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陆 青
合作学习方式重构了师生、生生间教与学的关系,必然带来了课堂的转型。从“师本”课堂走向“生本”课堂,从教师的讲授、知识的灌注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讨。课堂方从“讲堂”变为“学堂”,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才有了温度和思维的张力,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生命活力。课堂前景一片大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堂转型期小组合作学习所潜在的一些问题。
无论是课堂教授者或是听课者,在直面真实课堂时,有时会失却专业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静下心来,拨开一切虚浮的云雾,去透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面貌。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小组中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自由言论的氛围下,小组内各主体观点能相互融合、补充,甚至得到提升。
可是在真实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异质编组的小组内并不是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侃侃而谈,话语权往往掌握在一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手中,他们成为小组内名副其实的“话霸”,而一些能力差,性格内向,生性懒惰学生的发展,他们沦为听众或成为观点的附和者。为了体现小组内每一个“我”都能平等对话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对话不平等的现象。对话不平等、组员不作为,使得合作学习无法取得预计的实效,主体“我”得不到凸显,甚至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合作学习”。
若被问及怎样的一堂课才能被称为一堂好课,教师的回答肯定离不开“活跃”二字。如何使课堂活跃,教师也自有一套利器法宝。只见课堂教学中讨论热烈,回答问题时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不断滚动翻腾的热水,真是热闹非凡。但在这一片热闹之下掩盖的却是学生倾听能力的缺失,并且缺乏对他人的尊重意识。别人的观点还是别人的,自己的想法还是自己的。观点想法没有交集,更谈不上生成,小组合作学习一派热闹,却也只能流于形式。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我们需要“对症下药”,才能让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成为课堂学习方式的主旋律,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存在感,演绎出生命的律动。而这药方中最重要的一味药剂则是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前置性思考就是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发言前小手林立,发言时争先恐后的热闹景象固然是我们教师所乐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与热闹相对应的沉默。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汹涌着思维的暗潮。
例如阅读教学时,不要急着展开合作学习,应该给予学生等待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个体冷静地思考。前置性思考的方法很多,比如默读、勾画、写批注等。举个例子吧,《黄河的主人》中有这么一句:“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我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一句你会怎样读?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学生肯定毫不犹豫地会把“啊”读成第四声。但经过思考后,学生发现“啊”还能读成第二声,每一个语气语调背后,都有恰当、充足的理由。一个小小的感叹词都能拓展出那么大的思考空间,更遑论一个阅读片段、一篇课文了。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前置性思考,生本对话,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其后分享、交流、合作,想法和观念才能更加全面、丰满。个体“我”的独特体验才能汇聚成“我们”的想法和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更需要关注每个“我”的存在,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思考,消除小组内“权威话霸”的现象。
那怎样才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我”都有存在的意义,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互动性思考呢?现如今最普遍的一个做法就是对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一个成员清楚知道自己在小组内所担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进而完成相应的任务。有些教师还会在小组中设立若干“提出不同意见者”,专门“唱反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本小组的观念、看法,并且每一个“我”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
组员分工,任务分配则使小组中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活干,实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了“权威话霸”的产生。当然教师不仅要将发言的权利让给学生,更要把评价的权利转换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对其他个体的尊重。
小组合作学习如一泓清泉注入了课堂,使课堂绽放生命的色彩,促进了课堂的转型。而要小组合作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方式的主旋律,我们不能忘却思维的力量,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思维在课堂这块场域上尽情驰骋,用灵动的思维状态和鲜活的灵魂姿态去印证课堂教学中“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