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0-12-03 13:36:32管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西酞氮平羟色胺

管明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精神科,山东济南271103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心境低落、情绪消沉等状况,长此以往易导致患者夜间入睡困难、睡眠深度不足等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间工作和日常生活,临床需重视抑郁症伴睡眠障碍,一旦发现需积极治疗[1-3]。西酞普兰、米氮平是两种常用的抗精神障碍药物,该研究为探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针对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8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组的两组,对照组的年龄为21~64岁,平均(41.37±12.72)岁,男女各有18例、22例。观察组的年龄为20~63岁,平均(41.65±12.58)岁,男女各有17例、23例。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国药准字H20143391;规格:10 mg/片),西酞普兰口服,1 d/次,10 mg/次,连续用药4周。

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米氮平(国药准字J20150132;规格:30 mg/片),西酞普兰的给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米氮平口服,1 d/次,15~30 mg/次,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比较:①临床疗效;②抑郁症状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最高54分,以17分为临界值(>17分即存在抑郁症状),得分越高越严重[4];③睡眠状况指标:包括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分为7个条目,单个条目分值为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低越好[5];④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分为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4个领域,单个领域分值最高100分,得分越高越好[6];⑤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后HAMD评分减分幅度评价疗效,具体为[7]:①临床治愈:HAMD评分减分幅度≥75%;②显效:HAMD评分减分幅度≥50%、<75%;③有效:HAMD评分减分幅度≥25%、<50%;④无效:HAMD评分减分幅度<25%。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抑郁症状评分

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症状评分比较[(x±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points]

2.3 睡眠状态指标

治疗后,两组的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PSQI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期较对照组短,其实际睡眠时长较对照组长,其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睡眠状况指标比较(x±s)Table 3 Comparison of sleep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2.4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两组的WHOQOL-BREF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而观察组的WHO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points]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50%,该组发生恶心1例,无需处理即自行缓解;对照组0.00%,该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

3 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主,患者发病后还可能会出现悲观厌世、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社会功能障碍,出现自伤行为,对患者自身、家庭均会造成不良影响[8-9]。而长时间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度浅、易惊醒,对其日间生活造成干扰,且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相互影响,往往会加重患者病情[10],故临床需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实施积极治疗。

临床上针对抑郁症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属于5-羟色胺抑制剂,可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神经突触前膜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从而达到减轻抑郁症状的目的[11],但单一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不够理想。

有研究报道指出,在西酞普兰基础上加用米氮平,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米氮平属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刺激分布于5-羟色胺能神经元细胞的α1受体,对5羟色胺能神经元末梢突触后的抑制性α2受体活性进行抑制,从而刺激5-羟色胺释放,为平衡机体内5-羟色胺,机体产生负反馈作用,可减少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缓解抑郁症状,同时,米氮平还可抑制网状结构上肾上腺素受体活性,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促使患者安神,能够更快、更好地入睡[12]。

该研究结果显示:①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HAMD、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其入睡潜伏期较对照组短,其实际睡眠时长较对照组长(P<0.05),说明西酞普兰+米氮平可更加有效地缓解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睡眠状况,具有良好的疗效;②治疗后,观察组的WHO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这主要是因为西酞普兰+米氮平切实减轻了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减轻了病情对其生活质量的干扰;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50%、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西酞普兰基础上加用米氮平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该研究结果与刘燕朋等人的研究报道部分一致,在刘燕朋等人[13]的研究中,米氮平+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西酞普兰组的73.33%,其PSQI评分低于西酞普兰组,其实际睡眠时间长于西酞普兰组,其睡眠潜伏期短于西酞普兰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证实了米氮平+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睡眠障碍的有效作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与米氮平联合应用可更加有效地减轻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提升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西酞氮平羟色胺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经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