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梅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一小学,甘肃白银 730900)
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会发现丰富多彩的知识,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在阅读中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把德育渗透在课外阅读中,可以以课外阅读为载体净化学生的心灵。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描写人物的文章不计其数,一般来说,课外阅读中对人物描写的文章能引人深思,课外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正义凛然,有的热情友善,有的目光短浅,有的缺乏毅力和恒心,不同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文本内容,同时也成为德育教育的教材。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被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主人翁的形象特征,并借此机会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这篇课外阅读文章主要讲述了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周恩来的人物形象。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积极讨论并融入课堂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通过人物分析会不由自主地学习主人翁的优秀品质,周恩来在读书时期刻苦努力,还会自主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他努力读书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反映了他的高尚品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周恩来身上的闪光点,暗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克服困难,努力学好每个阶段的知识,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生不仅能明白其文章的内涵,而且能从中明白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因此,教师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对其后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阅读文章包含自己的主旨和内涵,所以,探究文章内涵的情感可以说是阅读文章的本质追求。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以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蚂蚁和蜜蜂》这一课外阅读文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蕴含的道理,即无私奉献的人会得到别人的热爱与赞美,自私的人不会被别人所喜欢,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本篇文章背后蕴含的道理是:做人要懂得奉献,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受到他人的喜爱与赞美。学生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能够引发自我思考,从而懂得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为他人服务,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2]。
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明白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与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对文章内涵进行思考,在课外文章中汲取养分,进而更好地培养其思想道德。例如,当学生读完《孤独的斑鸠》一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问题:(1)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和小斑鸠成为朋友呢?(2)如果小斑鸠想交到朋友,应该怎样做呢?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文章,使学生明白平时不能像小斑鸠那样欺负别人,否则将没有人愿意和自己成为朋友,要友善待人、真心待人[3]。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师在问题中渗透德育内容,从而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交友观念。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联系,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景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本内容所传递出来的道理。例如,在教学《鲁班造伞》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并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在情景中了解鲁班是怎样制造伞的,他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制造伞呢?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本篇内容。另外,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从视频中受到启发,让学生明白,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应注意细节,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或许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一些新的事物,或创造出新的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外阅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文章中往往隐含着育人的道理,教师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可以更好地教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