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佳
摘 要: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空间和表达空间,并结合学生出现的阅读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本文的论述中,教师注重从合作教学法、生活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法三个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旨在提升学生在诗词、古文以及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最终达到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路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往往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常常采用“以讲代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方面的授课,从而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语文阅读能力,并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针对这种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阅读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自觉构建个人认知与语文阅读方法的连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诗词赏析力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搭建交流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并针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真正让学生探究问题的角度更为多元、立体,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注重从提升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的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合作教学。
例如,在讲授《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古诗词背后折射的诗人情感,真正促进学生诗词赏析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整体感知古诗词。教师和学生一块学习古诗词,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此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境遇,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古诗词。第二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结合学生主观意愿以及具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划分相应的小组,真正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第三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此首古诗词蕴含的情感。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小洛主动站起身说:“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时所做。此时诗人正值不惑之年。诗人联想到此时人生已过半,但功业未建的状况。在阅读此首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不禁为诗人伤感。与此同时,这首词虽然豪迈,我仍旧可以感受诗人内心的悲怆。”
二、采用生活教学法,提升学生文本品味力
在古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的壁垒,并在此基础上,以生活化场景为桥梁,建立学生感知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连接。真正让学生运用生活化的元素,诠释古文中的情感以及思想,提升学生的文本品味能力。
例如,在讲授《鱼我所欲也》这首古文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将古文学习的视角,向生活延展,向社會拓展,从而构建个人认知与古文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古文赏析能力。在此文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文思想的认知,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请列举一二,并谈一谈个人的独有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结合他们在学习中反应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列举相应的实例,感受伟人在生死大义面前的气节,获得文本认知能力的提升。
三、使用自主探究法,提升学生诗歌感知力
在古诗的赏析过程中,我们注重运用“诗无达诂”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这种理念运用到诗歌的鉴赏过程中,真正为学生打造具有自主性的诗歌赏析空间。让学生从个人的认知中、思考中,品味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巧妙哲思,真正提升学生的诗歌感知能力,获得良好的诗歌鉴赏效果。在本文的诗歌鉴赏中,教师注重从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断章》这首诗歌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思维的舞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个人的思考,诠释诗歌中的内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观察学生的表达,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赏析,有的学生从“移步换景”的角度思考,从而获得诗歌赏析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阅读内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阅读模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良好阅读情感体验的同时,掌握科学性的阅读方法,真正从语文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养料和智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玉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6(31)
[2]杜能平.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