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2020年4月18日,西安,一位中年妇女推着轮椅,帮助年迈的母亲通过过街天桥。 视觉中国 ❘图
一些人在参加工作、结婚或者有了孩子后,个性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视觉中国 ❘图
★一项长时间跨度的心理学研究描述了从青年到中年的人性变化规律。通过跟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500名本科生二十多年的生活状况,研究者发现,在步入中年的过程中,人格和理想虽然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但也存在较大的改变。
不同人的人生理想差别很大,这些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但作为一种心理动力机制,会指导人的行为。从时间上来看,即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在一生中变换自己的人生理想,锚定新的目标。这是人们凭经验很容易感受到的,与之相关的,人们还会感受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的性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大量心理调查发现,无论是人生目标的更迭,还是人格特征的改变,都存在一定规律。比如,2006年,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家布伦特·罗伯茨(Brent W Rob-erts)在他的一项代表性研究中就发现,人青少年时社交活力和开放性都会增强,青年时责任感和情绪稳定性明显增强,到了老年时,开放性和活力又会下降,而总体上,越年轻的人,人格特点变化越大。
由于长时间连续观察的研究较少,人在从青年阶段过渡到中年的过程中,人格究竟是怎么变化的,与这些性格特质相伴,人们的人生理想的变化又有哪些规律,研究人员对这些知道的还不多。
最近,一项具有较长时间跨度并保持一定连续性的心理学研究描述了这期间可能存在的人性规律。通过跟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500名本科生二十多年的心灵轨迹,研究者发现,这些年轻人从毕业到步入中年的过程中,人格和理想虽然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但也存在较大的改变。
人格在强化目标在弱化
这些被研究的本科生1992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从一年级就开始参与该项调查,当时平均年龄只有18.6岁。大学四年每年底研究人员都联系他们完成问卷,最近一次随访是在2013年至2016年间,也就是在他们毕业大概20年后,这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到40.8岁了。这些人到中年的学生有男有女,但并非所有人都完成了整个随访研究,最近一次调查的时候,只联系上大概一半学生。
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2020年8月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罗宾斯(Richard W. Robins)主持了这项研究,而1990年代初,他正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在跨越近20年的跟踪研究后,他们发现,人们的人格特征在强化。这里对人格的测试是通过心理测量中十分常见的大五人格的维度。人格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体现了一个人总体上的个性特征,包括了其如何对待自己、他人和外部世界等。大五人格的测量共分五个指标:分别是外向性、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神经质。
外向性接近日常交流中常说的内向和外向的特征;责任心指的是一个人是否能尽职尽责、自律,以及有计划等。开放性测量了一个人对周围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开放性特征明显的人,更不喜欢被约束,更喜欢探索,也更具创造力。宜人性则是指一个人是否更善良、体贴、温暖、富有同情心等,与人互动中是不是能让关系更和谐。神经质是一个明显负面的维度,表达了一个人的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比如是否恐惧、愤怒、孤独、焦躁等。每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就构成了自己整体上的人格特征,得分越高的维度说明这个特征越明显。
总的来看,学生们近20年时间里,在责任心、宜人性、开放性三个指标得分都增加了,特别是责任心和宜人性,开放性增加幅度极小。而外向性和神经质的得分则降低了,其中神经质降幅最大,说明从毕业到中年,学生们的情绪稳定性变强了。
如果以毕业为时间节点,把大学四年和毕业后20年这两个时间段分开的话,大学四年堪称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学生们的人格特征在这四年的变化超过了毕业后20年的变化。这与人生目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和轨迹有明显差异。
参照既往研究,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二十多种主要的人生目标,比如:有一个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有一个高水准的生活和财富状况、创作好的艺术作品、促进他人的福祉、在公共事务中有影响力、玩得开心以及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等等。这些人生目标可以归为7个类别,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和家庭、享乐、宗教、审美等领域。学生们在不同时间阶段记录这些目标对自己有多重要。
虽然人与人的理想目标差别较大,但一致的是,相比年轻时候,中年时的他们,在所有7个类别的目标上都在弱化,也就是说,总体上,到了中年,所有目标的重要性对他们而言都在下降。
人生意义是怎样变化的
具体来看,社会方面的人生目标降幅最小,在大部分人生目标都变得没那么大意义的情况下,人们总体上觉得帮助有需要的人,参加公共、志愿服务,以及做其他促进他人福祉的事情还比较有意义。而政治目标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幅度降得最大,这意味着,希望成为社群领袖或在公共事务中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这样的想法人们放弃得更明显。
为什么呢? 由于没有详细调查每个人更改人生目标的原因,具体的原因无人知晓。但理查德·罗宾斯等人估计,哪些目标对人依然重要,而哪些目标变得没有那么重要,可能部分地取决于时间,比如,一个曾经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所以这个目标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或者这个目标过了某个最终期限,可能无法实现了,于是也就放弃了。
中年人的平静生活从认命开始。长期研究人生幸福曲线的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大卫·布兰弗奇(David G. Blanchflower)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人生的幸福曲线之所以是U形的,在中年这个最不幸福的阶段之后,没有变得更不幸福,而是有所反弹,可能就是因为人到中年,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幸福感反而上去了。
