燥,难度跨度也大,儿童往往难以养成长久学习的兴趣,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让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变得让儿童感兴趣,有探索求知的欲望就得着重考虑有效性的问题。从儿童喜欢的方式入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枯燥单调的知识讲述变得有趣好玩,孩子能通过对游戏的兴趣迁移到学科知识上面,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整理总结认为,要实现有效性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清晰而流畅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遵从低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对儿童能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将相对抽象的知识内容尽量用图画、图表等这些直观方式表达,在语言描述和实例演示是要趋于具象化。即教学中应清晰、缓慢、简洁、流畅地给予指令。例如:旋律线、柯尔文手势等。

2.2合理规划课堂教学任务。一、二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的制约,固定时间内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依据发展规律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才不会出现“填鸭式”课堂。课堂中如果教学任务数量分配不合理,只会增加儿童的学习负担,长久积累便会使儿童觉得成为负担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负面情绪。适当调整教学任务,通过内容的循环、复习、巩固、活动等方式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2.3掌握儿童的有效时间。小学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是他们身体发展特点的原因,他们的常态可能就是身在心不在。不是说儿童没有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而是他们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很有限。这段“有限的”阶段就是他们的有效时间。恰当的使用或者延长这段时间进行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重点内容安排在儿童注意力集中的节点;通过游戏教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对教学知识的及时回顾等。

3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

只要正确引导,无论孩子在哪里,老师都会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教师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发现孩子无限潜力的洞察力。尤其是音乐老师,一个有感情、有活力的老师,他的音乐美,教室美,老师自己也美,带给孩子的一切都会不一样。这种“活力”正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课前充分准备。除了课前教学准备之外,课前提前进入教室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例如准备的音频播放不了,或者PPT课件无法识别,这些都是可以在上课前检查避免的,同时提前进入教室让孩子无形中感觉到这节课的重要性。如果准备工作做好还有时间,可以与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在课前就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老师自身提前进入课堂,就像表演节目前的暖场,是让自己提前适应课堂氛围,提前将自己投入课堂。这既是身体的进入,也是心理的进入。做好各项准备,适时调整一下自己心情;也可以安静地酝酿一下上课情绪,或者回想一下教学流程。有了这种充分的预热准备,你的课堂效能才可能是等于40分钟,或者大于40分钟。

3.2认真对待音乐课。首先,保证每节音乐课都能保证完整的40分钟,这是一位教师认真教学的基本表现。其次,一节好课的产生,一定不是随意而来的,必定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长久思考后形成的课堂经验与智慧呈现。为什么要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为什么要研究自己、研究课堂?无非就是要基于儿童的认知,寻求更切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儿童与知识间架起一座桥,并和孩子一起抵达音乐世界,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与美的鉴赏力。课堂40分钟里,教学内容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师生学习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这些需要老师精心做好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总之,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不仅是儿童了解音乐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连接儿童与音乐的桥梁。音乐教师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是音乐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是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教师要认识到小学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促进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丽.《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