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王要鑫,刘洁云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重建血运并改善临床症状。虽然新一代药物涂层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但支架内再狭窄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有研究显示,目前再狭窄率约20%,尤其分叉病变血管狭窄率更高[1],因此,需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分叉病变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较常见,由于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及再狭窄发生率均较高,如何选择更优的手术方案一直是研究热点[2]。药物涂层支架虽然极大提高了冠心病病人预后,但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是应用中的主要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血管植入支架后引起血管内皮反应,包括血管内皮剥脱、平滑肌增生、炎症反应等,导致支架内再狭窄,而药物洗脱球囊通过早期阻断上述反应,减少再狭窄的发生已得到证实[3-4]。因此,临床实践提出“介入无植入”的概念,普通球囊及药物洗脱技术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5]。本研究观察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存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81(54.3±7.3)岁;分支血管直径2.00~3.00 mm。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5(58.2±5.4)岁;分支血管直径2.25~3.00 mm。两组年龄、性别及分支血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病人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主支病变(80%~90%)并累及分支(狭窄>50%),且累及一分支;排除标准:病变部位曾做过支架植入术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病人,术后1年内无法进行双抗治疗。
1.2 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替格瑞洛片进行充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 d,术中以60~100 U/kg肝素抗凝,手术时间每延长1 h补充肝素2 000 U,术后按照2016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冠心病治疗指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替格瑞洛片双抗治疗1年;术后12个月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冠状动脉管腔情况。常规球囊扩张后,对照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观察组采用药物洗脱球囊,术后即刻残余狭窄均<30%。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及12个月后随访分支血管管腔直径和管腔面积。
两组治疗前、术后即刻与12个月随访分支血管管腔直径和面积比较 两组术后即刻分支血管管腔直径及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后随访,两组分支血管管腔直径及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术后即刻与12个月后随访分支血管管腔直径和面积比较(±s)
药物球囊已成为心脏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技术是将抑制内膜增生的药物以纳米技术或基质涂层方式携带至球囊表面,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目的,预防冠状动脉血管再狭窄[6]。
随着冠心病病人数量增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广泛应用,其主支内植入支架,分支内选用药物球囊处理,结果显示可明显改善分支血流并降低再狭窄发生率[7]。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与处理分叉病变时斑块易移位,支架定位困难,甚至在分叉开口处遗留支架网丝影响分支血流相关[8]。
药物洗脱球囊作为新型的介入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术后无基质、无金属网格残留,极大降低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9]。药物球囊在主支分支的小血管、分叉病变及重要分支处理上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具有术后双抗时间短优势,为出血风险高的病人带来较多选择[9-10]。药物洗脱球囊在主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等方面是否优于药物洗脱支架,目前存在争议[11]。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药物球囊疗效不劣于支架植入治疗,与相关研究结果[12]一致。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有限,更长时间随访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处理上均有效,即刻效果药物洗脱支架优于药物洗脱球囊,远期效果相当,故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