最新研究数据也支持了这种人生理想的筛选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至中年的参与者对所有类别目标的重视程度都降低了,但这种平均之后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再看重任何目标,也不意味着人们为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也一定降低。研究者认为,为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是一种零和资源,在一个目标上投入多了,在其他目标上必然会减少,但目标的重要性却没有限制,一个人可以同时给自己定很多重要的目标。相比那些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年龄大了以后,人们为传统的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甚至可能增加。正如数据所呈现的,政治目标的重要性降得最低,但社会方面的目标还相对较高。
一项时间跨度更小,但年龄跨度更大的人生目标调查也证实了这点。2019年,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对九百多个年龄从18岁到92岁的成年人的人生目标变化进行过研究,主要关注他们对目标重要性和可实现性的看法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最长4年的随访后,那些关于个人成长和工作等方面的目标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与年龄是负相关,但亲社会性方面的目标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随着年龄增长提高了。这一研究发表在《欧洲人格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而且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目标更可能实现时,随后的主观幸福感才会更高。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一个人觉得某个目标重要,跟他实际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由此获得的幸福感体验不是一回事。
而长期目标的确立可能正是一个人更成熟的体现。经过早期的探索,结合目标的重要性,并评估实现的可能性,最后锁定更窄的目标范围。其实,最新研究也识别出了目标的变化与人格变化的差异。相比大学四年早早就成为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四年里人生目标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大,其总体的变化量与毕业后20年里的变化量相当。
人格与理想相互影响
这种人生目标的变化,人生意义的转换,除了与年龄增大有关外,还与人格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关系。理查德·罗宾斯等人在最新研究中还发现,人格与目标可谓互相影响。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到,一些普遍性的角色转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比如参加工作后、结婚后或者有了孩子后,一些人的个性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心理学上的社会投资理论将这种人格的变化视为对其社会角色的适应行为,相当于为这个社会角色投资。
但这种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在选择自己是否要承担某种社会角色、是否要追求某个人生目标时,个人其实已经展现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在如何追求更大收益以及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方面能够展示自己的抉择。
责任心和宜人性等人格特征的变化最容易在目标和角色的更迭中被观察到。在关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的最新研究中,责任心与经济、关系和家庭这两类人生目标有显著关联。那些随着年龄增大,责任心增强的人也会更加重视经济目标,比如拥有自己的事业、更高的生活水准和财富以及更有影响力和声望的职业等,还会更重视关系和家庭方面的目标,这意味着他们也更渴望有一个满意的婚姻或亲密关系、有和谐的家庭关系或拥有自己的孩子。
并不是所有人的责任心都会明显增强,研究发现,那些在刚上大学就很重视家庭和关系这些人生目标的人,毕业20年后责任感增加的更少。但这并不是说明他们整体责任感低,而是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较强的责任心。
宜人性与社会类目标存在明显关系。宜人性增强的人也会更重视社会类目标,帮助有需要的人等等,但如果一个人在刚上大学就有了较高的宜人性,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目标的重视程度反而可能降低,与此同时,对关系和家庭类目标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不过即便出现降低趋势,也比那些早期宜人性偏低的人要高。
外向性与享乐方面的人生目标较为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外向的人也会更重视享乐,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更注重自己玩得开心,拥有新奇、有趣的生活。而开放性与大部分人生目标都有关系,开放性增强的人,既会更追求审美目标,也会更注意享乐以及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但也更不重视宗教目标。这与神经质相反,作为仅有的一个明显负面的人格维度,神经质与大部分人生目标都没有显著关系,除了审美和宗教方面的目标。
研究者估计,这可能部分因为,情绪不稳定、焦虑这些情绪实际上促进了他们创造性的表达,审美目标客观上成为表达情绪的窗口,与此类似,宗教目标可能也成为他们处理精神和情绪问题的方式。作为个案的佐证,大艺术家达芬奇和梵高等许多曾追求审美目标的人,外界都有对其性格古怪、情绪不稳定的评价。
这些人格与目标共同发展的模式也说明了,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去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目标的变化也可能会促使个性的转变。
成为理想的自己
个性真的可以变,只要你有比较强的做出改变的目标。虽然个性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但已经有研究证实,在16周的对比观察中,更强的希望做出改变的想法稳定地预测了大五人格的变化。而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外向性和神经质,相较而言,宜人性和开放性不太容易改变。
鉴于一些人格特征对事业、家庭的成功非常有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或其他社会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或改变人的人格,特别是面向人格特征仍有较大变化可能的年轻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最新研究虽然发现了一些人格变化的规律,但仍有一些局限,可能会影响这种结果的普遍适用性。首先是随访的频率仍有限,可能无法给出更细致的变化轨迹。再者,参与研究的都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虽然最终样本中亚裔学生占到了近一半,但绝大部分人都处于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年收入的中位数就达到了9.7万美元,年收入最高的人更是达到370万美元。所以,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差异等情况是否会影响相关结论,仍有待更多研究去证明。
从大学毕业到中年的这近20年时间,可以说是一个人事业和家庭发展的关键时期。考虑到人格和人生目标在这期间所可能发生的变化及相互影响,那些察觉到自己人格或目标中有不满意部分的人,可以从现在就做出改变,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更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