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高区第二实验小学 黄 慧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与实施,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并优化其组织形式和作用效果正在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发现学习论是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教学原理,理论指出,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动手实践包含实物操作,学习者通过实物操作获得的体验最为直接,这种直接体验可以为后续的“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动手实践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正如古语云:“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与新课标提出“做数学”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动手实践课程设计能够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分析、凝练知识重点,发现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时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发掘当前授课模式下的课程重点与难点,进而更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从而更加注重现实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实体操作,可以对知识和概念建立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建立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新课标颁布之初,由于缺少参考案例和整体性的实践教学效果评判标准,很多学校依据自身经验开展了自发性、探索性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这一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活跃度得到明显的提升,一度出现数学课堂热热闹闹动手操作的景象,短期教学效果也得以显现。但是,随着教学周期的推移,一些普遍性问题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实践活动也应当围绕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某类实际问题为目标展开实施。部分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过程多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再进行逐步模仿,缺少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师生思维上的交流与碰撞,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提前制定实践方案,合理选择活动形式保证实践有序进行,保证全员参与其中。通过课程知识点的主线,合理设置阶段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掌握知识,逐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部分实践活动中,教师采用自发性小组合作的方式,由于缺少明确的任务分配和阶段性目标,导致出现实践超时、场面混乱、只有个别学生实际参与活动等问题,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实践教学是通过实践形式传授知识,其教学效果应当达到或超过传统课题授课的效果。实践教学并非所有课程的最优授课形式,否则很难体现实践教学的优势。部分教师尚未认清这一问题,在授课中盲目引入实践环节,甚至认为课堂操作就是动手实践,这具有严重的片面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知识接受能力,决定是否引入实践,并进行问题预估,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通过实践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薄,所以会对很多事物感到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在学习新知识前布置准备性实践任务,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教师可以布置调查性作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搜索、收集、整理与将来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图”课程内容之前,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任务,种一棵蒜苗,并在未来30天中每天测量记录蒜苗的生长高度,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并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当中。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前,让孩子准备一个长6 厘米,宽2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土豆,让学生动手切一切,切成棱长是1 厘米的小立方体。数一数有几个?体验小正方体的数量和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实操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公式的推导、几何特征的发现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实践体验获得感性经验,建立客体表象认识,进而完成知识内化,上升为理性认识。知识内化的过程可以发展自身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准备丰富的材料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例如:在学习“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用图钉和纸条做一个活动的角,通过不断改变角的开口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认识了“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小组内同学的换牙情况,再用贴小磁铁的方法,每个小正方形代表一个人,将全班的换牙情况整理到黑板上,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从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一课时,课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先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在此过程中认识质量单位。但是质量单位的认识并不应该就此结束。课后让学生以调查研究的形式完成一张数学剪贴报,巩固新知。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在课上测量了铅笔橡皮本子后,课后又对家里的家具进行测量,包括床的长度、电视机的宽、写字台的高、冰箱的高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
学生在学校只能学到部分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在未来的求学和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去不断充实自己,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去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只有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究,才能实现知识内化。所以,学生要有自主探索精神。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内化知识,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